吉野家,装了多少北京爷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8:04 2

摘要:“新北漂,对在地文化还带着点新鲜感,开始品上了老北京美食,什么烤鸭、豆汁和糖葫芦,都库库往嘴里炫,半熟北漂,追求高端饮食,流窜于各大网红餐厅打卡,溢价让钱包受了罪,自己的工资还都转化成了一身奋斗膘。”

在北京,一日三餐吃什么饭,一定程度也能瞧出你是几年北漂。

“新北漂,对在地文化还带着点新鲜感,开始品上了老北京美食,什么烤鸭、豆汁和糖葫芦,都库库往嘴里炫,半熟北漂,追求高端饮食,流窜于各大网红餐厅打卡,溢价让钱包受了罪,自己的工资还都转化成了一身奋斗膘。”

后来年轻人想通了,想让北京生活真正落地,首先你得找到一口不出错的便宜饭。比如,跟着本地人吃,才是可持续的操作方式,于是,有人发现,快餐吉野家,才是北京土著最爱凑合吃一口的干饭老家。

图源:幸运小麦

吉野家,这个人均二三十块的快餐品牌,早已寄生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在小区楼下,它是触手可得的碳水自助;在写字楼里,它又成了你花30块就能拿下的午休基地。

在这里,你无需纠结吃什么,因为每天按部就班的就那几样:照烧鸡排饭、牛丼饭、鸡牛双拼饭和汉堡饭,顶多再来一杯饮料。“就跟食堂一样,人均25块的打饭,过分期待就显得有点矫情了。”

北漂的金玉良言,是“亏什么都不能亏待自己的嘴”,但无论是对食物再宽容的北漂,对待吉野家的评价,也只能是中规中矩。“虽然能看得到铁板现煎,但出餐太过流程化了,反而有一种预制感。”

但对于北京土著来说,吉野家就像是东北孩子的黄桃罐头,可以不吃,但关键时刻必须得有。在北京,吉野家、麦当劳和味千拉面,就是每个北京小孩童年时的“补课饭三巨头”。

“童年时奔波于各大课外补习班时,吉野家就是充碳基地,一碗下去又满血复活了。明明是在补课,却能吃出一种晕碳了的幸福感。”

即使北京再被称为美食荒漠,连本地人几乎都认同了时,当你说吉野家不好吃,北京孩子也会稍微反驳几句。

“吉野家就是北京小孩童年时的碳水老家,提供的只是大众口味。越是年纪大了,越爱吃这一口踏实饭。就跟爸妈做的饭一样,吃多了腻,吃不着想,每吃一口都很熟悉。”

虽然很多城市都有吉野家,在当地人眼里,它可能只是一个商场角落里平平无奇的快餐。但在北京,吉野家就是一口回魂的古早饭。

“海淀小孩从小吃到大,吉野家是从课外班被接出来后,前往下一个课外班之前的专属餐。它出餐快、有肉有菜,还量大管饱。一般会在去下节课的车上,就被猛猛炫完。”

在北京,吉野家就是海淀小孩们的comfort food,只要吃上这一口,就知道今天也是一个平平无奇要去补课的周末。

“照烧鸡排饭甜甜脆脆的,但里面蔬菜太多,要被家长盯着吃完。牛肉饭中规中矩,但里面也没有不喜欢的胡萝卜。胃口好的时候再加一份关东煮,吃完胃里暖暖的,感觉一会儿在课堂上就要睡着。”

图源:jasmine

“当时的噩梦,就是爸妈为了让我多吃蔬菜,总会再点上一份摇滚沙拉。当时还是小孩,最爱吃的就是里面的玉米粒和小番茄,每次都把生菜和紫甘蓝剩下。”

当吉野家成了北京孩子们的安抚奶嘴,一些小孩出国留学后,甚至馋的就是这一口。在英国待了一年多的北京土著笑笑,甚至在留学期间,还要自制照烧鸡排饭。

笑笑说自己回国后要吃的第一家餐馆,就是吉野家。“北京小孩童年的味道,吃上这一口,精神就同步在北京落地了。同学听说我最馋的是吉野家的鸡排饭很震撼,只能说他们不懂这一口的含金量。”

一些北京孩子上班后,也会把吉野家吃成自己的工作餐。95后海淀姑娘cheese,现在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比起拼好饭和公司食堂,吃吉野家算是宠自己一把了。毕竟是小时候家长给钱让买的饭,想必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干净卫生还量大管饱,这就够了。”

cheese说,小时候补完课吃吉野家,很容易就吃出幸福满满的晕碳感,长大后吃吉野家,却是把它当成“工位氮泵”吃。“小时候吉野家是补课时吃,长大后是加班时吃。虽然这几年吉野家的味道变了不少,但当时那种心境没变,那就是吃完这碗饭,把肚子喂饱后,再去该干嘛干嘛。”

今年38岁的北京大哥徐好好,说吉野家既是自己孩子的补课套餐,自己中午不知道吃什么时,就会去吉野家吃“小孩儿饭”。

“吉野家的调味太清淡,要么就是酸酸甜甜,要么就是酱油的咸味。但你身体不舒服,或者上班上得半死不活时,需要的就是这一口小孩饭。”

图源:鲨鱼花椒

到了吉野家,手机支架一放,耳机一戴,一个真空襁褓就产生了。“嘴里炫着饭,看着NBA球赛解说,就能在吉野家度过无所事事的一小时,谁来拼桌也不会在意。”

对于徐好好来说,吉野家是独属于北京中年人的秘密基地。“上班族只会点外卖,而能来吉野家堂食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大家彼此之间都有默契,没人会在吉野家突然打开电脑办公,也没人会突然打起工作电话高谈阔论。”

“此外,吉野家的灯光都很昏黄,一进去就有种回了卧室的熟悉感,人在座位上坐着,也就自然而然摊开放松了,没有那么多拘束感。而且吉野家的大米饭还可以免费续,不够吃自己去电饭煲里盛就行。”

这里还是社恐i人的舒适圈,“吉野家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一些北京大姨,她们的服务既不过分热情,又不会忽略你。当你点完餐时,她们会提醒你勺子筷子在哪里,粥和米饭可以免费续,或是今天有什么优惠套餐,但也只是点到即止。除非你主动呼叫服务员,否则他们只会专注自己的工作,不会过多关注顾客,也不会看你吃完了就催你赶紧走。”

对于北京人来说,吉野家不仅是独一份的童年记忆,还像是北京餐饮的最大公约数,所有人都能在这里吃上一顿没必要刻薄挑刺的饭。“如果你想富养一下吃惯了拼好饭的胃,又不想花太多钱,吉野家就是最适合的。但要想偶尔来点舌尖刺激,那这里肯定不适合你。”

但在很多北漂眼里,吉野家的好,自己却感受不太到。“虽然价格不算贵,肉质也能吃出来还不错,但总感觉差点意思。更便宜的有南城香和超意兴,更好吃的有萨莉亚,吉野家的位置有点不尴不尬,可能只有童年时对它有很大情怀,才会把它纳入日常吃饭的选项里。”

有人说,每个地方的小孩都有自己的“吉野家”。“比如上海小孩的老家是食其家,广州小孩的老家则是添美食。”这些餐厅不见得有多好吃,却是当地小孩童年时的“胃口守护神”。

而进入中年后,口味反而会返璞归真,回到童年。“人到中年好像被触发了开关,你的情绪状态不仅会逐渐步入平和,连带着口味都变得清淡了。爆辣的食物再也咽不下去,商务饭局的山珍海味也成了负担。味觉退化了,肠胃也消化不动了。”

图源:FANUTIN9

吉野家这种小孩饭,便成了北京中年人的“宝宝辅食”。“一碗下去只有碳水、蔬菜和蛋白质,甚至能当健身餐吃,而且调味简单,也不会有太大负担,不用担心自己的血糖,又会大起大落。”

在吉野家之前,其实不少各种开在商场里的连锁快餐,都逐渐被北京中年人占领。萨莉亚挤满了来独处的中年男人,米村拌饭则成了短暂的中年钟点房。但大家对吉野家,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怀。“走进去像回了爸妈家,在手机上看个短视频,配着一碗满满的饭,就是平淡的一餐。”

来源:周老板谈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