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蔬菜种业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智汇丰台 种创未来——推动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蔬菜种业领域的20位顶尖专家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蔬菜种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9月12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蔬菜种业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智汇丰台 种创未来——推动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蔬菜种业领域的20位顶尖专家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蔬菜种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2025年,蔬菜种业正站在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的交汇点。从分子设计育种到AI智能大数据平台,从国际种子贸易到本土化战略,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每年造成约8%~10%的粮食产量损失,形势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与人工智能时代机遇并存的今天,我们必须思考两个关键问题:我们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作物来应对极端天气?以及谁来培育、如何更快速地培育?”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操提出“环境智能作物”概念,即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让作物在顺境时高效增产,逆境时稳定产量。
面对蔬菜种业发展中的诸多痛点,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研究员张兴平建议,要加强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应用,挖掘野生种优异基因,拓宽遗传资源,突破杂交育种瓶颈;推广智能育种机器人和AI辅助筛选技术,构建高效育种工厂模式,降低成本和周期;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弥补技术型育种人才缺口。此外,要改良地方特色品种,强化抗性与品质,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并建立市场反馈机制,推动品种精准对接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蔬菜病害诊断已经从传统经验判断跨越到现代智能检测。”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介绍,其团队研发的主要蔬菜病害全自动田间现场诊断设备,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病毒、真菌、细菌的检测,准确率100%,单台设备成本约1万元,单次检测仅需二三十元。
辣椒是我国“菜篮子”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茄科蔬菜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蔬菜花卉研究所辣椒课题组组长王立浩表示,我国辣椒播种面积为3220万亩/年,占全国蔬菜总面积的9.28%。2023年,辣椒市场规模为4175.12亿元。其中,鲜食用辣椒市场规模为1985.69亿元;辣椒加工行业市场规模为1771.97亿元。未来,优质抗病辣椒品种、设施辣椒品种、加工辣椒品种等需求将持续增长。
国际种子联盟植物检疫事务经理Rose Souza Richards指出,当前,各国在植物检疫和监管框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已成为种业贸易的主要壁垒。她强调,应通过加强政府、产业界及国际组织间的协作,共同提升区域政策协调水平,构建互信机制,以增强种业贸易体系的韧性与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文章作者:马小如
本期编辑:陈馨蕊 魏嵘
本期审核:翟怡婷
本期监制:吴俊生
来源:种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