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曼曼:“逆行”乡土,点亮未来丨2025年度全省教书育人楷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20:38 1

摘要:崔曼曼,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小学数学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先后获得课标实验教科书国家级优秀实验教师、安徽省最美教师、2025年度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人物名片

崔曼曼,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小学数学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先后获得课标实验教科书国家级优秀实验教师、安徽省最美教师、2025年度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人物寄语

我愿意做教育的摆渡人,载着孩子们从知识的此岸驶向理想的彼岸,纵使风雨兼程,只要看见他们眼里的光,便是人间值得。

9月初,新学期伊始,在远离六安市城区的金安区三十铺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又热闹起来,孩子们的读书声、嬉笑声让这所学校成为周边最富有生机的场所。

“不要着急,先把题目读完,你可以用画图来理解题目……”放学后,数学老师崔曼曼没有离开教室,而是耐心辅导托班的孩子们完成作业。

从教36载,崔曼曼时刻不忘农村。1989年走上讲台,她便在农村学校任教;2003年,她作为金安区首批支教教师再一次回到农村学校;2023年,她再次主动请缨,选择“逆行”乡土,来到了远离城区、刚刚投入使用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呵护农村孩子。

“和城里不一样,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启智启蒙、行为规范都需要我们引导。”多次在农村学校任教,崔曼曼对于自己身上的担子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学生小航性格敏感内向,第一次收作业,他一个字也没写,一问原因,小航大哭起来。面对这个敏感的孩子,崔曼曼每次从他身边路过都会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和他一起捏橡皮泥小船,耐心指导功课……慢慢地,小航坚强起来,两个月后主动交上了作业。“作业错了不少,但我还是表扬了他,也是那一天,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笑容。”崔曼曼说。

喜爱昆虫的学生小智有一次来到崔曼曼身前,举起一只毛毛虫。崔曼曼吓了一跳,但并没有批评小智,而是忍着怕听孩子讲述抓毛毛虫的故事,甚至还引导小智查资料,在班上分享昆虫知识。

“崔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她会听我说养螳螂的故事,有时候还和我一块在草坪上找虫子呢。她上的科学课最有意思了,我每次都抢着发言。”说起崔老师,小智眼中放光。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崔曼曼深深感到数学教学中“学生畏学、教师难教”的痛点。“数学不该是冰冷的公式,应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魔法钥匙。”秉持这一理念,崔曼曼创新“趣思”教学法,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

“数学可以和日常生活联系。我们引导孩子去收集数据、去对比分析,把死记硬背的公式变成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崔曼曼告诉记者,教几何,她引导孩子们测量杯盖、车轮等常见的圆形物品,自己摸索圆周率规律;教统计,她开发《校园垃圾大数据》课程,让孩子们记录班级垃圾分类情况并制作图表;思政课也被融入了数学教学,在知识探索中嵌入了国家安全常识。

作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省、市级课题主持人,崔曼曼带领工作室老师们深耕教育科研,她主持的5项课题均顺利结题,还深度参与12项省市级课题。崔曼曼名师工作室汇聚了城乡19所学校的40位教师,建立了“线上+线下”研讨机制,让城乡教师结对共同进步。她和团队长年承担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送教上门任务,足迹遍布金安区17所乡镇小学和12所城区学校。

“崔老师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我们年轻教师的老师。从崔老师的课堂上,我学到了非常多的教学经验。”年轻教师刘梁宇说。

在崔曼曼的带动下,团队已有1人参与国家级教学展示,1人参与省级展示,3人课例获教育部精品课,3人获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15人获六安市一等奖。

扎根乡土,崔曼曼作为“点灯人”,散播着优质教育的种子,为农村孩子们点亮美好的未来。

来源丨安徽日报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