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启新】 考上研的同学!请避开这些我们踩过的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9:37 1

摘要:“读研这三年不是跟着课程表被动走完的流程,而是主动塑造未来的黄金期——入学前就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深耕学术、冲刺名企还是探索创业,然后像瞄准靶心一样,围绕这个目标去选实习、攒项目、拓人脉,别等到毕业才慌慌张张拼凑简历,让迷茫成了你最大的阻碍。”

Hello 2025级研究生~

避坑

指南

@考上研的同学

你是否以为研究生和本科一样,成绩好就能高枕无忧?是否觉得只要毕业前再规划未来也来得及?

但某上市企业的HR这样告诉我:

“读研这三年不是跟着课程表被动走完的流程,而是主动塑造未来的黄金期——入学前就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深耕学术、冲刺名企还是探索创业,然后像瞄准靶心一样,围绕这个目标去选实习、攒项目、拓人脉,别等到毕业才慌慌张张拼凑简历,让迷茫成了你最大的阻碍。”

也许,即将踏入研究生生活的你,有着些许困惑。没关系,这里梳理了一些常见的疑问,并总结了过来者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你。

01

疑问一:是否要申请英语免修?

网友疑问👇

看看网友怎么说:

——网友@萝卜达哒哒哒

——网友@我在想名字

——网友@每天都努力学习

——网友@ouo.

小研有话说:

是否申请免修可参考读研高校的免修政策,可以事先了解免修后取得的成绩。如果你想节省这节课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不能保证能取得更高的考试分数,那么请大胆申请免修。如果想继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或是想拼一把,争取更高分,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去申请。

02

疑问二:读研一定要读博吗?

网友疑问👇

(看到网友疑问的我)

分享一位网友的评论:

——网友@黑桃乌龙

小研有话说:

是啊,读博也并非适合每一个人,如果你对科研没有浓厚的兴趣,觉得自己无法耐得住寂寞,当看到身边的人有志于读博,此时不要盲目地跟风。因为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毕业,最后都要回归到工作。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3

疑问三:如何平衡学业与生活?

网友疑问👇

看看网友怎么说:

这位同学的疑问很现实,也是很多大学生所困惑的。读研固然有艰辛,但更是酸、甜、苦、辣交织的多彩历程。

如何以平缓的心态平衡学业和生活?正如下面两位网友所说,提高效率、学会变通、多去实践和体验很有必要。

——网友@研究生狂想曲

——网友@Cakebear

04

疑问四:有没有必要竞选学生干部?

网友疑问👇

小研有话说: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这里,小研总结了网友们的评论,建议还是因人而异。

(1)如果未来计划申博或做研究型的工作:不如把时间节省下来,多做科研项目,多发论文;

(2)如果未来计划进入“大厂”:建议有几段学生干部经历,因为可以从中锻炼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3)如果意在进入高校,从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国企等工作:建议尽量去争取机会,因为这不但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而且是某些岗位(如某些地区选调生)的硬性条件。

此外,担任学生干部还有利于积攒人脉,掌握许多一手的信息资源,并且有助于评奖评优。成为学生干部,多为身边的同学、学院和学校服务,也是自身思想觉悟的体现。

通过梳理网友们的建议,可以探索出如下几个雷区。在这里,我们还邀请了前辈们为我们解答。

💣💣💣

雷区一:毕业前才确定做什么

正如开头那位上市企业HR所说,不同的职业选择,需要尽早做不同的准备,不然很容易陷入迷茫,错失良机。因此,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就应该有一个大致的目标,并朝着目标逐步努力。

雷区二:成绩好=万事大吉

某“双一流”高校辅导员:

“我见过绩点前三的学生因零实习被拒——企业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漂亮的成绩单。”

她建议不读博的研究生在保障个人成绩的基础上,研一时锁定1个实验室项目,或争取1份行业实习;研二冲刺成果,将小论文投稿并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利用好校企合作项目积累实战案例;研三对标求职,对照目标岗位查漏补缺。

雷区三:导师会主动教我

某科技企业HR:

“面试时问‘你最大的专业突破是什么’,80%研究生会答‘导师让我做的课题’。但实际上,企业要的是主动解决问题的人,而非等待指令的执行者”。

请记住,导师是顾问,你才是CEO。

雷区四:科研是唯一任务

某优秀毕业研究生:

“研一时我日均泡实验室约12个小时,直到有天晕倒在实验室。更讽刺的是,我拼命赶工的论文因格式混乱被拒稿——用健康换进度,是最赔本的买卖。”

希望屏幕面前的你,可以完美避开这些我们踩过的陷阱。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