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曝光的抖音直播售假银碗事件,揭开了电商繁荣背后的信任危机。消费者在直播间精心营造的场景中冲动下单,到手却是粗劣假货,而商家推诿、平台漠然,更折射出监管缺位与维权困境。此类问题并非个例,而是直播带货模式中信用机制脆弱、责任链条模糊的缩影。
编者按:
近日曝光的抖音直播售假银碗事件,揭开了电商繁荣背后的信任危机。消费者在直播间精心营造的场景中冲动下单,到手却是粗劣假货,而商家推诿、平台漠然,更折射出监管缺位与维权困境。此类问题并非个例,而是直播带货模式中信用机制脆弱、责任链条模糊的缩影。
技术赋能商业的同时,亟须伦理与制度的同步构建。平台不能以“技术中立”为由逃避责任,监管部门亦需创新手段,强化溯源管理与惩戒力度。唯有打通消费者维权路径、明确各方责任,才能重塑数字时代的交易信任,让技术进步真正服务于美好生活。
——本期关注直播经济的诚信体系建设
▲ 近日,丽水某顾客收到了直播带货“三无产品”粗制滥造的“假银碗”。
抖音平台以“一包烟钱”抢拍的“百福”银碗居然是假银碗,照见真困境
特约撰稿人 石磊 万民
一纸投诉,揭开了抖音平台主播“中国白银工厂店”直播带货,其繁华幕布后的阴影角落:丽水某消费者在抖音平台以“一包烟钱”抢拍的“百福”银碗,直播时光鲜亮丽,到手后却沦为粗糙仿品。
顾客与商家“卯兔甑选”客服对质,对方坚称此乃所拍之物;向官方平台申诉,回应竟与商家如出一辙。这并非孤立的消费纠纷,而是一面多棱镜,照见了数字交易时代信任机制的结构性裂痕——当技术与商业的联姻缺乏伦理的规训与制度的笼头,屏幕那端的精美展示,便有可能沦为直播带货欺诈的华丽戏台,而每一次点击支付,都成了对消费者信任的无声考验。
▲ 上图为直播带货产品。
▲ 下图为顾客抢拍的“假银碗”,制作粗糙,不精细。
直播带货的信任建构,在本质上是将传统商业信用置于技术赋能的新型关系网络之中。主播凭借个人魅力与话语艺术构建起临时性的拟态亲密关系,消费者则在“限时抢购”的急促节奏与群体互动的感染下,将基于人格的信任让渡给商品本身。
然而,这种信任转移却充满了现代性的悖论:技术既无限放大了商品的光晕,却也轻易遮蔽了其真实形态。银碗事件中,直播镜头成了“造假工坊”的完美滤镜,将粗糙劣质品幻化为工艺精品。
▲ 上图直播带货产品。
▲ 下图为顾客抢拍付款后商家寄给的产品。
这背后是信用形成机制的深刻异化——当信任不再源于商品质量的长期积累或品牌声誉的持久沉淀,而是系于主播瞬时营造的幻觉与平台算法推波助澜的流量,消费行为便从理性选择蜕变为一场集体无意识的冒险狂欢。
平台在直播电商的信任链条中却扮演着一个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这本应使其承担更重的监管责任,然而,现实却往往呈现责任规避的灰色景象。
▲ 抖音主播“中国白银工厂店”在直播销售,银碗“一包烟钱”。
抖音平台对假银碗投诉的消极应对,暴露出其试图在“技术中性”的外衣下逃避实质审查的义务。
平台常以“技术中介”自居,声称无法对海量交易进行逐一核实,但这不过是将责任转嫁于消费者的便利借口。
究其本质,平台实则是商业利益的深度参与者,通过流量分配、佣金抽成等方式与商家结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共生性庇护”使平台缺乏打假的内在动力,甚至可能形成默许纵容的“潜规则”。
当本应作为信任基石的平台选择与不良商家“同舟共济”,消费者便如同悬空行走,脚下是无尽的诚信深渊。
▲ 一包烟钱的银碗。
法律规制在面对直播带货的动态性与复杂性时,显露出明显的滞后与乏力。现有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虽对虚假宣传、商品质量等有原则性规定,但面对直播业态的即时性、证据易逝性(如直播回放保存时限短)、责任主体多元性(主播、商家、MCN机构、平台责任如何划分)等新特点,常陷入适用困境。
消费者维权过程,犹如旷日持久的“数字游击战”:取证难度大、维权成本高、惩罚力度不足,使得商家违法成本极低。
在“假银碗”事件中,消费者最终陷入投诉无门的困境,正折射出当前法律救济渠道的堵塞与低效。当规则之网无法覆盖技术奔跑的脚步,灰色地带便成为欺诈滋生的温床。
▲ 买贵现金赔3万。
重建直播电商的信任生态,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一场多方协力的系统革命与催促,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监管必须展现“钢牙利齿”,针对直播特性出台需要细化规则,强化平台先行赔付责任,再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以网治网”,如建立直播内容强制存证与商品溯源机制。
其次,平台必须超越狭隘的利益计算,重新校准其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天平,通过严格入驻审核、AI实时监测、信用评级披露及快捷纠纷处理机制,将信任打造为核心竞争力而非可牺牲的成本。
最重要的还是,应培育消费者的数字理性与维权意识,使其既能享受技术红利又不迷失于幻象迷宫。
假银碗虽小,却映照出时代变革中传统诚信伦理与新型数字商业形态之间的巨大张力。每一次虚假交易,都是对社会信任资本的无情透支,而每一次有效的治理则是向数字文明信任大厦添砖加瓦。
唯有让规则与技术同行,让利益与责任对接,方能使屏幕两端的光影交错,真正成为可靠信任的桥梁而非欺诈的陷阱,最终使数字经济的浪潮真正承载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非成为诚信荒漠中又一个海市蜃楼。当技术的火焰被道德的灯罩柔和笼罩,直播电商方能告别野蛮生长,在信任的土壤中收获可持续的繁荣。
编辑 陈杰
来源:天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