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南怀瑾的发音,倪海厦的技巧,两者结合才正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6:11 1

摘要: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南怀瑾:想练好六字诀,以客家话的发音为准

了解一下六字诀的起源和发展,就会觉得南怀瑾的说法有道理。

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他的著作《养性延命录》首次记录了六字诀:

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到了唐朝,六字诀被众多医家和养生家所采纳、推广和发展。

其中药王孙思邈功不可没,他本人每日练习,奉它为长寿之法,其背后的原理是“借助发音,使五脏安宁”

说起发音,古汉语和现在的普通话,是存在很大差别的。

幸运的是,客家话、闽南语等方言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它们最大程度保留了南北朝至唐宋这段时期的汉语发音。

因此,用这些方言来练六字诀,效果会更好。

嘘(客家音:Hui,“河威”合音),护肝;呵(客家音:Hou),补心;呼(客家音:Hu),养脾;呬(客家音:Si),润肺;吹(客家音:Cui),强肾;嘻(客家音:Hi,“河宜”合音),通三焦。

以上六个字,可以全练,也可以单独练习一个字。

比如生了闷气无处发泄,就可以单独练“嘘”,念的时候,不出声,只做嘴形,直到一口气呼完为止。

你以为一口气呼完了,其实还没完。

按照倪海厦的说法,在准备结束的时候,猛地提一下谷道(提肛),竟然还能呼出一口气。

提肛后的这口气,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

六字诀流传至今,养生文化大于养生功效,但求练的开心,不用太纠结发音细节的区别。

比如呵的发音,南怀瑾在《南禅七日》演示是发“Hou”,在其他场合又说发“Ha”。

相比于发音,六字诀背后的精神才重要,那就是对呼吸的重视。

正如米拉日巴尊者说的:身体如宝塔,呼吸是真言

身体端正如塔,心念专注呼吸,才是最正宗的六字诀。

来源:贤谈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