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的风裹着草木清香,拂过山野新绿的褶皱。为促进教师团队凝聚力、激发教研创新活力,4月8日,简阳中学生物教研组30余名教师奔赴郊外生态基地,开展了一场以"寻春·探趣·共生"为主题的春日研学活动。教师们暂别三尺讲台,走进自然课堂,在山水间对话生命科学,于烟火气中
本网讯(简阳中学 高中生物组)四月的风裹着草木清香,拂过山野新绿的褶皱。为促进教师团队凝聚力、激发教研创新活力,4月8日,简阳中学生物教研组30余名教师奔赴郊外生态基地,开展了一场以"寻春·探趣·共生"为主题的春日研学活动。教师们暂别三尺讲台,走进自然课堂,在山水间对话生命科学,于烟火气中共话教育情怀。
教师们在明媚晨光中谈笑徐行。风拂起浅色衣角与飞扬的发丝,他们或三两并肩或手臂相挽,哼着轻快小调,斑驳树影在舒展的眉宇间跳动,酿成四月天里最鲜活的注脚。
研学时勾肩说笑,课堂上并肩解题!跷跷板的魔力把严谨的教书匠荡回了撒欢的少女时代。
老师们歪在竹椅上,品茶聊天,茶香混着说笑声乱飘。阳光把茶叶罐照得发亮,连桌上的瓜子壳都跟着乐颠颠的。
部分教师轻装简行,沿青石小径向山顶进发。山路蜿蜒处,生物人的专业视角悄然开启:山涧旁丛生的蕨类植物,引发关于"孢子繁殖与进化适应性"的热议;岩缝中倔强生长的地衣,成为"生物共生关系"的鲜活教案。教研组长刘老师笑言:"课本里的抽象概念,在大自然中竟如此触手可及!"行至山腰,七里香已然缀满枝头,众人驻足研讨"植物传粉策略的多样性",课本知识与大自然梦幻链接。
登山归来、茶话会毕,移步餐桌,大铁锅咕嘟冒泡,农家土鸡的风味被完全激发,氤氲蒸汽模糊了镜片却清晰了笑颜。美食美景的加持让这次研学更加意义深刻。
研学最后,三十余位教师在山风轻拂中定格笑靥,与自然的接触恰似知识根系在泥土中绵延共生,此刻的群像不仅是教研之春的扉页,更将抽枝为未来课堂里万千葳蕤的教育森林。愿教研热忱如季风循环永续,让每粒播撒在自然课堂的教育基因,都能在学子心田萌发成理解生命的密码。
来源:天府雄州金色狂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