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反哺家乡,清远佛冈以青春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6:06 1

摘要:在清远市佛冈县,越来越多“雁归”青年响应号召返乡逐梦:有的跻身村“两委”后备队伍参与基层治理,有的化身专职讲解员讲述家乡故事,有的扎根教育医疗一线服务民生,有的入职本土企业反哺发展,有的创新创业带动增收,有的投身志愿服务温暖群众……一股青年返乡、人才回流的热潮

在清远市佛冈县,越来越多“雁归”青年响应号召返乡逐梦:有的跻身村“两委”后备队伍参与基层治理,有的化身专职讲解员讲述家乡故事,有的扎根教育医疗一线服务民生,有的入职本土企业反哺发展,有的创新创业带动增收,有的投身志愿服务温暖群众……一股青年返乡、人才回流的热潮正在这片土地上涌动。

2025年,佛冈县深入贯彻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通过搭平台、盯需求、优服务持续深化“雁归计划”。截至8月底,全县累计举办“雁归佛冈逐梦青春”系列活动120余场,吸引超3200人次青年参与,构建起“人才回流、发展向好”的良性循环。

“雁归”大学生参与青春“助荔”实践活动

搭平台、畅渠道:让“归雁”找得到家乡“入口”

让青年返乡有方向、有底气,关键要打通信息壁垒、架起沟通桥梁。佛冈县从“联络、成长、服务”三维发力,打造“触手可及”的返乡平台。

一方面,建强“大学生协会”,织密云端联络网,吸纳毕业5年内大学生、在校生及乡村振兴志愿者组建大学生协会,建成42个镇级成长促进微信群、63个校级校友群,覆盖青年近3万人次,实时推送县域动态、人才政策与就业岗位,让在外青年“虽远犹近”。

另一方面,聚焦理论提升、技能学习与文明传承,升级2025年“文明(青年)夜校”,开设新中式插花、烘焙、科普、AI应用等实用课程,吸引超270人次参与。首期AI培训便有136人报名,一名企业技术人员坦言:“培训理清了AI脉络,教会用工具提效,对工作帮助很大。”

佛冈县2025年“文明(青年)夜校”系列活动

同时,用好“人才驿站”,当好服务“主阵地”。依托县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推行“一月一主题”活动,开展社工培训、新教师座谈、名医帮带义诊,举办创作分享会等。截至目前,驿站已开展“雁归”活动70场次,服务青年近1600人次,成为集聚人才的“强磁场”。

盯需求、促对接:让“归雁”能找到合适“岗位”

引才核心在“人岗匹配”。为此,佛冈县深入工农旅、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领域摸查岗位需求,同步梳理本地院校人才供给信息,建立动态更新的“双台账”,实现岗位与人才精准匹配。

“青春‘职’播间”活动,直播带岗让在外青年“云找工作”

此外,紧抓青年返乡节点,线下举办8场“雁归”专题招聘会及校园招聘会,100余家企业提供1950余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近1000人次,现场设政策咨询台解读补贴与扶持政策。线上推出“青春‘职’播间”,让在外青年“云找工作”,扩大招聘覆盖面。

“在佛冈实习的日子,我深深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意义从不在响亮的口号里,而在双脚踩进的泥土中、在为群众纾困解忧的点滴行动间。”实习生朱嘉宝的话,道出了许多青年的心声。今年夏天,佛冈县实施“返家乡”“展翅计划”等项目,围绕“百千万工程”吸引90余名大学生实习,招募36名专项志愿者。建立6个大学生突击队工作站,推动27所高校84支队伍近1600名师生开展“三下乡”。

“雁归”大学生青春“助荔”文创摊位现场群众络绎不绝

优服务、树典型:让“归雁”能扎下一片“根基”

留住人才,需有温度的服务与力度的扶持。佛冈县从平台、政策、典型入手,为青年创新创业护航,让“归雁”留得住、干得好、扎得深。

佛冈大学生“走青企”活动

为吸引更多青年在佛冈创业,佛冈县开展“走青企”活动,促成青年与优秀创业者交流;举办“领头雁”兴乡青年培育工程培训班、首届“水头羊晚杯”创新创业大赛,发布“老板计划”实施方案,提供“培训-赛事-孵化”闭环支持。大赛获奖项目可获最高50万元贴息贷款,“老板计划”通过租金减免等吸引项目落地。

返乡创业青年刘梓懿,把故乡融入珠宝设计中

同时,挖掘培育创业典型,00后曾梓俊创办艺术培训中心,刘梓懿打造融入佛冈元素的“珠宝小院”,吴涛以“政府+企业+村民”模式培育乡村运营带头人。杨晓莹、蒙燕玲在市级创业大赛获奖……当地多措并举宣传典型事迹,营造“关心青年、支持创业”的氛围。

据介绍,接下来,佛冈县将继续加大“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工作力度,进一步丰富“雁归”活动形式、完善创新创业平台、扩大就业岗位供给,让更多青年人才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为服务“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文、图|记者 梁辉森 通讯员 李文龙 陈楠楠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