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科田医疗赴港IPO,今年上半年首次扭亏,产品因质量问题屡次被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6:11 1

摘要:招股显示,麦科田医疗成立于2011年,作为一家全球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涵盖生命支持、微创介入及体外诊断的高端医疗设备和耗材,以满足医疗机构内广泛的临床科室、病房和诊所以及小区卫生中心、检验机构和家庭护理场景的临床需求。

经济导报记者 石宪亮 实习生 益家伟

9月11日,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麦科田”)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与华泰国际。

招股显示,麦科田医疗成立于2011年,作为一家全球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涵盖生命支持、微创介入及体外诊断的高端医疗设备和耗材,以满足医疗机构内广泛的临床科室、病房和诊所以及小区卫生中心、检验机构和家庭护理场景的临床需求。

外延式并购奠定三大业务板块

麦科田围绕生命支持、微创介入、体外诊断展开布局。公开资料显示,生命支持板块是公司“压舱石”,从药物输注系统到麻醉机、气道管理设备,瞄准ICU、手术室、急诊室等关键医疗场景;微创介入板块,是“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占比已达51.1%,首次超越生命支持;体外诊断板块,收入占比相对稳定,2025年上半年占比11%。

招股书提到,麦科田通过一系列战略性收购持续拓展业务版图。2022年1月,收购英国医疗设备公司Penlon,将生命支持业务延伸至麻醉解决方案领域;同年4月,并购江苏唯德康医疗,成功进入微创介入市场;2025年8月,公司进一步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收购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此举有望将其内窥镜产品范围从柔性领域扩大至硬性内窥镜。

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麦科田连续三年亏损,但幅度逐步收窄。2022年至2024年亏损额分别为2.26亿元、0.65亿元、0.97亿元;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扭亏,净利润达4096.8万元。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9.1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9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5%。2025年上半年,营收7.87亿元,同比增长15.31%。

研发投入呈现“绝对值增长、占比下滑”的特点。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从2.36亿元增至2.91亿元,但占营收的比例却从25.7%降至20.8%;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27亿元,同比下降10.7%,占比进一步降至16.1%。

麦科田在中、英两国布局了5个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支超过500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25.1%,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如何平衡短期盈利需求与长期创新投入,仍是其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创始人曾长期在迈瑞医疗任职

从IPO前的股权结构来看,公司股权分布相对均衡。其中,创始人团队持股合计较为集中:LIU Jie 持股10.9%,钟要齐持股5.72%,李辉持股4.46%。其中,LIU Jie 与李辉是夫妻关系。

机构股东中,高瓴资本以20.79%的持股比例成为重要投资方,其通过珠海高瓴、天津振盈等多个主体分散持股;深创投集团及其关联主体合计持股8.54%,汉石资本通过旗下基金合计持股3.3%,多元的股东结构既为公司带来了资源支持,也为其上市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创始人LIU Jie 先生曾就职于迈瑞医疗。

产品因质量问题屡次被查,内控有待改进

国家药监局2024年9月发布的《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显示,被抽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就包括深圳麦科田生产的注射泵,该产品“涉及报警要求、可听报警信号不符合标准规定”。

同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布的消息显示,麦科田生产不符合技术要求医疗器械被处罚2万元,处罚机关是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

此外,2021年,麦科田曾主动召回血栓弹力图实验试剂盒(血小板-AA及ADP试剂),原因是两批次的试剂盒中的组分激活剂AA瓶贴标识的有效期信息打印错误;2023年12月,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医疗器械抽查检验信息的通告》显示,深圳麦科田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不合格,该产品尺寸不符合规定。

来源:经济导报财经头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