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其一系列针对加拿大的言行,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彻底打破了美加之间原本看似平稳的关系。他多次提及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 “第 51 州” ,这种言论无疑是对加拿大主权的公然挑衅。从历史上看,加拿大自 1867 年联邦成立以来,一直努力维
特朗普的 “野心” 与 “关税大棒”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其一系列针对加拿大的言行,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彻底打破了美加之间原本看似平稳的关系。他多次提及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 “第 51 州” ,这种言论无疑是对加拿大主权的公然挑衅。从历史上看,加拿大自 1867 年联邦成立以来,一直努力维护自身的独立与主权,在国际舞台上寻求着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特朗普的这番表态,让加拿大人感受到了深深的不安与愤怒,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除了言语上的冒犯,特朗普政府还接连砸下 “关税大棒”。对加拿大的诸多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涉及钢铁、铝、能源等多个领域。这些关税措施,使得加拿大的相关产业遭受重创。例如,加拿大的钢铁行业,原本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一定的竞争力,产品大量出口到美国。但美国加征关税后,加拿大钢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大幅增加,订单锐减,许多钢铁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裁员,严重影响了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
加拿大人的反击:不买美国货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种种行径,加拿大人不再选择沉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其中 “不买美国货” 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抵制手段 。在加拿大的各大商店,一场悄然的变革正在上演。许多零售商纷纷响应民众的呼声,主动下架美国商品。酒类行业首当其冲,安大略省的 LCBO 店铺,将所有美国品牌酒产品撤下货架 ,转而向顾客推荐加拿大本国酒。在一家门店,店员忙碌地撤下美国酒,同时在清空的货架上贴上告示:“为了安大略,为了加拿大,为了反击美国对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我们不再出售美国制造的商品。何时恢复将另行通知。”
顾客们也十分配合,贾森・麦卡弗蒂原本在寻找美国酒,但在店员推荐一款安大略产酒后,他表示愿意尝试,还坚定地说 “从现在开始,我要买加拿大货” 。不仅是安大略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紧随其后,其酒类分销局运营的酒类专卖店内,所有美国酒类产品均被下架 。
除了酒类,其他美国产品也未能幸免。食品杂货领域,加拿大的各类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在拒绝美国产品。魁北克居民阿丽莎・戈罗霍娃回忆,关税公布后的那个早晨,一切都变了,商品上都贴上了 “加拿大制造” 的标签,美国酒类从货架上消失,购物者会主动查看每件商品的产地,认真履行抵制美国产品的行动 。加拿大第二大全国性食品零售商 Sobeys Inc. 的母公司 Empire Company Limited 发言人表示,在过去一年里,他们约 12% 的销售额来自美国货源的产品,但鉴于一直在寻找美国货源的替代品,这一比例预计将会下降 。
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和新不伦瑞克省拥有约 1000 家杂货店的 Metro 公司,以及主要在大多伦多地区运营的家族食品连锁企业 Longo's 公司,均推出店内项目,为个别产品贴上更醒目的加拿大标识,还在网站和时事通讯中推广本地产品 。
一些美国公司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抵制的威力。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纸尿裤生产商 Parasol 公司首席执行官亨表示,由于加拿大反美情绪高涨,三月初,分销商终止了合作,原本计划扩大在加拿大新零售商的销售也泡汤了 。宾夕法尼亚州小众香水品牌 Demeter Fragrances 甚至宣布停止 2025 年进军加拿大的计划,首席执行官克拉姆斯无奈地说 “加拿大人对美国产品已不再感兴趣。
此时进军加拿大市场似乎是白费力气,我们干脆放弃了这一计划” 。美国最大的酒业公司百富门也叫苦不迭,称加拿大酒类商店下架美国波本威士忌和威士忌的行为比加拿大的报复性关税更糟糕,是对特朗普征税的过度反应 。
这场抵制美国货的浪潮,不仅仅局限于商品领域,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文化和旅游业。在体育赛事中,当奏响美国国歌时,加拿大观众不再像以往那样给予掌声,取而代之的是阵阵嘘声 。曾经,美国是加拿大人的头号国际旅游目的地,仅 2024 年,加拿大人就在美国旅游业中消费了 205 亿美元 。但如今,据加拿大媒体《环球新闻》报道,前往美国的休闲旅游预订量同比下降了 40%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华盛顿州之间的陆地边境口岸,也明显观察到了这种下降趋势 。
旅美游客暴跌:经济损失与关系裂痕
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的国际游客来源国,曾经每年约有 2000 万加拿大人前往美国,为美国带来超过 200 亿美元的消费收入 ,加利福尼亚州的阳光沙滩、佛罗里达州的主题乐园、亚利桑那州的独特地貌,都吸引着大量加拿大游客。然而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美国媒体 3 日报道,旅游经济学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往美国的加拿大游客数量预计比去年减少 400 万人,降幅约 20% ,这将带来约 43 亿美元的损失 。机票数据公司 ForwardKeys 的数据表明,自 2 月 1 日以来,从加拿大前往美国的机票预订量同比下降约 20% 。加拿大统计局 3 月 10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 月通过公路前往美国的旅客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23%,同期前往美国的航空旅行人数下降 2.4% 。美国联合航空首席执行官斯科特・柯比表示,公司已因来自加拿大的客流量骤减而调整运力 。
这一暴跌给美国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酒店业首当其冲,许多原本依赖加拿大游客的酒店入住率大幅下降。在边境城镇,一些酒店的入住率甚至下降了 50% 以上 ,不少酒店不得不降低房价、推出优惠活动来吸引其他客源,但效果并不理想。餐饮行业也深受影响,餐厅的客流量减少,营业额大幅下滑,许多餐厅不得不裁员甚至关门大吉。零售业同样未能幸免,在加拿大游客常去的购物区,商店的销售额明显下降,一些主打加拿大游客市场的特色商店,销售额下降幅度高达 70% 。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加拿大旅美游客数量的暴跌,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更是美加关系裂痕加深的一个重要体现。过去,美加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文化和人员往来,被誉为 “兄弟国家”。但如今,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让这种友好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缝。加拿大民众用减少赴美旅游的方式,表达着对美国政策的不满,这也让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对加政策。这种因政治因素导致的旅游市场变化,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国际关系的稳定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豁免中国关税:背后的经济考量与国际形势
在美加关系因关税问题陷入紧张之际,美国在关税政策上还有另一重大举措,那便是豁免从中国进口的部分产品关税。当地时间 4 月 11 日深夜,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智能手机、路由器以及部分电脑和笔记本等产品不再被纳入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的 125% 所谓 “对等关税” 范围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际贸易领域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从美国自身的经济状况来看,这一豁免决定有着深刻的内在需求。美国国内市场对各类电子产品有着庞大的需求,而中国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优势,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生产技术,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长期以来,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满足了美国消费者的日常需求。然而,特朗普政府此前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通过贸易保护手段来促进美国本土产业的发展,但这一做法却事与愿违。
加征关税使得美国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的成本大幅增加,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同时,美国相关企业也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链受阻等问题,企业利润受到严重挤压,竞争力下降。例如,苹果公司作为美国科技巨头,其大量产品在中国生产组装。若对这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苹果产品的价格将大幅上涨,不仅会削弱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还可能导致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这是苹果公司等企业不愿看到的。在消费者和企业的双重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关税政策,豁免部分产品关税成为缓解国内经济矛盾的一种选择。
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美国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相对较低。在一些中低端制造业领域,美国的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全部需求,对进口产品存在较高的依赖度。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中低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美国豁免中国部分产品关税,有助于维持其国内相关产业的供应链稳定,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虽然美国在半导体研发和设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芯片制造等环节,对全球供应链有着广泛的依赖。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的某些环节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豁免相关产品关税,能够确保其半导体产业的上下游供应链保持畅通,避免因关税问题导致产业发展受阻。
这一豁免事件对中美贸易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过去,特朗普政府频繁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双方在关税问题上多次博弈,贸易关系紧张。此次豁免部分产品关税,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降低了贸易摩擦的热度,为中美双方进一步对话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中国相关企业而言,关税豁免意味着出口成本降低,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利润空间得到扩大,市场信心得到提振。许多中国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原本因关税问题面临着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等困境,如今随着关税的豁免,有望重新获得美国市场的订单,实现业务的增长。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不确定性。虽然部分产品关税被豁免,但美国在半导体材料等关键领域仍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中国企业在高端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依然面临着被 “卡脖子” 的困境。此外,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性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不稳定因素,此次豁免关税的政策是否能够持续,未来是否会再次发生变化,目前仍存在很大的疑问。
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美国豁免中国部分产品关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紧密相连,供应链相互交织。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其贸易政策的调整对全球贸易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的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全球供应链,避免因贸易摩擦导致供应链中断,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同时,也引发了其他国家对贸易政策的重新思考,促使各国更加重视通过合作来解决贸易问题,推动全球贸易朝着更加开放、公平、自由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一事件也加剧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复杂性。美国在豁免部分产品关税的同时,仍在其他领域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使得全球贸易秩序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他国家可能会根据美国的政策调整,重新审视自身的贸易战略,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出现新的变数。
美加关系走向何方
如今,美加关系在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冲击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不买美国货” 和 “旅美游客暴跌” 这两大现象,犹如两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加拿大人对美国政策的强烈不满,也让美加之间的关系裂痕愈发明显。从政治层面来看,特朗普多次提及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 “第 51 州”,这种极具挑衅性的言论,严重伤害了加拿大的国家尊严和主权意识。加拿大政府在面对美国的压力时,态度逐渐强硬。新上任的领导人在一些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加拿大将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独立,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威胁。这种政治立场的强硬转变,使得美加之间的政治对话变得更加艰难,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例如,在一些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中,美加曾经是紧密的合作伙伴,但如今由于关系紧张,在一些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出现相互对立的情况。
经济领域,美国的关税政策和加拿大的抵制行动,已经对两国的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美国对加拿大产品加征关税,使得加拿大的出口产业遭受重创,许多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的困境。而加拿大的 “不买美国货” 行动,也让美国的相关企业失去了加拿大这个重要的市场,经济利益受损。这种贸易摩擦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两国经济脱钩的风险增加。原本紧密相连的产业链可能会被逐渐打破,企业需要重新寻找合作伙伴和市场,这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生产效率。长期来看,这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将是巨大的阻碍。在文化和社会层面,美加之间的交流也受到了冲击。曾经频繁的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活动,如今因为关系紧张而减少。加拿大民众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反美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蔓延。这种文化和社会层面的隔阂,不利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相处,也可能会对未来两国关系的修复产生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美加关系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美国政府能够调整其对加政策,尊重加拿大的主权和利益,取消不合理的关税,通过平等的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那么美加关系还有可能逐渐修复,回到合作共赢的轨道上。双方可以在贸易、能源、环境等领域重新展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然而,如果美国继续#关税战十日谈#坚持强硬的立场,不尊重加拿大的权益,那么美加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贸易战和政治对抗。这不仅会损害两国的利益,也会对北美地区的稳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无论是哪种走向,美加关系的变化都将持续吸引国际社会的目光,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案例。
来源:少荣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