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法国,也不是意大利,2024 年《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百大葡萄酒榜单的冠军得主,竟是来自小众产区智利的干露魔爵 2021 年份赤霞珠(Don Melchor 2021)。
不是法国,也不是意大利,2024 年《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百大葡萄酒榜单的冠军得主,竟是来自小众产区智利的干露魔爵 2021 年份赤霞珠(Don Melchor 2021)。
这瓶出自智利上普恩特(Puente Alto)产区的佳酿,在加冕“世界最佳”之前,早已是榜单的常客——已 10 次入选《葡萄酒观察家》百大榜单,4 次进入前十之列。如今,它携手中国米其林星数量最多的餐饮集团新荣记,以及中国首位华人侍酒大师(Master Sommelier,简称 MS)吕杨先生,掀起了一场葡萄酒与中餐的顶级对话。
干露魔爵酒庄坐落于迈坡安第斯山谷(Maipo Andes Valley)上普恩特,是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南部边缘的一个葡萄酒产区。该地区是智利最早被认可拥有独特风土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对于一个历史上以高产量而非高品质著称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特殊的山地地形和 650 米的高海拔带来的昼夜温差,延缓了葡萄的成熟,使得葡萄酒达到更加平衡的风味与酸度。多砾石的干燥土壤,产出果实较小、风味浓郁的葡萄,酿造出的葡萄酒结构良好,单宁紧实,带有土壤中的矿物质风味。更难得的是,这里还孕育着百年历史的根瘤蚜虫灾前的赤霞珠老藤,堪称世界级的葡萄栽培遗产瑰宝。
首款魔爵葡萄酒诞生于 1987 年,随着 1988 年第二个年份酒的推出,它便登上《葡萄酒观察家》百大榜单,成为智利第一支打入全球视野的葡萄酒。它不仅重塑了智利葡萄酒的形象,也让世界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这片土地的潜力。
这款卓越葡萄酒背后的灵魂人物,酒庄现任首席执行官兼首席酿酒师——Enrique Tirado,被称为“魔爵风土的守护者”。自早期与魔爵合作以来,他被上普恩特风土深深吸引,数十年来他一直守护这片土地的遗产。
谈到守护,Enrique 认为:“守护者的意思是要尊重自然,取得这片风土最极致、最独特的表达。我们管理酒庄、花三年时间打造每一款年份酒,背后的一切努力不只是为了最佳品质的一瓶酒,而是这个地域最佳的风土表达。”
风土的极致呈现为了让每一株葡萄藤的个性被尊重,2002 年,Enrique 与 Pedro Parra 及法国最负盛名的学术机构之一——格里尼翁国立农学院(INA P-G)合作,开展智利首个风土研究。这个项目持续了五年,研究葡萄园的土壤和不同地块产出的葡萄酒,改变了他对于葡萄酒最佳品质的看法。
“这片葡萄园的每个角落都独具个性,我们逐渐认识到葡萄园并非连续整体,而是由独特风土拼图构成的马赛克。最好的葡萄酒不只是一种表达,而是从不同的地块中取得最好的平衡。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每个地块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所以可以追求更极致的呈现。”
原本的 7 个主要地块,如今被拆分成 151 个微地块,每一块土壤都被独立采收与发酵。这样,当最终的混酿完成时,一杯酒中,能感受到不同片区香气与质感交织出的和谐美感。正是这种平衡,让一片风土、一种土壤、以及安第斯山脉的魅力,在一款葡萄酒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日晷葡萄园延续了酒庄对葡萄园微地块的探索,2024 年,魔爵酒庄还推出了一个特别项目——日晷葡萄园(Sundial Vineyard)。900 株精选赤霞珠排成 60 行的放射状,排列出不同的间距和方向,以此探索种植密度、朝向、光照与水分利用等因素如何影响赤霞珠的表现。这是酒庄向可持续发展、葡萄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迈出的又一步,为葡萄种植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信息。
魔爵葡萄酒与中餐的风味邂逅,于上海新荣记(BFC 外滩金融中心店)优雅启幕。干露魔爵 × 新荣记 × 吕杨——三大领域的领军者齐聚,以荣耀之酒、匠心之味与大师之艺,共同缔造了一场难忘的味觉盛事。
这场盛宴,从两款不同气质的年份酒开启。2021 与 2022 年份的干露魔爵赤霞珠,在餐桌上并肩登场,让人清晰感受到气候与风土如何转化为杯中截然不同的风味。
2021 年份魔爵作为百大冠军,无疑成为席间焦点。这年,上普恩特产区的降水虽低于往常,但时机恰到好处,赋予葡萄酒清新活力与独特的优雅气质。春季温暖、花期提前,果实生长顺利;之后温度偏低,让成熟过程更缓慢。最终产量略高于往年,品质却丝毫不减。
深紫色的酒体香气集中而复杂,带有樱桃、紫罗兰等红色水果气息,单宁紧实而细腻,余味悠长。这款里程碑式的佳酿凭借优雅精致的风味表现,与新荣记丰盈的菜肴相互映衬,轻松撑起全场。
2022 年份魔爵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它承袭了相同的杰出风土与酿造哲学,却展现出更为精准的张力与深邃感。这一年气候堪称完美,气温均衡稳定,为葡萄藤的平衡生长和果串的理想成熟提供了绝佳条件。温度略低于往年,并且更干燥一些,最终采收得到更小更精粹的果实,带来风味更为浓缩、集中的葡萄酒。
它的香气从红果与花香起始,逐渐转向黑加仑与黑莓,入口的丝滑演变成口腔包裹感和奢华庞大的集中感,酒体优雅、余味悠长、极富表现力。其优雅特质与细腻的菜品形成了精妙的呼应,恰似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风土画卷,前途无限,未来可期。
通常来说,提起鱼类和海鲜菜肴,大家直觉会想到与白葡萄酒搭配。可新荣记的经典家烧黄鱼年糕,却与 2021 年份魔爵出奇地契合。黄鱼仔肉质细嫩、入口即化,裹上浓郁的家烧酱汁,搭配软糯手打年糕,风味层层递进。红葡萄酒的深邃与矿物质感,呼应汤汁中的猪油香气,恰好托住了这道菜的厚重底色。酿酒师 Enrique 也当场点名,这是他心中的最佳搭配。
同样令人惊喜的,还有红烧南非 15 头溏心干鲍。经过长时间浸润的鲍鱼,入口弹嫩丰腴,内里溏心。酱汁清亮又醇厚,带着海的咸鲜。21 年魔爵馥郁的果香与单宁交织,既提升了海味的鲜度,又在口感上添了一丝昂扬的活力。
2022 年份魔爵的清冷感和凝练结构,更适合搭配一些更为细腻又讲究层次的菜肴。前菜的那道脆皮妙龄乳鸽——外皮焦香酥脆,薄如玻璃,内里却柔嫩多汁。魔爵的深邃,与乳鸽浓郁的肉汁交叠,不仅不喧宾夺主,反而衬托出食材本身的纯粹,酒液清新的酸度在开场轻轻打开味蕾。
还有那道荣记花胶黄鱼羹,鱼肉和花胶的精华早已融入汤内,汤色乳白饱满,温润间鲜美无比。酒中优雅的黑果香与线条感,也能精准衔接鱼汤的清鲜与甜美,既显风骨,又不失柔和。
在新荣记的餐桌上,酒液的层次与菜肴的丰盈在舌尖交织,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葡萄酒不再只是西餐的专属伴侣,它同样能与中餐的细腻对话。或许下次,当你端起一碗家常鱼汤时,也不妨大胆为它们配上一杯红葡萄酒。你会发现,风土与餐桌之间,并没有那么遥远。
在这场风味对话背后,既有酿酒师 Enrique Tirado 对风土的坚持与探索,也有侍酒大师吕杨先生对餐酒搭配的独到理解。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交给这两位主角,听听他们对葡萄酒与中餐的思考与分享。
Q=名厨 E=Enrique Tirado L=吕杨Q:您如何看待干露魔爵与中餐的结合?除了中餐,您个人有没有什么偏爱的与魔爵的绝妙菜品组合?
E:干露魔爵有很强的适配性,它可以和许多菜肴搭配。魔爵的香气、味道、质地是很独特的,我希望大家可以自由尝试。对我来说,我很喜欢魔爵与羊肉的搭配。
Q:干露魔爵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如何?您是否看好中国消费者对高端葡萄酒的接受度?
E: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之一。干露集团来到中国二十多年,我们已经有成熟客户群体和用餐场景。不过总体来说,目前的葡萄酒市场是面临挑战的,尤其是高端葡萄酒。但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我们依然看好未来的市场。我们是消费者驱动的品牌,愿意去触达消费者,理解消费者的需求。
L:干露魔爵在中国的高端市场里面,还是有一定的认知和地位的,智利酒在过去 10 年左右在中国的发展很好,再加上魔爵有干露集团的背书。纵观全世界,中国依然是精品葡萄酒的重要市场,未来有不错的前景。
Q:您对中国葡萄酒爱好者有什么品鉴或者收藏的建议?
E:我推荐大家每天都喝一点魔爵葡萄酒(笑)。干露魔爵是可以立马享用的,比如 21、22 年份的新酒,去感受他的平衡和复杂表达。但你也可以放个二三十年,它有很强的陈年潜力,会随着时间产生更复杂的风味。如果你愿意等待,甚至可以把它存放五十年。
Q:作为首位华人侍酒大师,您一直致力于推动葡萄酒与中餐的对话。您认为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葡萄酒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L:一是葡萄酒市场越来越年轻化了,年轻一代在选择葡萄酒的时候会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只是商务的需求。第二点是从业人员更加专业化了,国内的葡萄酒品种、产区等选择面都很广,消费者的包容度也很高。这带来了国内高端和精品葡萄酒的迅速发展,相对而言入门酒的市场却在萎缩,这也是我们要面对并且积极调整的部分。
Q:您认为干露魔爵在与精致中餐搭配时,需要把握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L:我觉得中餐配葡萄酒是一个开放性很强、趣味性很多、选择面很广的一个话题。餐酒搭配本身是没有单一答案的,但它有一定的原则,也就是以人为本——让客人觉得适口或者开心。中餐丰富的技法,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红酒配红肉的搭配,大家可以在这个有趣的话题中探索更多好玩的点。
Q:这场活动汇聚了“全球第一葡萄酒”、“中国第一侍酒师团队”与“中国第一中餐品牌”,您认为这样的合作对中国高端餐饮与葡萄酒文化的发展有何意义?未来我们还能期待哪些突破?
L:这次合作能让更多人认识到精致餐饮在葡萄酒品牌的推动作用,还是很有意义、并值得推进的。智利酒的赛道,相对是一个以大品牌为主从上往下的结构,需要很多经销商、商超的渠道,餐饮一直是不那么核心的部分。但品牌的建设需要精致餐饮和其客户群体一起去构建这个生态圈,近两年大品牌逐渐认识到这个市场的重要性,对品牌建设和消费者开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Q:您希望通过侍酒师的餐厅服务与讲解,为宾客带来怎样的体验与启发?您对新一代中国侍酒师有何寄语?
L:我在侍酒师这个领域工作了很多年,对这个职业还是很有感情的,它横跨餐饮与葡萄酒两个领域。随着中国精致餐饮的快速发展,侍酒师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认可。我希望加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能思考如何让这个职业更有价值,而不只是必须要有的一个职业而已。
中国的侍酒师还需要探索怎样结合本土饮食文化和消费者偏好,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行业内部也需要互相扶持,避免“揠苗助长”,回归初心。也希望通过专业侍酒师团队的努力,为精致餐饮带来更好的体验,推动中国的餐饮和葡萄酒文化走得更远。
文章封面及头图来源:Don Melchor。
来源:名厨MING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