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6日上午9:00,我们联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语文课堂,为大家带来一场现场版的《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课。
如果你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想获得《骆驼祥子》教学的新思路;
如果你是一位文艺青年,想回忆祥子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好奇现在的语文课堂;
如果你是一位学生家长,想获得对孩子阅读的实际指导......
请关注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骆驼祥子》现场直播课!
4月16日上午9:00,我们联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语文课堂,为大家带来一场现场版的《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课。
在这里,老师们可以获得新的教学思路。
文学爱好者们,不但可以重温《骆驼祥子》这本经典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教学现场一起来感受2025年的语文课堂究竟“进化”成了什么样。
关爱孩子的家长们,也可以从课堂中得到启示,在对于孩子阅读的指导中更精准,更得心应手。
SEE YOU IN APRIL
授课内容
本次直播《在“哭”与“笑”中探寻命运出口》以《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为依托,围绕“哭”与“笑”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人物对话、命运剖析等多元化阅读活动,深入理解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探讨个人奋斗与时代环境的关系。课堂巧妙地融合文本精读与现实关照,不仅帮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理解作品主旨,也激发他们对自我成长与社会责任的深层思考,展现出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思辨性与生命感。
SEE YOU IN APRIL
课堂直播介绍
整本书阅读,是一次沉潜思考的旅程。让我们一起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走进文本,也走进人物的内心。让我们在“哭”与“笑”中,探寻那个时代的真相,也找寻命运的出口。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为何一步步变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4月16日上午9点,我们将用阅读与思辨,寻找答案。
这不仅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次心灵对话。在这节课中,让我们一起回望那个动荡的时代,思考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从祥子的悲剧中,照见我们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成长方向。
SEE YOU IN APRIL
授课教师
杨海龙,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初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北京市朝阳区兼职教研员、区骨干教师。曾获北京市中小幼第三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一等奖,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主讲的视频课《苏州园林》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多篇论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
SEE YOU IN APRIL
直播地址
教学用书
本次课堂教学用书使用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学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丛书版的《骆驼祥子》,原著底本采用人文社经多年积淀所形成的善本。
《骆驼祥子》1936年9月开始在杂志上连载,1939年由上海人间书屋初版。1955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骆驼祥子》,此后直到2017年老舍作品进入公版,这本书基本都是作为保留书目,由人文社专有出版。
七年级下册统编语文教材“整本书阅读”单元在介绍《骆驼祥子》时所选用的版本,即人文社版本。
人文社出版过好几种版本的《骆驼祥子》,“中学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丛书版《骆驼祥子》,专为中学生和中学教师量身打造,融入了丛书主编吴欣歆老师在“整本书阅读”方面的最新深度思考。吴欣歆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著名的整本书阅读研究专家。
书中有四种不同深浅的蓝色插页,分别从“形象”“情节”“写法”“主题”四个角度讲解《骆驼祥子》,基本概括了阅读该书需要掌握的几个大的方面的知识和要点。
同样深浅颜色的插页归为一类,前后可串联起来一起学习,形成对全书某一个重要方面(如情节、主题)的整体认识。这些插页中,不仅有对高频基础知识类考点的总结,也有对综合性(跨篇章、跨作品、跨学科)考题的提示。
考虑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阅读需要,在不影响学生阅读流畅度的情况下,这本《骆驼祥子》尽可能地为阅读和教学提供了支持、指引了方向。
经典不枯燥,阅读有方法!
4月16日,我们直播间不见不散!
SEE YOU IN APRIL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