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柔性引才助发展 名医义诊润民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5:20 1

摘要:九月的陇南,秋意渐浓。天还未亮,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前早已排起了长队。“听说北京的专家来义诊,我提前几天就预约了,终于不用奔波就能让北京大医院的专家看病了!”武都区市民王狗英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柔性引才助发展 名医义诊润民心

——北京医疗专家赴陇南义诊侧记

九月的陇南,秋意渐浓。天还未亮,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前早已排起了长队。“听说北京的专家来义诊,我提前几天就预约了,终于不用奔波就能让北京大医院的专家看病了!”武都区市民王狗英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这场千里奔赴的健康行动,不仅是医疗援助,更是陇南柔性引才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

此次义诊由陇南市驻北京人才工作站与市卫生健康委共同推动,来自北京天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人民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的9名多学科专家,以“柔性引进”形式深入我市武都区、成县、文县、两当县、康县、西和县、宕昌县七个县区,开展为期多天的义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首都的优质医疗资源。

从9月8日至14日,专家们的脚步遍及各县区人民医院。诊室里耐心问诊,影像灯前精准研判,病房中带教指导——神经内科、心内科、耳鼻喉科、血液科、针灸推拿科等多领域医疗专家,不仅提供面对面诊疗,更将健康知识和先进理念播种在基层。

“在家门口就能约到北京专家看病,省了挂号预约和路费,真是暖心又方便!”一位刚结束诊疗的患者家属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陇南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持续改革与投入,尤其是交通条件大幅改善,为柔性引进高端医疗资源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成县、康县、西和县等地人民医院新院区陆续投用,一批新建、改扩建项目落地,就医环境和硬件水平显著提升。

义诊期间,专家们不仅诊治疾病,更深入临床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与技术指导。“如何读片?”“怎样调药?”“最新指南有哪些更新?”……

这些实际难题在互动中逐一破解,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为基层医疗注入持续动能,本地医护人员纷纷表示“开阔眼界、收获颇丰”。

这一场景,正是陇南持续推进“柔性引才”战略、强化人才工作的缩影。陇南市委组织部人才科负责人吴康平介绍,近年来,陇南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育,不断拓宽引才渠道,已柔性引进教育、医疗、农林等领域高层次人才700多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义诊正是发挥柔性引才‘桥梁纽带’作用的具体体现,旨在将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引回去’,切实缓解家乡群众‘看名医难’的问题。”陇南市驻北京联络处主任、驻北京人才工作站负责人易红艳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驻京人才工作站平台功能,拓展柔性引才的领域与方式,推动更多专家人才、技术资源向陇南集聚。

作为从陇南走出去的专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星虎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他每年多次返乡义诊,甚至在探亲时也不忘为乡亲看病。

“陇南交通越来越好,但去外省看病经济压力仍然不小。”张星虎说,提升本地医疗水平,既需柔性引才“请进来”义诊讲学,也需将骨干“派出去”学习培训。他还建议,家乡结合自然资源优势,打通旅游与康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基础设施跟上、文化内涵做深、旅游线路做通,医疗服务质量提升,陇南的康养产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一次次细致问诊、一句句通俗讲解、一场场专业指导,不仅缓解了群众“看专家难”的现实问题,更在深层次上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能力提升,彰显出柔性引才的强大活力。

据统计,此次北京专家赴陇南义诊累计服务1581人次。而今年以来,全市已柔性引进省内外医疗专家521人,开展义诊交流270场,其中省外专家236人、活动112次。

此次义诊虽已结束,却搭建起一座联结首都专家与陇南群众的“民心桥”。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帮扶,不仅缓解了“看病难、看专家难”的现实问题,更让“健康陇南”的根基愈发牢固,让百姓的健康获得感在人才与民生的交融中,愈发深厚。

陇南正以柔性引才为笔,书写着“人才赋能发展、服务温暖民心” 的答卷。

来源:陇南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