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看不起游击战,老蒋早就让手下学,就是学不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4:31 1

摘要: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面对大片国土沦丧、华中重镇的丢失,国民政府可不是抗战相持阶段到来的感觉,而是投降论调蔓延, “大后方人士”普遍对抗战前途丧失信心,都引发汪精卫叛国这样的重大丑闻了。日军占领武汉后不再进攻,是因为兵力不够,而不是因为进攻受阻。正面正

游击战是现代战争作战方式的一种,二战时期在工业发达的欧洲,到处都有游击战。有人看不起抗日游击战,当年的蒋介石却没这么大口气。

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面对大片国土沦丧、华中重镇的丢失,国民政府可不是抗战相持阶段到来的感觉,而是投降论调蔓延, “大后方人士”普遍对抗战前途丧失信心,都引发汪精卫叛国这样的重大丑闻了。日军占领武汉后不再进攻,是因为兵力不够,而不是因为进攻受阻。正面正场丢掉一座重要大城市,又未大量歼敌,怎么能成为战略转折点 ,现在自由心证演绎抗战历史的真多。

当时的恐慌来自于,从淞沪到武汉再到广州,守哪里都守不住,日军会不会一路追过来,谁也不知道。蒋介石慌乱之下喊出一个口号,即“第二期抗战,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全国军队拿出1/3的兵力用于游击战。”屡战屡败之下, 蒋介石要打游击了。

高级军事会议上,有人提出国军不会打游击战,白崇禧当场反问,能打游击战的八路军也是中国人,国军为什么就不能,还说了几条游击战的原则,其中也有和民众结合一项。此后国民党举办了南岳游干班,请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等人来讲课,培训准备用来游击的各级军官。

八路军的游击战,是持久战的基本作战形式,精髓在于发动群众,和国民党在用语上就大不相同,不是单纯地讲组训民众,而是强调与群众血肉结合,至于国民党能不能做到难说,抓壮丁的军队是打不了游击战的,这种讲课也只能勉力而为。

直到华中日军部分兵力抽返华北,正面战场也不再大举进攻,国民党才感觉到日军没有战略进攻能力了。实际是日军的作战指导已经改变了部署,以强化后方治安为重点,对国民党军以政治诱降为主,短促军事打击为辅。

陈诚是看不起游击战的,公开讲八路军游而不击。

朱德马上致电蒋介石:“两年半以来,八路军新四军所有防线,未尝后退一步”,请蒋委员长派遣陈诚“亲临前线,实地考察,究竟伤亡几人,俘获几事,复地几里,攻战几回。”

陈诚是不会来的,敌后根据地被日军分割,铁路公路封锁沟碉堡密布,交通是个大问题,陈毅从新四军军部驻地黄花塘回延安,11月动身,第二年3月才到,黄埔名将们怎么能吃这份苦。

但派到18集团军联络督战的国民党军官还是有,他们到敌后走了一圈,马上叫苦连天。有个叫俞滨东的带了四个参谋人员,过黄河进入山西,八路军到渡口来接,用一个连护送五人穿越敌占区。战战兢兢的他看到随行的还有100多条小毛驴驮着各种物资,就向带队的八路干部表示不安全,八路干部温言相告,让他放心,态度很和蔼。

一路所见的是,这支八路军小部队不仅派出便衣侦察员往来穿梭,而且在村中刷抗日标语,路上还不停拆电杆收电线,最奇特的是把经过村庄的狗都给打了。

但五个中央军军官马上就吃不消了,只走了五十里,就喊着要休息,八路干部招呼继续赶路,俞滨东抗议 ,说走不动了,八路干部变了一副面孔,不仅告诉他必须走,而且要急行军。果然,才走不远,日军的炮弹就在刚才停留的地方炸响,暗自庆幸之下,不得不硬着头皮跟着走。

这一气就走了一百六十里,到新的联络站时“各人手足各部发肿,脚底起泡,鲜血淋漓,几至不能站立。

而八路“均谈笑自若,处之泰然,未露倦容,亦未闻有落伍者。

还没督战,俞滨东就尝到了敌后行动的滋味,后来在报告中写道:

“凡此诸端,其精于游击战术,而能巧妙运用,发挥尽致者,不可非议,他如侦察、搜索之严密,企图之秘密,敌情之分析,地形之利用,夜行军、强行军之熟练,行动之敏捷,手法之毒辣,亦为其能事。”

虽然没有真拿出1/3的部队,蒋介石倒也向敌后派出了五十多万人,加上滞留敌后的各种游杂武装,兵力远大于当时的八路军新四军,不过都以杂牌军为主。

于是,专门成立了两个游击战区,一个是河北的冀察战区,一个是山东和苏北的鲁苏战区。西北军鹿钟麟主河北,东北军于学忠主山东,韩德勤在苏北,这两个战区从1939年开张,到1943年初就坚持不下去了。

要说于学忠都60岁了,鹿钟麟也已56了,比蒋介石还大三岁,而蒋记黄埔生们正年富力强,却不见有人到敌后来担纲,让几个老爷子到残酷的敌后来坐镇。敌后与正面战场的最大不同是,敌后战场受到日军攻击只能在一定区域内回旋,正面战场打败了可以往后方退,实际也是一直在退,1944年豫湘桂溃败后,国民政府准备迁西康,再退就上西藏了。

国民党游击部队在敌后待不下去,主要是嫌环境艰苦,补给困难,另外就是有些人专和八路军新四军搞摩擦,问题是打又打不过,如朱怀冰的97军,韩德勤的89军,类似摩擦专家还有石友三沈鸿烈秦启荣,都和八路军交过火,八路军给朱怀冰送还的被俘人员中,有大批97军的随军眷属,抗战期间蒋介石曾三令五申不许作战部队将领携眷,天高皇帝远,军纪散漫没人管,这就是敌后打游击的中央军嫡系部队。

在山东与八路军既有摩擦又有合作,基本维持了统一战线关系的是东北军于学忠部51军与57军,该部与日军作战频繁且伤亡很大,1943年撤出了山东,蒋介石派嫡系李仙洲部来接,算是好不容易派来个黄埔生,可是只在边缘地区待了8个月,就又退回后方去了,当时主持山东根据地的罗荣桓评价李仙洲部入鲁失败,第一条就是:勇气不够。

这就是为什么抗战胜利时,国民党要保留日伪军的武器,还令其维持治安,为的就是不让八路军新四军受降,国民党正规军都在大西南,就近没有成序列、能拿出手的受降部队。

国民党一面轻视游击战,一面在作战失利的时候抱佛脚,武汉会战之后至豫湘桂作战之前近六年间,日军在正面战场发起的进攻都是局部性的,日军缺少兵力保持新占地区,达到作战目的后就按作战计划“返转”,即撤回原驻地,然后国民党就宣布大捷,如三次长沙会战等等都是如此,而投入9个师团以上的只有浙赣会战,这次会战日军不仅迅速达到了作战目标,抢到了日本急需的铁轨和萤石矿,而且乘着国民党军的消极避战,就势突进,占领了浙赣铁路全线,浙赣铁路是连接华东华中的重要交通线,日军返转了,钢轨也扒完了。

按战前蒋介石的作战部署,是要顾祝同的第三战区避免决战,各部队分散开来,寻机“隐蔽出击”,也就是要打游击战。结果是守城将领纷纷弃城而逃,各部消极避战,互不协同,隐蔽出击成了一句空话,日军嘲笑对手毫无作战意志,攻击行动如同旅次行军一样轻松。战前第三战区兵力是得到了加强的,中央军嫡系74军和26军都调了过来,74军的战绩是伏击歼灭了日军300人,为此被顾祝同一再宣扬。

更严重的是衢州机场丢了,这是专供美军轰炸机起降而修造的,耗费了地方无数民力资材。衢州机场很重要,因轰炸机油量限制, 当时美军轰炸日本本土,采取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完成后飞往中国大陆,在衢州机场降落,杜立德编队就是飞的这条航路,因航母过早被日本海军发现,机组提前起飞导致油量不足,飞临大陆上空只能弃机跳伞。摧毁有美军轰炸机的机场是日军的另一作战目的。

民政厅长阮毅成作为管理地方事务的负责人,事先对军队撤退一无所知,等日军已经到眼前了,才接到战区来电,嘱咐“国军撤退,希发动当地民众力量,自行保卫家乡。”日军半个月内占了30县,阮毅成手上又无一兵一卒,拿什么来打游击,逃难之中只能感叹:“我军撤退之速,且远过于敌人之进展。”可见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们的游击战是什么样。在华北敌后根据地,一个区长一个县长都可以组织打游击,因为平时有准备有训练,手里有武装。

浙赣会战弃城而逃受到军法制裁的,有国民党86军和100军军长等人,军法总监何成浚在日记里感慨:“自抗战以来,一般军官在阵前殉职者少,在法庭受审者多,此真民族之耻辱也。

游击战,本来就是弱者对强者的作战方式,从抗日期间来讲,蒋介石陈诚只会打阵地战,而且是消极被动的专守防御,专守防御这个词是蒋介石的发明,在这一点上,白崇禧就比他们要清醒的多,从淞沪抗战不同意一味死拼,到守卫南京主张量力而为,都比蒋陈有见地,这也是桂军在淞沪战场上的教训所得,此后白崇禧建议重视游击战,蒋介石未必不知道游击战的重要,只是他脑子里始终反共大于抗日,自己组织不起敌后游击战,就带同他的嫡系将领们极力贬低共产党的敌后抗战。

等到解放战争后期,正规军在大西南败干净之时,蒋介石才真正搞起了游击战, 逃离大陆前,蒋即在国民党中央军校接见了多批“游干班”头目,封官发械,布置暴动,黄埔军校以前的课程里没有游击战这一课,这次算是让这位校长亲自回校给补上了,新中国建国后的匪乱就是从大西南开始的。

以国民党军统特务和残兵败将为主的政治土匪,与地方封建会道门势力和惯匪合流,全国各地的土匪一时有200万之多,很多人可能都忘了,这些土匪当年喊的可是配合美军“光复大陆”,志愿军在前方浴血奋战,全国在集中全力支援前线,国民党残余势力在后方群起暴乱,和抗美援朝完全同步,这就是蒋家军队干的好事。

只是蒋记国民党军哪打得了游击战,阵地战运动战不行,打游击战还能变天?二百万乌合之众两三年就被消灭干净,连带把为害百年的惯匪都给剿清了,只是可惜了众多在剿匪作战中牺牲的解放军。

来源:徐渡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