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院士齐聚临沧,为师生上了堂生动的科普知识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3 11:10 1

摘要:4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孙和平、刘买利走进临沧,在“科学与中国”精密测量科普云南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中,分别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临沧市第一中学、临翔区第一中学,为师生作科普报告。

4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孙和平、刘买利走进临沧,在“科学与中国”精密测量科普云南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中,分别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临沧市第一中学、临翔区第一中学,为师生作科普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作科普报告

叶朝辉院士带来了一场题为“精密测量是物理学发展的驱动力”的精彩科普报告,滇西科技师范学院26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报告以如何定义“秒”及其测量精度的提高引入,深入回顾精密测量物理的发展历程,详述各关键阶段的重大成果,揭示精密测量在物理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着重介绍我国在精密测量方向的近期成果。报告尾声,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叶朝辉院士耐心细致答疑解惑,现场气氛活跃。

整场报告,叶朝辉院士通过生动案例,阐明从事精密测量研究既需对科学的满腔热情,也离不开超乎常人的耐心以及长期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在向听众展现精密测量与物理学发展之间紧密关联的同时,以之激励更多人投身于科学探索事业。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科学家潜心研究、刻苦钻研的精神,以自身努力为科学探索事业尽绵薄之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作科普报告

在临沧市第一中学,孙和平院士以“看不见的力量,探索万有引力的奇妙世界”为题,为600余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报告。报告从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时间与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生动阐释万有引力在地球与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孙和平院士结合自身研究,与大家分享地球重力场测量技术及其在国防航空航天、前沿基础研究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作用,以全球海平面变化、地震灾害监测、能源与资源勘探、珠峰高程测量、南水北调工程等真实案例,揭示重力场测量技术的科学价值。

孙和平院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点燃了同学们对宇宙奥秘的求知热情,他希望大家关注自然、勇于探索、奋发图强,努力在新时代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买利作科普报告

刘买利院士来到临翔区第一中学,以“生命科学中的核磁共振”为题,为300余名师生作了精彩的科普报告。刘买利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讲解了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化学研究及其生物学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向大家讲述了核磁共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对科学的贡献、AI赋能等内容。

“请问刘院士,您选择核磁共振研究的初衷是什么?”“您认为AI在核磁共振的作用是什么?”……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刘买利院士与他们热情互动,并耐心细致地从专业的角度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时响起。同学们纷纷表示,受到了鼓舞与启发,将带着对科学的热爱,对未知不断探索的热忱,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努力、接续奋斗。

学生认真聆听科普讲座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办,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组织实施,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临沧市人民政府、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院长刘艳红,省科协副主席李垠乐,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李进学等参加相关科普报告活动。

编辑:付天美

编审:杨 斌

责编:赵菁菁

总编:王泽思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来源:临翔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