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痛经准时“报到”?中医辨证论治有妙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00:09 1

摘要:每月那几天,小腹坠胀、冷痛难忍……痛经是许多女性难以言说的困扰。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若想真正缓解,需从根源调理体质。这份中医养生锦囊,带你用温和自然的方式告别疼痛。

每月那几天,小腹坠胀、冷痛难忍……痛经是许多女性难以言说的困扰。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若想真正缓解,需从根源调理体质。这份中医养生锦囊,带你用温和自然的方式告别疼痛。

01

热敷小腹·温通散寒

• 适合人群:寒凝血瘀型(疼痛得温则减、经血暗紫有块)

• 位置:小腹(关元、气海穴)、后腰(肾俞、八髎穴)

• 方法:用热水袋或艾灸垫热敷15-20分钟

• 原理:温通经脉,驱散寒湿,缓解子宫痉挛。

02穴位按摩·快速止痛

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 三阴交:内踝尖上4指,健脾调经、调和气血

•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通络止痛、疏通气血

• 太冲穴:足背一二跖骨间,疏肝理气、缓解胀痛

• 血海穴:膝内侧髌底上2寸,活血调血、改善瘀滞

03红糖姜枣茶·暖宫散寒

• 配方:生姜3片+红枣5颗(掰开)+红糖适量,煮10分钟

• 功效:姜散寒暖中,枣、糖补血活血,趁热喝效果更佳。


长期调理:从根源改善痛经体质1.艾灸养宫·祛寒补阳

• 时间:经前7-10天开始,每周2-3次

• 主穴:

◦ 关元、气海:补益元气,温煦胞宫

◦ 子宫穴:直接调理胞宫气血

◦ 足三里:健脾益气,助气血化生

2.中药泡脚·引血下行

• 基础方:热水泡脚20分钟,水位没过三阴交

• 进阶版:加艾叶(散寒)、红花(活血)、生姜(温通),增强效果

3.饮食调理·忌口为先

• 经期避免:

生冷寒凉(冰淇淋、冷饮、西瓜、梨)、辛辣刺激(防盆腔充血)

• 平时多吃:

温补类(羊肉、桂圆、核桃、生姜)、补血类(红枣、枸杞、深绿蔬菜)

3.运动结合静心

• 情绪舒畅:肝气不郁则经血自调,可听音乐、静坐冥想放松

• 适度运动:平时快走、瑜伽促循环;经期忌剧烈运动


辨证施治:找准你的痛经类型

• 寒凝血瘀:经血暗紫有块,腹部冷痛,热敷后缓解——宜温经散寒,多艾灸、喝姜枣茶。

• 气滞血瘀:胀痛明显,情绪波动时加重,乳房胀痛——宜疏肝理气,常按太冲穴。

• 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经色淡、乏力头晕——宜补气血,多吃红枣、枸杞,艾灸足三里。


避坑提醒:这些误区别踩

• 切忌捶打腰部:易致盆腔充血,加重不适

• 不盲目吃止痛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因

• 辨证进补:湿热或气滞型别乱吃阿胶、桂圆,以免助湿生热

痛经虽常见,却不该“忍忍就过”。若疼痛剧烈、月经异常,建议尽早就医辨证调治。愿这份锦囊能帮您月月轻松,自在生活。

中医科简介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是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以“中医优势扬特色,现代医学保平安,中西结合促发展”的专科建设理念,围绕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及老年疾病在“临床、科研和教学”上三位一体,将专科建设成区内领先,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富于创新,示范引领强的特色专科。2023年,获批广州市名中医工作室。

科室由中医馆和中西医结合病房构成,开展了4大类20余项中医技术,其中中西医结合肺呼吸门诊在区内具有广泛影响,科室拥有的医用红外热像系统是区内领先的“治未病”技术。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7名,研究生学历占60%,中医专科护士3名。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清热化湿透表法在登革热卫气同病中的研究”获广东省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健康传播,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文字:曾丽红、刘聪

编辑:刘聪

初审:廖小明

二审:吴嘉敏

复审:徐间萍

温馨提示

1. 花都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普通内科、妇科、中西医结合肺部门诊、康复理疗科、B超室、胃肠镜检查(按预约时间为准)已开设夜间门诊,接诊时间为18:00-21:00(超过21:00可转为急诊就诊),有需要的患友可前来就诊。

2. 为满足广大市民出行需求,缓解就诊患者出行难题,新华路花都区人民医院公交站点现已新增花1路(首班6:30,末班22:00)、花75A公交车(首班7:00,末班21:30),有需要的市民可乘坐相关班次公交车到达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

处暑至,秋意渐浓,中医养生重在“收”与“润”

便民服务|“一次挂号管三天”!今起,花都人医正式推行

来源:百姓健康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