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丨大学作业岂能以字数论好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5:11 1

摘要:在高校校园中,期末作业“字数竞赛”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如今不少大学生的期末作业越写越长,起初很多学生交纸质作业用订书机就可以,到了后来不少同学需要胶装几十页的作业。

□ 张英东

在高校校园中,期末作业“字数竞赛”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如今不少大学生的期末作业越写越长,起初很多学生交纸质作业用订书机就可以,到了后来不少同学需要胶装几十页的作业。

大学生期末作业“字数竞赛”的兴起,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首先,成绩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在保研、留学、就业等关键节点,成绩往往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学生们不得不通过增加作业字数来展示自己的“认真”和“努力”。其次,教师评分标准的模糊性也为学生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虽然多数教师强调质量为王,但在实际评判中,字数往往成为一种隐性的评价标准。一些学生认为,增加字数可以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此外,高校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也是导致“字数竞赛”的重要原因。目前,高校作业多以论文、报告等形式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容易让学生陷入“堆砌字数”的误区,而忽视了作业的实质内容和质量。

期末作业“字数竞赛”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降低了学习效率和质量。面对作业“字数竞赛”的弊端,高校应积极推进作业改革,从“字数竞赛”转向“质量为王”。

明确评分标准,强化质量导向。高校应制定明确的作业评分标准,将质量作为评价作业的首要指标。教师可以根据作业的选题、立论、论证、创新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而非单纯以字数“论英雄”。

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创新思维。高校应打破单一的作业形式,引入多样化的作业类型,如实践报告、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创意作品等。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过程。

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高校应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纳入评价范围。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字数竞赛”的压力。

编辑:郭艳娜审核:刘 飞

本文来自【聊城日报-聊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