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现“黑科技”!新机具让杂交水稻制种效率飙升丨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4:38 1

摘要:在白莲镇大里村,稻田里格外热闹——三明市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示范项目的百亩示范点上,人声、机声交织,近百名农技推广员、制种大户、农户代表齐聚,只为见证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新玩法”。

在白莲镇大里村,稻田里格外热闹——三明市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示范项目的百亩示范点上,人声、机声交织,近百名农技推广员、制种大户、农户代表齐聚,只为见证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新玩法”。

连片千亩的耕地上,杂交水稻制种父本刚完成授粉,母本正进入成型关键期。以往这个阶段,父本得靠人工割除,费时又费力,还容易混杂。当天,福建省机械科学院新研发的“制种父本切割还田机”一亮相就吸睛:钻进田中不到10分钟,就利索完成了40多米长的父本割除作业,在丘陵山区的小地块里行走自如,智能化程度拉满,现场好评不断。

“这机器专门适配丘陵山区小地块,水田作业灵活,还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真正实现节本增效!” 福建省机械科学院研究所工程师陈宇介绍,后续还会根据农户意见优化改进,让机具更好用。

“有了父本切割还田机,我们省了太多事!”制种大户高生良笑着说,自家几千亩制种田要是都用这机器,人工省了,效率还翻番。

另一款“神器”同样圈粉——便携式水稻电动割捆机。技术人员一操作,金灿灿的稻谷进入机器后,很快就完成收割、扎捆、脱离,小巧的机身特别适合当地田块。农户们忍不住围上前学习,都盼着能用上这款新机。

“电动驱动超方便,一块电池能工作8小时,换电池还能接着干!”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学院工学博士任金波说,这台机器一小时能割1.8亩,比燃油机型效率更高,小田块作业也能轻松应对。

这场现场会可不只是“秀机器”,更通过父本机械割除、电动割捆等新技术演示,推动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近年来,将乐县一直在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上发力:精量播种、母本高速机插、无人机统防统治、现代化烘干……一套 “组合拳”下来,比传统模式亩均节约60%人工成本。

不仅如此,县里还联合种业企业搞订单制种,形成“专家联基地、企业带大户”的对接模式。今年,将乐县水稻制种面积达3.8万亩,产量超7600吨,总产值1.3亿元,用科技为杂交水稻制种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

记者:张明华 陈涵 黄雨洁(实习生)

编辑:彭浩 初审:熊儒清

复审:邹观长 终审 :董观生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打击假新闻举报: 0598-2322923

投稿邮箱:2518131381@qq.com

有什么悄悄话要告诉小编的不?

来互动区留言呗!

没有!?那点个“

”行吗?

来源:微将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