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参加108公里沙漠徒步行大赛是在2022年8月,一些电商朋友举办的活动,那时还有疫情,但仍有一百多名年轻人参加。而立之年的张弋选了号码“77”,早年他在网上写文章,笔名就叫“七号先生”。
图 | 视觉中国
第一次参加108公里沙漠徒步行大赛是在2022年8月,一些电商朋友举办的活动,那时还有疫情,但仍有一百多名年轻人参加。而立之年的张弋选了号码“77”,早年他在网上写文章,笔名就叫“七号先生”。
徒步行程四天三晚。初进沙漠,连绵无尽的沙丘,让张弋有一种参与冒险的兴奋。但没多久,他就感受到了穿透厚厚鞋底的炽热。
汗水从额头、脊背涌出,呼吸急促,烈日下的每一步都是挑战。半天下来,酸痛蔓延全身,喉咙干渴冒烟,由于水源珍贵,每次只能抿一小口。放眼望去,前方是望不到头的沙丘,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
夜幕降临,躺在柔软的沙子上仰望星空,开始反思动摇。同伴们的相互鼓励,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正如大赛主席在给每位选手的感谢信里所说的:“比赛就是一个挑战和修心的过程,不仅可以得到极致的体验,还能在戈壁滩上找到自己的感悟。”
到达赛点的舒畅,像极了12年来他在创新创业这条道上跨过的每一道坎后的感觉。
高三的时候,张弋满脑子“逃离父母”的叛逆思想,在凌晨三点独自坐火车到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到。班主任欣赏其“独立精神”,叫他当班长。
大学四年,张弋抓住一切可能体验生活:学生会主席、首届学生校长助理。2013年创立公众号,办得风生水起,积累了大量经验,从此走上互联网之路。
九年过去,翻过一座座沙丘的张弋,做过在线教育机构的老师,培训的学员中逾百万粉丝的超过五百名。带学生团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拿到中国“互联网+”的金奖。现在已有独资和参股合作企业8家,年销售数千万元,为南大、浙大、华师大等多所大学开展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培训,还参与了江苏省人社厅“电商直播”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
疫情时,他联合母校发动千名学子为湖北带货,看到秭归的脐橙通过直播走出大山,登上央视,张弋感慨发声:“教育最动人的力量,是让每个曾被光照亮的人,最终都成为新的光源。”
2023年和2024年,张弋又两次参加了沙漠徒步大赛,体会升华:“沙漠徒步像一个具象化的创业沙盘,刚开始走得快不代表走得远,走得慢不代表到不了目标,行得稳、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
2024年,张弋还挑战了一个五天五岳的登山活动,选择的路线是:泰山、恒山、华山、嵩山和衡山,白天爬山,晚上赶路。“最痛苦的是上华山,从旅客中心到北峰三个多小时,几乎崩溃,腿好像不是自己的。”同行旅友的一句话:走不动就数台阶,让他顿悟:创业与登山同理,既要保持自己的节奏,也要借助同伴的温度。
有学生问:登顶和过程哪个更重要?张弋说:出发最重要。他还就此抒发感言:AI是否会超越人类,不得而知。但会用AI的人会取代不会AI的人,却是必然。
作为一名从实践中走过来的创业者、现担任中国“互联网+”大赛评委的“七号先生”,张弋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充满期待。他提醒年轻人,不要被“年少成名”的故事迷惑,而是要像徒步沙漠,五天五岳那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努力。山高路远,沙丘连绵。远处到底有什么,你不用告诉我们,走过去自己看。
2025年4月8日《扬子晚报》
来源:彩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