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刑法》第246条明确: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一、法律依据与入罪标准
刑法规定
《刑法》第246条明确: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注: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情节严重认定标准
根据司法解释,以下情形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超过500次;
被点击、浏览次数超过5000次;
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残或自杀等严重后果;
两年内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再次实施。
二、责任区分与例外情形
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衔接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谣言传播,可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拘留或罚款;
若同一诽谤信息多次传播且未经处理,点击、转发次数可累计计算。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公诉例外
若谣言引发群体性事件、公共秩序混乱或损害国家利益等情形,即使未达500次转发标准,司法机关可直接介入追究刑事责任。
三、司法实践要点
主观明知要件
若转发者“不明知”信息为捏造,通常不构成诽谤罪。
网络谣言的特殊性
网络传播具有扩散快、影响广的特点,司法解释对转发次数的量化标准旨在明确罪与非罪界限。
来源:清华之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