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特兰的训练馆里,杨瀚森的汗水没有白流。 最新消息显示,他的体重已从选秀时的118公斤增至122公斤,这4公斤全是实打实的肌肉。 他的脸瘦了,胳膊线条更锋利了,肩膀宽了,上身明显壮硕,与之前单薄的身形形成鲜明对比。
杨瀚森4公斤肌肉加持,开拓者“双塔实验”初见成效!
波特兰的训练馆里,杨瀚森的汗水没有白流。 最新消息显示,他的体重已从选秀时的118公斤增至122公斤,这4公斤全是实打实的肌肉。 他的脸瘦了,胳膊线条更锋利了,肩膀宽了,上身明显壮硕,与之前单薄的身形形成鲜明对比。
这变化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练。 杨瀚森的训练计划由开拓者教练组精心定制,围绕“力量提升”和“身体适配性”展开。 他每日摄入高达4500卡路里和200克蛋白质的食谱,结合高强度的负重训练。 训练不仅增加肌肉维度,更要确保不影响移动速度和投篮手感,这是NBA内线训练的核心难点。 他特意加强了上肢训练,如今的手臂围度和肩背肌肉已能抗衡NBA中游内线。
球迷间曾有过讨论:作为灵活型内线,增重是否会增加受伤风险? 尤其是联想到姚明当年的经历。 但观点指出,杨瀚森的情况不同,他目前仍显瘦弱,夏季联赛中暴露出的主要是耐力不足和体力问题。 因此,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被视为必不可少。 这4公斤的增重,更像是力量训练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是“壮”而非“胖”。
肌肉增长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对抗上。 此前在夏季联赛中,杨瀚森偶尔会在与欧美中锋的篮下卡位中吃亏。如今,他篮下卡位和背身单打能力有所提升,能更好地顶住对手冲撞。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重似乎并未以牺牲灵活性为代价,他在训练中依然能完成流畅的转身和传球动作,保持了“壮而不笨”的状态。
除了个人力量训练,杨瀚森近日还参加了一场由NBA球员、G联赛球员和新秀组成的5V5野球局。 这场合练中有一个关键人物,他的队友、开拓者中锋克林根。 根据开拓者记者Reese Kunz的报道,杨瀚森和克林根被分到了同一组,两人在球局中一起上场了不少时间,“双塔”配合的效果还不错,甚至让记者提示比卢普斯教练新赛季可以尝试这个战术。
杨瀚森在比赛中所展现的组织能力再次得到关注。 Reese Kunz称赞他可以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扮演进攻发起者(play maker),认为他确实与众不同。 体测数据也显示,杨瀚森在弹跳、敏捷度、折返跑和3/4场冲刺等方面均优于克林根。
夏季联赛的数据证明了杨瀚森的潜力。 四场比赛,他场均贡献10.8分、5.0篮板、3.8助攻和2.2盖帽。 篮板数据看似偏低,但有分析认为他在比赛中始终完成卡位,为队友创造了抢篮板的机会。
在训练之余,杨瀚森也在积极适应NBA生活。 他参加了NBA新秀培训,学习金融知识、性格测试、社区服务等课程,还参加了球队安排的英语课来提升语言能力。 他在波特兰当地已小有名气,逛超市时会被球迷认出并要求合影,已经感受到了当地球迷的热情。
开拓者队记对杨瀚森充满信心,认为球队“挖到宝了”。 经过两年深度考察,开拓者对杨瀚森的估值远高于联盟普遍预期,最终在首轮第16顺位果断摘下他。
来源:钓鱼聚宝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