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曾经有一个二千年的古县,名字只有一个字,很多人会读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2:01 1

摘要:这个“鄞”字对于不熟悉它的人来说,一开口大概率会读错。很多人会根据“堇”或类似字形误读为 jǐn、qín 等,但其正确读音是 yín(第二声)。

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非常容易读错,且历史极其悠久的浙江古县——鄞(Yín)县。

这个“鄞”字对于不熟悉它的人来说,一开口大概率会读错。很多人会根据“堇”或类似字形误读为 jǐn、qín 等,但其正确读音是 yín(第二声)。

鄞县的历史与演变

鄞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是浙江地区最古老的县邑之一,其历史脉络非常清晰。

1. 秦朝:始建县制

鄞县的建县史始于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今浙江宁波一带设置了三个县,同属会稽郡:

· 鄞县:县治在今宁波市鄞州区(原鄞县)南部的鄞江镇一带。

· 句章县:县治在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附近。

· 鄮县(Mào Xiàn):县治在今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附近。

这三个古县共同构成了今天宁波市的行政基础。关于“鄞”的名称由来,一说因其地有“赤堇山”而得名(“鄞”字为“堇”加“邑”旁,表示城邑);另一说与越国大臣“文种”(又名“鄞大夫”)有关。

2. 隋唐至明清:州府治所,地位核心

· 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废鄞县、鄮县等地,并入句章县。

· 唐朝:公元621年,恢复县制,但改句章县为鄮县。公元625年又废,直到公元738年,设立明州,下辖鄮县等四县,州治设在鄮县。

· 五代十国:公元909年,因“鄮”字含义不佳(与“贸易”相关,被认为俗气),吴越王钱镠下令将鄮县改为鄞县。自此,“鄞”这个地名稳定下来,并延续了千年。

· 宋元明清:鄞县一直是明州(南宋时改为庆元府,元为庆元路,明清为宁波府)的附郭县(即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城)。也就是说,古代的宁波府城,同时就是鄞县的县城。这使得鄞县长期是浙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 近代至今:区划调整,名称变更

· 民国时期:1912年废府存县,鄞县直属浙江省。

·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设宁波专区,鄞县属之。同年,鄞县城区设立宁波市,从此市县分离。鄞县县治也迁往市郊的邱隘镇。

· 2002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千年古“县”的行政名称正式走入历史,成为了宁波市的核心城区之一。

鄞县,正确读音:Yín(音同“银”) ,拥有超过2200年的建县史,是宁波乃至浙江的历史之源。鄞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这里是王应麟(《三字经》作者)、王安石(曾任鄞县令,在此推行改革)、万斯同、全祖望等历史名人的治所或故乡,也是浙东学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的它山堰(与都江堰齐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天童寺、阿育王寺等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撤县设区后,鄞州区成为了宁波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市辖区之一,是宁波市政府所在地。虽然“鄞县”之名已不在行政区划名录上,但“鄞”这个古老的字眼通过“鄞州区”得以保留,继续传承着这片土地的千年文脉。

来源:酒哥打酱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