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疼得直不起腰,还持续高烧……”回想起就医前的痛苦经历,82岁的李女士仍心有余悸。近日,一场跨科室的“精准协作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苏州路院区成功实施。急救中心二部与肝胆胰诊疗中心的医生携手,通过微创技术顺利为李女士取出胆管中的“拦路石”,让她免于开刀
新疆网讯(记者李晓青)“疼得直不起腰,还持续高烧……”回想起就医前的痛苦经历,82岁的李女士仍心有余悸。近日,一场跨科室的“精准协作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苏州路院区成功实施。急救中心二部与肝胆胰诊疗中心的医生携手,通过微创技术顺利为李女士取出胆管中的“拦路石”,让她免于开刀之苦,重获健康。
一周以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剧痛、全身黄疸及高热,让李女士备受煎熬。家人紧急将她送至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二部。经详细检查,医生诊断其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其中最大一颗结石达12毫米*10毫米,死死“卡”在胆总管末端。
“胆总管是胆汁流入肠道的‘主干道’,如此大的结石一旦造成完全梗阻,会导致胆汁淤积,直接损害肝功能,甚至引发凝血障碍、肝衰竭等并发症,必须尽快取出。”急救中心二部、介入室主任陆金帅解释道。
然而,李女士年事已高,身体耐受能力较差,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手术,成为医疗团队面临的重大挑战。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最佳选择。”陆金帅提出治疗方案。该微创技术无需开刀,医生将内镜经患者口腔送入,可直达胆管部位,完成造影、取石等操作,尤其适合高龄患者。
为确保万无一失,急救中心二部邀请医院肝胆胰诊疗中心主任马志刚团队共同参与手术。两个团队开展了多轮病例讨论,从手术细节的优化、特殊器械的准备,到应对出血、感染等风险的预案,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
手术当日,在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李女士平稳进入麻醉状态。马志刚操作内镜,经口腔缓缓送入,精准通过消化道,顺利抵达胆总管开口。随后,内镜下造影清晰显示出结石的位置与大小。
“准备取石网篮!”随着指令,助手迅速递上器械。内镜前端的取石网篮缓缓张开,准确套住最大那颗结石,轻轻收紧、提拉,结石顺利脱离胆管壁,沿内镜通道被取出。
整个过程中,急救中心二部的医护人员全程监测李女士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默契配合器械传递、冲洗等操作。
术后,李女士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黄疸逐渐消退,腹痛、高热等症状也完全消失。经复查确认恢复良好,已于日前出院。
“这台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微创技术在高龄患者治疗中的显著优势,也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合力。”陆金帅说,今后将继续推进科室间的协作与创新,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安全、高效的诊疗服务。
来源: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