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30年代中期,军备竞赛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对于德国航空部而言,由于只有一种主力战斗机,即已经发展出多个改型系列的Bf-109战斗机,因而不能确保今后一个时期内,德国空军仍能居于世界各国空军的前列。其次,当时德国航空部决策层获得的情报表明,其它空军强国至少
20世纪30年代中期,军备竞赛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对于德国航空部而言,由于只有一种主力战斗机,即已经发展出多个改型系列的Bf-109战斗机,因而不能确保今后一个时期内,德国空军仍能居于世界各国空军的前列。其次,当时德国航空部决策层获得的情报表明,其它空军强国至少有两种现代战斗机即将投产服役。比如英国霍克飞机公司设计建造的飓风式战斗机1935年11月首飞,1937年服役。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喷火式战斗机,1936年3月5日进行了首次飞行。在试飞过程中,速度达到554千米/小时,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美国服役了P-36,P-38、P-39、P-40、P-47正在研制中。法国的莫兰索尔尼尔 MS.406战斗机的第二架原型机于1937年1月20日首飞,德瓦蒂纳 D.520战斗机研制中。而苏联的雅克-1与米格-3(两种都在1940年量产)都在加紧研制当中。
Bf-109战斗机
喷火式战斗机
飓风式战斗机
米格-3
雅克-1
P-38
P-40
德瓦蒂纳 D.520战斗机
莫兰索尔尼尔 MS.406战斗机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航空部技术部门于1937年冬提出了新型战斗机的技术规范。1938年春,这些技术规范发往各主要生产厂家,其中就包括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厂。1939年春末,Fw-190原型机Fw-190V1出厂,1939年6月1日,Fw-190V1首次试飞,试飞证明了飞机具有良好的操纵品质。首次试飞之后,这架飞机交付德国空军位于Rechlin的主研究发展中心,在这里暴露了Fw-190的其它优势和缺点。在4000米高度不带军械飞行时,该机达到了595km/h的高速度。1940年10月,订购的40架Fw-190A-0中的第1批9架离开生产线。1941年8月,Fw-190首次参战,是第一次令英国皇家空军感到棘手的战斗机,于是不得不搬喷火式战斗机Ⅸ型加以对抗。
Fw-190
Fw-190风洞模型
喷火式战斗机Ⅸ型
喷火式战斗机Ⅸ型
1941年8月,这款德国战斗机横空出世,装载BMW 801星形发动机,推力高达1700马力,低空速度能飙到600公里/小时,比当时的喷火式快出近50公里/小时,机动性更是碾压。英国皇家空军(RAF)面对德国Fw 190战斗机简直头疼到不行当德国的Fw-190战斗机出现并开始击败“喷火”时。这款战机低空性能吊打英军的喷火式,让盟军飞行员吃了无数苦头。1942年,德军在西线空战中靠Fw-190占据绝对优势,英军护航轰炸机的损失率一度高达15%,尤其在法国沿海的低空拦截战中,喷火式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更别提它还能挂载500公斤炸弹,既能空战又能对地攻击,妥妥的“全能选手”。皇家空军高层感觉到了深深的隐忧,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种危险的新型战斗机存在哪些弱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弱点。英国人甚至计划窃取一架Fw-190。
Fw-190战斗机
1942年6月24日晚间7点40分,因为当时飞机上的导航失误(那会还没有卫星导航,都是利用地磁),隶属于德军第3战斗机联队第1大队的一位阿明·法贝尔中校将英格兰误以为是瑟堡半导,而错降在英国潘伯利机场上。机场的英国守卫部队立刻控制了飞机,并且把飞机立刻运送到位于范保罗的皇家飞机部。在工厂里,英国工程师将Fw-190拆解,三个月后又重新组装好由一位英国上校来进行试飞(空军的军衔就是高),与英国的飞机进行演习测试。格鲁曼公司的勒罗伊·格鲁曼、巴德·吉利斯、鲍勃·霍尔等人在1943年早期去英国考察了Fw-190战斗机。试飞员鲍勃·霍尔对这架飞机进行了评估和试飞,对其飞行性能有所了解。随后鲍勃·霍尔据此提交了一份报告。
英国俘获的Fw-190
图中飞行员就是鲍勃·霍尔
1943 年是太平洋战争的关键一年,格鲁曼的 F6F-3“地狱猫”终于能够大量装备美国海军,从而一举扭转了装备上的劣势,前线战斗机飞行员重获信心,准备用六挺 12.7 毫米机枪的密集火力来撕裂骄狂的零式。但海军和格鲁曼都认识到:尽管 F6F 满足了一时之需,但如果战争持续不决的话,海军还需要一种性能更好的舰载战斗机来取代“地狱猫”。此时海军手头已经有两种舰载战斗机方案,分别是波音的 XF8B-1 和寇蒂斯的 XF14C-1,海军对这两种方案都不甚满意,两者在外形和重量上都超过“地狱猫”。
F6F-3“地狱猫”
美国海军最初是需要装备一种可以对抗的大航程舰载战斗机,它能进行远程护航,或者让航母在日军舰载机、陆基战机作战半径外进行作战。海军最初提出的标准要求舰载机拥有550千米/小时的最大飞行速度,最低飞行速度127千米/小时,爬升速度约19米/秒,最大飞行高度约9150米。作为回应,波音公司开发了XF8B战斗机,波音的XF8B被设计成一种可以远程空战、截击机、水平轰炸、俯冲轰炸、鱼雷轰炸的多用途舰载机,波音公司将它称为“五合一战斗机”。
XF8B
XF8B
XF8B是一款采用传统布局的全金属单翼战机,不过它的尺寸很大,是二战时美国研制过最大的单发单座战斗机,战机空重约6100千克,机长13.16米,翼展16.46米,机翼折叠后宽度约9米,战机高4.95米。XF8B不太传统的地方是采用了普惠R-4360 28缸发动机, 4300马力,是二战时期最大的活塞发动机之一。带有反向旋转的螺旋桨。XF8B的机身侧面平坦,顶部呈拱形,底部相对平坦。驾驶舱位于机翼后缘上方,并封闭在向后滑动的气泡顶篷中。操纵杆像往常一样前后移动,但左右移动受到操纵杆上半部分的枢轴点的限制。采用这种设计是为了节省驾驶舱内的空间。飞行员受到装甲玻璃和驾驶舱前装甲板和装甲座椅的保护。
XF8B
XF8B
波音在1943年4月获得了军方3架原型机的订单。1943年9月,波音公司完成了XF8B的模型,并于10月初交予海军检查。该飞机的设计于1943年10月7日完成。第一架XF8B(BuNo 57984)于1944年10月下旬完成。这架飞机是裸露的,缺了一些外壳,它于 1944 年 11 月 2 日首次运行。第二架XF8B(BuNo 57985)被涂成海军海蓝色,于1945年1月31日完工。然而,这架飞机一直在等待发动机和螺旋桨的交付,这远远落后于计划。到这个时候,海军已经开始认为XF8B更适合作为攻击机,而不是远程战斗机或波音公司设想的任何其他角色。1945 年 3 月,XF8B 飞往马里兰州帕塔克森特河的海军航空站。在这里,这架飞机在31天内由21飞行员进行了评估。1946 年 2 月 13 日,第二架 XF8B 飞往俄亥俄州莱特菲尔德,接受陆军航空队 (AAF) 的评估。美国空军对XF8B表现出了兴趣,海军同意签署第二架飞机。
XF8B
海军对XF8B的看法与AAF相似。战争已经结束,目前的飞机正在填补XF8B的各种角色。在拥挤的航母甲板上,XF8B的大尺寸意味着与格鲁曼F6F地狱猫和沃特F4U海盗船相比,只能容纳一半的飞机数量。虽然它是一架很好的多用途飞机,但它在任何角色上都没有特别出色。它是万事通,无所不能。最终,XF8B计划的成本是估计的两倍,飞机超重1,400磅(635公斤)。此外,还遇到了许多延误,有时是波音公司行动的结果,有时是发动机和螺旋桨交付问题的结果。随着军方对XF8B的兴趣逐渐减弱,波音公司最终决定主动结束该项目。所有三架XF8B最终都存放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海军航空材料司令部。1948 年 1 月 31 日,BuNos 57984 和 57985 被除名,BuNo 57986 于 1950 年 3 月 16 日被除名。拉姆森试图购买其中一架XF8B,但海军拒绝了,所有飞机都被报废了。
XF8B-2
早在美国参加二战之前,美国海军就意识到现有的海军舰载战斗机可能无法有效战胜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因此提出了新一代高性能舰载战斗机的研制计划,寇蒂斯公司开发了XF14C参与竞标。XF14C一开始是围绕莱康明XH-2470 24缸液冷发动机研发的战机,这款发动机可以输出2300马力,当时美国海军很重视这款发动机,不过后来替换了其他型号。军方提出了2架原型机订单,实际完成1架,它被称为XF14C-1,后来修改过后被重新命名为XF14C-2。
XF14C-1
XF14C-1
在1942年的风洞测试表明XF14C拥有不错的性能,次年完成第一具机体建造,然而预想中的XH-2470发动机却没有到位,于是改为赖特 XR-3350-16 18缸涡轮增压发动机,额定功率2250马力,因为带有增压器的缘故,它的运行上限更高,这一点引起了海军的重视。预期该机将达到510千米/小时的海平面最大速度,在将近万米高空能达到约680千米/小时的速度,机内燃料可以支持飞行2180千米,加上2具75加仑容量的油箱后可以将航程再增加约1500千米。XF14C-2在1944年7月进行首飞,实际性能比预期要差一些,海平面最大飞行速度只有483千米/小时,32000英尺高度(9754米)高度最大飞行速度为641千米/小时,战机在飞行中会有比较严重的震动,这是发动机和共轴对转螺旋桨组合带来的问题。因为性能不足以及海军获得了别的机型等原因,海军最终放弃了XF14C舰载机。
XF14C-2
XF14C-2
格鲁曼公司没有提交竞争方案与波音和寇蒂斯竞争,但军方相信“地狱猫”后继机还是要由格鲁曼来制造。1943年,当时F6F“地狱猫”战斗机已经诞生,强大的R-2800发动机也已经研制成功。该年7月,格鲁曼公司提出要研制一款比F6F更小一点的舰载战斗机,可以在各种航母上使用,而且各方面的性能都将优于F6F“地狱猫”战斗机。此时搭载两台发动机的F7F“虎猫”战斗机也在研制中,但是它的体型较大,不适合小型航母,所以格鲁曼这才提出要研制一款比F6F更轻、性能更好的舰载战斗机。
F6F“地狱猫”战斗机
R-2800发动机
1943 年格鲁曼试飞员鲍勃.霍尔评估FW-190 战斗机之后。这种强悍的德国轻型战斗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试飞一结束,他就匆忙回国向罗伊.格鲁曼递交了评估报告。罗伊.格鲁曼在研究了报告后,“地狱猫”之子的大致轮廓逐渐形成了。罗伊.格鲁曼亲自为新战斗机制定了标准,特别指出要有足够的动力以确保性能超过现有的和设计中的所有活塞动力战斗机,这就是格鲁曼第 58 号设计。这款战斗机将类似于F4F“野猫”,是一款小型战斗机,但是它的飞行速度、爬升速度和机动性,要超越所有的现役或正在研发中的其他航母舰载战斗机。第 58 号设计将采用 2,100 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 R-2800“双黄蜂”星型发动机,气动布局类似 F6F,并沿用了“地狱猫”的 NACA 230 翼型,并且第一次在海军战斗机上采用气泡座舱盖设计,给予飞行员极佳的全向视界。
XF8F-1
美国海军对这款小巧而又敏捷的战斗机很感兴趣,在1943年11月27日采购了两架原型机,代号为XF8F-1。1944年8月21日,第一架XF8F-1原型机首飞。这架原型机搭载了一台普惠R-2800-22发动机,初始爬升速度为1500米/分钟,最高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82公里。这架飞机是全金属承力蒙皮,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制造中广泛使用了平头铆钉和点焊工艺,并辅以大厚度 302W 铝合金蒙皮,使 XF8F-1 原型机成为美国二战制造的战斗机中表面最光滑的飞机。为了轻量化,设计小组花了大力气来减重,但同时没忘了为飞行员座舱、发动机和滑油散热器提供了装甲。XF8F-1 的起落架舱门、襟翼、滑油散热器放气门和机炮装弹器都是液压驱动的,尾钩和机翼折叠装置由手动操作,发动机罩鳃片是电动控制闭合。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等控制翼面表面蒙布,都具有配平调整片。
XF8F-1 原型机
第一架 XF8F-1,BuNo 90460。缺乏生产型垂尾前的背鳍
在XF8F-1原型机的飞行测试中有一些缺点,主要包括:驾驶舱狭窄,侧倾不够,纵倾不够,方向稳定性差,空速指示不稳定,起落架只能低速伸展,武器太少等等。XF8F-1的第二架原型机在垂直稳定器的前面增加了一个背鳍,解决了飞行稳定性问题,不过6门火炮的要求并没有实现。1944年12月初,第2架原型机试飞。格鲁曼建议内部军械配置是 4 挺 12.7mm 勃朗宁机枪,每侧机翼的主起落架与折叠翼之间安装两挺。海军想要第一架 XF8F-1 安装己投产的普拉特&惠特尼 R-2800-22W 两速增压发动机,第 2 架安装新的“E”系列 R-2800-30W 变速增压发动机。
XF8F-1原型机
XF8F-1原型机
但由于-30W 的延迟供应,两架 XF8F-1 都安装了-22W 发动机,驱动一副直径 3.84 米的航空产品公司 A642-G1 型 4 叶恒速螺旋桨。由于采用大型螺旋桨,这就决定了主起落架支柱必须加长以防止桨尖触地。为了在增加起落架长度的同时不增加机翼起落架舱所占空间,设计师在起落架支柱顶端增加了一段铰接枢轴。起落架放下时,枢轴也放下起到增加起落架总体长度的作用,起落架向机翼内侧收起时,枢轴则向外侧收起,与起落架支柱折叠一起收入机翼内,这样就减小了起落架所占用空间。
XF8F-1原型机
XF8F 的另一项创设计是采用了所谓的“安全翼尖”。如果有哪个鲁莽的飞行员做出一个超出设计极限(9G 以上)的高 G 动作,长 1 米的翼尖部分就会在预制折断点处断裂,结果翼展缩短,由于杠杆原理机翼更加结实,防止整个机翼出现结构性损伤,而后者往往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安全翼尖的断裂处很平整,飞出的翼尖有足够的距离避开平尾。失去翼尖后的飞机还保留了近一半的副翼,可以提供足够的横向控制,无论是失去一侧或双侧翼尖后,XF8F 都可以安全着陆。
机翼损坏的XF8F
第 2 架 XF8F-1 在 1944 年 12 月 2 日加入试飞工作,于是第一架 XF8F-1 得以飞往弗吉尼亚州兰利机场,在 NACA Ames 风洞进行风洞试验,但不幸的是原型机在 1945 年 3 月风洞试验完毕后,返回格鲁曼纽约总部贝瑟特时坠毁。与F6F“地狱猫”相比,F8F“熊猫”战斗机拥有更小的体型和更轻的重量,非常适合担任舰载机。F8F“熊猫”战斗机的机动性和低空性能更加优秀,比“地狱猫”战斗机减少了20%的重量和5英尺多的长度,增加了每小时50英里的飞行速度和30%的爬升率。在机身结构方面,F8F是典型的活塞式战斗机设计,取消了“剃刀背”式的后机身设计,使用了全视野气泡罩,这非常有利于空中格斗。
F8F-1 在NACA Ames 风洞进行全尺寸吹风测试,以验证背鳍的效果
第 2 架原型机的试飞进展顺利,1944 年 6 月海军决定将 XF8F-1 投入量产,首批订单 23 架。考虑到格鲁曼战斗机都是以猫科动物来命名,海军将 F8F 的绰号定为“熊猫”(Bearcat,引申义:勇士)。很快格鲁曼又获得第 2 笔订单 2,000 架 F8F-1。建议月产量 100 架,海军希望在 1945 年 11 月登陆日本的奥林匹克行动前能获得所有的 F8F。
第二架生产型 F8F-1 在机翼挂架上挂载两枚 454 千克炸弹,机腹挂载 Mk-5 568 升副油箱
但是根据格鲁曼的生产计划,F6F-5 的生产要持续到 1946 年 1 月,然后才能全速生产 F8F。为了增大格鲁曼的产量,海军要求格鲁曼授权转包商通用汽车东部飞机分部来帮助生产“熊猫”。这个通用汽车的下属公司是战时由 5 个通用东海岸闲置汽车厂组成,二战中生产了 77% 的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和 79% 的“野猫”战斗机。1945 年 2 月 5 日格鲁曼与通用签订了转包合约,在现在生产 FM-2“野猫”战斗机的通用汽车新泽西州林登(Linden)工厂生产 1,876 架 F3M-1“熊猫”战斗机。但到二战结束时东部飞机仍在为生产 F3M-1 准备工装设备,1945 年 8 月合约被撤销。在完成了两架 XF8F-1 之后,格鲁曼试验车间又接着生产了首批 23 架 F8F-1 生产型中的第一架(BuNo 90437),于 1944 年 12 月 31 日下线。
后期型 F8F-1,机鼻的白色数字表明这架飞机被用于测试用途,注意飞行员身后的防滚杆
F8F-1 在几处地方与原型机不同:为了增进方向稳定性,垂尾前缘增加了背鳍,平尾翼展增加 30 厘米以加强纵向稳定性。因为 R-2800-30W 引擎迟迟不能交货,F8F-1 的动力装置是 2,100 马力的 R-2800-34W。
第 2 架 F8F-1(BuNo 90438)成为测试机,1945 年 2 月间在贝瑟特进行了多种外挂物的试验。这架飞机在机腹中线和机翼下安装了3 个 Mk-51 炸弹挂架,其中机翼挂架覆以流线型导流罩。中线挂架可以挂载如下外挂:Mk-4 379 升副油箱,Mk-5 568 升副油箱,227 千克炸弹,454 千克炸弹。翼下挂架每个最大可以承受 454 千克外挂,可以是 Mk-4 379 升副油箱,227 千克或 454 千克炸弹,Mk-1 机枪吊舱(内有两挺 12.7 毫米机枪)或两枚 Mk-3 11.75 英寸“小蒂姆”大型火箭弹。从第 4 架 F8F-1(BuNo 90440)开始在每侧机翼挂架外侧增加了两个 Mk-9 火箭发射架,可以发射 3 英寸 AR(空射)火箭,5 英寸 AR 火箭(将 5 英寸火箭的弹头与 3 英寸火箭的箭体结合而成)或 5 英寸 HVAR(高速空射)火箭。
挂载小蒂姆火箭弹的F8F
1945 年 2 月 17 日“熊猫”开始了上舰试验,在“军马”号航母(AVG-30护航航母)上进行航母适应性测试。F8F-1 顺利通过航母适应性测试,表现出良好的着舰、起飞和甲板操控特性,为在包括小型护航航母在内的所有级别的美国航母上服役扫清了障碍。“熊猫”采用了无隔框的气泡座舱盖,如果飞行员着舰失败,飞机倒扣在甲板上,气泡座舱盖无法支撑飞机重量,会危及飞行员生命。为此格鲁曼在飞行员座椅装甲背板后增加了防滚杆,飞机地面失事倒扣后避免压到飞行员。格鲁曼还生产了改装套件供海军维修人员为早期生产的 F8F 加装防滚杆。
“军马”号航母
第二架生产型 F8F-1,BuNo 90438 在“军马”号上进行舰载试飞
一架挂载副油箱的 F8F-1 早期型,座舱盖后还没有防滚杆
着舰失败倒扣的F8F,防滚杆保护了飞行员不被压。
最后 10 架 F8F-1(BuNo 90450~90459)加入驻北岛海军航空站和圣罗莎海军辅助航空站的 VF-18 和 VF-19 中队,以加快转换训练。海军急切希望新战斗机尽快投入作战。8 月 1 日 VF-19 中队宣布具备作战能力并进驻加州阿拉米达航空站,配属于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兰利”号航母(CVL-27)。8月16日“兰利”号航母搭载 F8F-1 启程前往太平洋战区,但同时就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熊猫”还是没有赶上战争的尾巴,只能在下一场战争作谢幕演出了。
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兰利”号航母(CVL-27)
VF-18 是第 2 个“熊猫”中队,此前在“无畏”号航母(CV-11)上服役。1944 年 11 月 25 日在冲绳“无畏”号遭两架神风自杀飞机袭击,导致失去战斗力达两个月之久。失去母舰的 VF-18 回到了北岛航空站进行重组。中队在北岛接收了“熊猫”后,立即开始训练以尽快重返战场。1945 年 5 月,形成战斗力的 VF-18 中队登上了“突击者”号航母(CV-4),但已经没有机会重返战场。
“突击者”号航母(CV-4)
“无畏”号航母(CV-11)
1945 年 12 月,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对“熊猫”的争议和误会上,F8F 发生了一次重大坠机事故,调查结果归咎于一侧安全翼尖的折断。但是服役测试中已经验证了在失去一侧翼尖后“熊猫”还具有操控能力,一些海军飞行员在飞行中也遇到了失去了一侧甚至两侧翼尖的情况,但都安全着陆。到 1946 年 11 月,有 9 个舰载战斗机中队换装了 F8F-1。按照海军规定,“熊猫”起飞时需要弹射,但实际上是多此一举。曾有飞行员在遇到弹射器故障,驾机自行起飞的例子。海军曾专门进行了测试,发现无论在处于怎样的甲板风之下,“熊猫”都可以在甲板上滑跑起飞。“熊猫”飞行员无一例外地对 F8F 的性能交口称赞。
F8F-1
1947 年,VF-20A 的 F8F-1 飞行在三藩市上空
在 1944 年举办的陆海军联合战斗机大会中,F8F-1“熊猫”与共和的 P-47D/M,北美 P-51D 和沃特 F4U-4 进行了模拟空战。大会飞行员(由 6 名陆军飞行员,5 名海军飞行员和 12 名民间试飞员组成)都高度称赞了“熊猫”的性能,将其评为 7,620 米高度之下的最佳全能战斗机。他们对“熊猫”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仅有 4 挺 12.7 毫米机枪的弱小火力和比较小的座舱(相对于陆军的 P-47 和 P-51,海军战斗机座舱一向较小)。
P-47D
P-47M
P-51D
1946 年海军认识到了“熊猫”火力的不足,该是考虑增强“熊猫”火力的时候了。海军订购了两架 F8F-1 用于改装 4 门 M3 20 毫米速射航炮,格鲁曼重新设计了机翼结构,使每侧机翼能容纳下两门 M3 航炮及 410 发炮弹。为了容纳供弹装置,在机翼表面的航炮维护窗口上增加了两个泪滴状突起,弹药箱被设计成机翼结构的一部分。机翼表面的突起和伸出的炮管成为新“熊猫”的主要识别特征,最后型号定为 F8F-1B。
试飞中的 F8F-1B,注意机翼表面的突起和伸出的炮管
格鲁曼 1946 年 3 月开始生产F8F-1B,与 F8F-1 的生产比例是 1:3,到 1948 年 1 月停产时共生产了 224 架。1947 年,海军终于盼来了原先想为“熊猫”配备的引擎——2,250 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 R-2800-30W。格鲁曼将一架 F8F-1 和一架 F8F-1B 改装成 XF8F-2 原型机。由于发动机马力的增加,螺旋桨扭矩也相应增大,NACA 建议将垂尾增高 40.6 厘米以减轻扭矩效应。格鲁曼完全重新设计了垂尾,增高了 30.5 厘米。增高的垂尾成为 F8F-2 的主要识别特征,另外的特征是修改过的引擎罩,4 门 M3 航炮和经过加强的座舱盖(在后部增加了一个隔框)。格鲁曼在 1947 年 10 月交付第一架生产型 F8F-2,生产持续到 1949 年 3 月 1 日,共生产 282 架 F8F-2。1948 年舰队共有 24 个中队装备“熊猫”,达到了顶峰。型号有 F8F-1,F8F-1B 和 F8F-2。
F8F-2
F8F-2
F8F-2
F8F-2 满功率起飞,注意是先收左起落架。F8F-2 的识别特征是座舱盖加强隔框,机翼炮管和增高的垂尾
1949 年 4 月 27 日,一架 F8F-2 正在“福吉谷”号航母的甲板上准备
1949 年 9 月,“福吉谷”号的 3 架 F8F-2 正列队欢迎登舰参观的公众
1948 年 1 月 27 日,F8F-1 编队掠过“福吉谷”号航母
1946 年格鲁曼应海军要求小批量生产了 12 架 F8F-1N 夜间战斗机。夜战型增加了 AN/APS-19 雷达,GR-1 自动驾驶仪,雷达高度表,风挡除油污装置和 Mk20 瞄准具。雷达安装在右侧机翼挂架下的吊舱中,飞行员称之为“Rabomb”(Radar 与 Bomb 两词的组合)。雷达显示器安装在仪表盘中央。机载军械与 F8F-1 相同,为 4 挺 12.7 毫米机枪。除了“Rabomb”外,F8F-1N 还可以通过排气管消焰器识别出来。1946 年 11 月 15 日,VCN-1 和 VCN-2 中队分别在夏威夷巴伯斯角航空站和佛罗里达迈阿密航空站成立。这两个混成夜间战斗机中队的任务是向航母部署夜间战斗机,一般情况下中队要拆分为小队同时部署到几艘航母上。VCN-1 隶属太平洋舰队,VCN-2 隶属大西洋舰队。
VCN-1 的 F8F-1N,雷达吊舱挂载在右侧机翼下,在这个角度看不到
海军通过测试认为,由于 F8F-1N 的火力和航程的不足,仍无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夜间战斗机。此时 F7F-3N 虎猫也开始服役,被军方视为更好的夜间战斗机。尽管格鲁曼在 F8F-1N 遭到失败,他们还是在 1947 年 12 月~1949 年 4 月间以 F8F-2 为基础生产 了13 架 F8F-2N 夜战型。F8F-2N 的设备基本上与 F8F-1N 一样,仅使用 GR-2 自动驾驶仪代替了 GR-1,武器与 F8F-2 相同,在航炮炮口处安装了军械局设计的消焰器。海军对 F8F-2N 的评价基本与 F8F-1N 相同,事实上 F8F-2N 的性能并没有比 F8F-1N 有显著的提高。混成夜间战斗机中队在装备了 F8F-1N/2N 后很短时间,就换装了 F4U-5N 海盗夜间战斗机。
挂载 APS-19 雷达吊舱的 F8F-2N
格鲁曼生产了 70 架“熊猫”照相侦察机 F8F-2P,在机翼后缘处的机身两侧增加倾斜照相机窗口,机腹增加一个垂直照相机窗口,照相窗口前有防止油污污染镜头的突起状导流板。F8F-2P 装备 3 部 K-17 或 K-18 航空照相机,为了减重,每侧机翼内仅安装一门 M3 航炮,取消了外侧航炮和弹药箱,这样共减重近 227 千克。1949 年 1 月,VC-61/62 两个舰载混成中队开始执行舰载照相侦察任务。VC-61 配属太平洋舰队,VC-62 配属大西洋舰队,中队被拆分成数个侦察分遣队部署到各型航母上。F8F-2P 曾在朝鲜战争中执行过侦察任务。F8F-2P 是“熊猫”家族中飞行速度最快的,也是最后退役的型号,1952 年末才转移给后备单位。
F8F-2P注意机徽左下方的照相窗口
F8F-2P BuNo 121714 是为数不多的可飞“熊猫”之一
格鲁曼共生产了 1,263 架“熊猫”,从 1944 的 XF8F-1 到 1949 年的 F8F-2P。所有交付美国海军的“熊猫”都只有一种单调的涂装:全机亮光海蓝色,机翼和机身四处有巨大的机徽,单位代码和数字为白色。螺旋桨黑色,桨叶尖有 10 厘米长的桔黄警告色。随着喷气式战斗机的服役,“熊猫”剩下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了。一些“熊猫”成为靶机控制机,型号是 F8F-1D 和 F8F-2D。1950 年“熊猫”取代了 F6F-5“地狱猫”在高级训练单位的位置,成为高级战斗机教练机一直到最终被喷气机取代。到 1955 年 7 月,最后一个后备中队的“熊猫”也被喷气机取代。1956 年最后一架 F8F-2 前往储存地封存,“熊猫”成为喷气时代先进技术的又一个牺牲品。
一架改装成 F8F-1D 靶机控制机的熊猫
进入1950年代后,美国海军开始换装喷气式战斗机,一部分F8F“熊猫”战斗机被转让给了法国,经过检修和改装后,参加了法属印支战争。1951年3月,首批28架F8F - 1D被秘密运抵河内白梅机场。法国机械师对其进行了三项至关重要的改装:拆除防弹钢板,增配150升机腹油箱;加装SCR - 300野战电台,实现与地面部队语音直连;开发“竹筒炸弹”——将汽油弹装入竹制容器,减少低空投掷时的液体飞溅。法国装备的F8F“熊猫”战斗机被称为F8F-1(D)战斗机。在1951年~1954年间,法国空军使用F8F-1(D)战斗机在越南战场上执行任务。到1954年,大约有100架F8F战斗机出现在越南战场。
法国空军使用F8F-1(D)战斗机
F8F战斗机可以在很短的跑道上起降,而且易于维护,具有出色的近距离作战能力,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不过在越南战场上,F8F战斗机也出现了很多意外状况。第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F8F战斗机使用的高压轮胎,在粗糙的土地上很容易被撕破,在起飞、降落和滑行时很容易爆胎。第二个问题是F8F战斗机的发动机缺少灰尘过滤器,导致油耗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地勤人员进行维护,有时候很难修复。最后一个问题是F8F战斗机没有安装空调,在热带地区进行低空飞行时,驾驶舱的温度经常高达60摄氏度,使飞行员难以忍受。
法国空军的一架 F8F-1D 挂载两枚 454 千克炸弹从前线简易机场起飞,熊猫的短距起降特性在此深受飞行员的欢迎
F8F-1(D)战斗机经常使用的武器是500磅和1000磅炸弹,还有一些440磅炸弹。不过这些炸弹性能不太稳定,经常在错误的时间爆炸,比如说在战机硬着陆时爆炸,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F8F-1(D)战斗机还会携带火箭,用于攻击铁路等交通设施。当然,20毫米机炮也是这款战斗机的常用武器,用于扫射敌对目标等。资料显示,法国空军装备的F8F-1(D)战斗机,在越南战场上共执行了6万多次任务,大约有50多架飞机被毁,造成40多名飞行员死亡。
F8F-1(D)战斗机的主要武器是炸弹和火箭
奠边府失守后,法国军队也随之撤出越南。美国势力开始填补法军留下的空缺,美国政府雇佣了一些法国人帮助组建南越空军。法国空军交还的 25 架“熊猫”根据共同防御援助计划转交给南越空军,在法国人的训练下,“熊猫”成为南越的第一种作战飞机。最终移交了69架F8F熊猫战斗机给南越空军,这批战机在1950年代晚期都是南越空军的主力攻击机。
越南的F8F战斗机
南越空军的F8F战斗机
1955年,美国军事顾问团在视察南越空军时,十分惊讶地发现:这些本应被封存的“熊猫”,竟被巧妙地改装成农药喷洒机用于丛林作战。机务组长陈文达解释说:“我们把副油箱装满橙剂,借助螺旋桨气流实现20米幅宽的喷洒——其精准度比C-123运输机还要高。”这种土法改造充分暴露出“熊猫”的终极价值:其机械结构极其简单,简单到用自行车零件就能进行维修。
C-123运输机
除了法国外,泰国也引进了不少F8F战斗机。在1951年,泰国空军首批购买了129架F8F战斗机,第二批又采购了75架(其中38架是从法国手中购买的二手飞机),共计204架。第一批40架F8F战斗机由美军“埃斯佩兰斯角”号航母运往泰国,很快投入了使用。在当时的泰国空军中,F8F战斗机既是防空拦截机,也是地面攻击机。到1962年,F8F战斗机从泰国前线退役,有些直到1964年还在飞行。
泰国空军F8F战斗机
泰国空军F8F战斗机
告别军事用途后,一些保存下来的F8F“熊猫”战斗机受到了飞行爱好者的欢迎。1969年8月16日,格林亚迈耶驾驶着他的名为“征服一号”的F8F飞机,飞出了每小时483英里(约777公里)的速度,打破了活塞式飞机的速度记录。直到1979年,这个记录才被一架名为“红色男爵”的P-51飞机超越,后者的飞行时速达到了499英里(约803公里)。到了1989年8月21日,一架名为“罕见的熊”的F8F飞机,达到了每小时528.33英里(约850公里)的飞行速度,再次创下了活塞式飞机的世界纪录。不过这架飞机经过了改装,搭载的是一台莱特R-3350发动机,功率超过4000马力。
“罕见的熊”
“罕见的熊”
飞行表演,长期以来一直是业界展示创新与成果的重要方式。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飞行表演队,直到1932年人类动力航空迎来第三个十年之际,才在法国埃唐普应运而生。这支被命名为“巡逻兵”的飞行表演队,后来演变为如今的“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队。蓝色天使飞行表演队成立于1946年4月24日,是世界上唯一隶属海军航空兵的飞行表演队。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官方飞行表演队。该飞行表演队在建立之初,曾被临时称作为长矛骑兵。每一次表演之后在队长罗伊中校带领下,飞行员常到训练基地附近的一个名叫“蓝天使”的小酒吧聚会,庆祝飞行表演的成功。久而久之,他们提出就用他们经常光顾的这个小酒吧的名字命名飞行表演队,以作纪念。这一提议得到了上级的批准,因此到1946年底,该飞行表演队被正式命名为“蓝天使”飞行表演队。
使用F6F-5地狱猫型舰载战斗机的蓝天使表演队
蓝天使最早装备的是F6F-5地狱猫型舰载战斗机。1945 年 6 月 15 日蓝天使在杰克逊维尔克雷格市立机场进行了首次公开表演,公众反应极佳,这支表演队获得了代表海军进行航空表演的资格。后蓝天使从奥马哈直飞纽约长岛贝瑟特的格鲁曼工厂,为格鲁曼员工进行了一场表演。在贝瑟特等待他们的是 5 架全新的 F8F-1“熊猫”,格鲁曼喷漆车间已将这些 F8F-1 喷成现在人们熟知的蓝天使蓝,并在机身两侧和机翼下表面加上"U.S.NAVY"金色大字。后来蓝天使又在引擎罩上加上"Blue Angels"的手写体金字,在经过了一些小改动之后,蓝天使的涂装式样一直保持至今,已经超过 40 年了。在一个月之内,“熊猫”就在科罗拉多州丹佛进行了首次公开表演。“熊猫”成为篮天使在 1946 年剩余表演季和 1947 及 1948年 全年表演季的表演用机。
蓝天使队员在格鲁曼工厂接收崭新的 F8F-1
“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的F8F“熊猫”战斗机
菱形编队即将起飞。这张照片拍下后不久,蓝天使就换装了 F9F
1949 年 R.E.罗德兹(R.E.Rhodes)海军少校出任队长,“熊猫”开始换装格鲁曼 F9F-2“黑豹”。但直到1949年中,“黑豹”仍未完成转换训练,表演队继续使用“熊猫”进行表演。“熊猫”的最后一场演出是在 1949 年 8 月的威斯康星州麦迪逊航展上。在此之后仍有一架全机涂成黄色的 F8F-1“甲虫炸弹”,进行单机表演。1949年,美国海军“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的4架金色涂装F8F,在芝加哥航展上完成了人类首次喷气时代前的超密集编队——机翼间距仅仅只有1.5米,此纪录至今仍未被螺旋桨飞机打破。
蓝天使的F8F
蓝天使的F8F
F8F-1“甲虫炸弹”
F8F-1“甲虫炸弹”
F8F“熊猫”战斗机参数:
机长:8.61米
机高:4.2米
翼展:10.92米
翼面积:22.67平方米
空重:3206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873千克
发动机:普-惠R-2800-34W“双黄蜂”发动机
最大飞行速度:680千米每小时
升限:11796米
最大航程:1775千米
武器:机翼中安装四挺科尔特-勃朗宁12.7毫米机枪,六个翼下挂架和一个机身下挂架最大可携带907千克炸弹/火箭弹
乘员:1人
建造数量:1263架
F8F“熊猫”战斗机
F8F“熊猫”战斗机
F8F“熊猫”战斗机
F8F“熊猫”战斗机
来源:夜鸿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