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种出鲜嫩高产的芹菜,播种时间和管理细节缺一不可!晚种一周,不仅可能错过最佳生长期,还容易导致芹菜长势弱、口感差,产量直接受影响。想知道背后原因和需要避开的误区,接着往下看。
想种出鲜嫩高产的芹菜,播种时间和管理细节缺一不可!晚种一周,不仅可能错过最佳生长期,还容易导致芹菜长势弱、口感差,产量直接受影响。想知道背后原因和需要避开的误区,接着往下看。
首先说说为啥种芹菜不能晚?
一方面,芹菜是喜凉作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0℃,幼苗期能短暂耐受低温,但生长期需要足够的凉爽时间积累养分。如果播种太晚,后期气温骤降,芹菜生长速度会大幅放缓,叶片难以充分展开,茎秆也长不粗壮,最后收获时要么“瘦小干瘪”,要么还没成熟就受冻,根本没产量。
另一方面,芹菜生长周期不算短,从播种到采收通常需要3-4个月。晚种会让芹菜的生长期被压缩,尤其是秋播芹菜,若错过初秋的适宜温度,到了冬季低温环境,根系吸收能力变弱,无法为植株提供充足营养,芹菜很容易出现“空心”“纤维粗”的问题,口感大打折扣,卖相和食用价值都降低。
再来聊聊种芹菜,哪些误区不能踩?
1. 不催芽,直接播撒!
芹菜种子外壳较硬,且含有抑制发芽的物质,直接播种在土壤里,发芽率低不说,还容易出现出苗不齐、苗弱的情况,后期管理难度大。
正确操作:
播种前先给种子催芽。把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用湿纱布包裹,放在15-20℃的环境中,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大概5-7天种子露白后再播种,能大大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2. 密度过高,不间苗!
很多人觉得种得越密收获越多,却忽略了芹菜生长需要充足的空间和光照。密度太高,植株间互相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会导致芹菜长得又细又高,容易倒伏,还容易滋生病虫害。
正确操作:
当芹菜苗长到2-3片真叶时,就要进行第一次间苗,把弱小、密集的苗拔掉,保持苗间距3-4厘米;等长到4-5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最终苗间距控制在10-15厘米,让每棵芹菜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 浇水太勤,忽视控水!
芹菜喜湿润,但并非越湿越好。有些种植者担心芹菜缺水,频繁浇水,导致土壤积水,根系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腐烂,引发根腐病等病害;而在芹菜生长后期,浇水太勤还会影响茎秆的充实度,增加空心概率。
正确操作: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出苗;出苗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见干见湿即可,避免积水。进入芹菜快速生长期,可适当增加浇水量,但在采收前1-2周,要减少浇水,让茎秆更粗壮、口感更好。
4. 只施氮肥,不补磷钾!
芹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氮肥来促进叶片和茎秆生长,但如果只施氮肥,忽略磷钾肥,会导致芹菜茎秆细弱、抗倒伏能力差,还会影响养分积累,降低产量和品质。
正确操作:
播种时施足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搭配适量复合肥;生长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幼苗生长;进入茎秆膨大期,增施磷钾肥,比如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能让茎秆更粗壮,提高产量和口感。
来源:不会写文章的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