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笼统的回答,他们认为AI可以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效果就像历次工业革命,不仅可以赚钱,甚至可以重新定义什么是财富,带来超额利润。从长线历史来看,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第二次工业革命换班的年代,制造业的资本回报率有一个夸张的波峰,一度超过40%。冷战中后期
大家好,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今天我去参加了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所以睡前消息变成了睡前故事,请静静介绍主题。
上周,彭博社报道微软取消了部分美国数据中心租约,还要中止多个数据中心的建设。
3月25日汇丰全球投资峰会,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在会上说,目前全球数据中心建设速度超出人工智能的初始需求,可能出现泡沫风险。
但与此同时,投资端仍然在上马新项目。
OpenAI 在3月31日最新一轮融资之后,表示仍然会继续投资数据中心,继续推进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
中国的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在2月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在计算云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投入超过 3800 亿元,总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中国三大运营商在公布2024年报后表态,算力投资额度不设限,要用特别预算支持人工智能重点基础设施。
督工,有的企业谨慎控制AI投资,但更多的中国企业坚持投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他们看中了AI的哪些潜力?
笼统的回答,他们认为AI可以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效果就像历次工业革命,不仅可以赚钱,甚至可以重新定义什么是财富,带来超额利润。从长线历史来看,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第二次工业革命换班的年代,制造业的资本回报率有一个夸张的波峰,一度超过40%。冷战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换班,也有15%以上的资本回报率。
也就是说,现在那些拼命投资AI基础设施的企业,坚信自己在参与工业革命。如果风口上的资本平均回报率都能达到15%甚至是40%,那主动去“吹风”的企业,还可能有更惊人的回报,值得尝试。
至于说有的企业看空,有的企业看多,这代表了两个AI方向。
现在大众熟悉的AI主要表现是聊天机器人,还没有大规模替代人工。另外,通用的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交流方面进步很大,反而耽误了处理结构化数据的效率。
目前对AI乐观的大企业,最看好工业和高级服务业方面的专业AI,因为已经有一批成功案例,直接形成了生产力,不仅是替代一部分人力,而且超越了以往人力能达到的极限。这是AI基础设施还不够用的主要理由。
物流是现代经济的“动脉血管”。物流调度员的工作面临复杂的条件约束,从交通状况到季节天气。过去物流调度员配置车辆、司机和仓储资源的时候,往往是凭借经验进行“多线程”工作。对物流企业来说,像双十一这种规模的购物节,不光是对运力的挑战,对调度员也是一种折磨。
去年双十一,中国移动为中国物流定制的行业大模型成功预测出了高峰期流量暴涨幅度,物流中心根据AI的预测,提前调度了500辆货车,让订单处理速度提升了50%,爆仓投诉率归零。
除了在流通环节辅助决策,AI也是石油工程师做出重大决策的好工具。传统的石油勘探方法依赖大量野外作业和经验判断,不仅效率低,一旦判断错误,成本损失更是天文数字。2017年,壳牌和森科能源在新斯科舍海域勘探井钻探失败,导致1亿加元投资打水漂。
油气行业垂直大模型辅助决策,弥补了传统勘探的不足。去年年底,中国移动为中国石油定制了一个700亿参数的行业垂直大模型,用AI对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让AI能够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质特征预测油气矿藏的分布位置和规模,大幅提升了勘探的准确性和炼化生产流程的效率。
对于焊缝检查,过去首先也是人眼检测,带着放大镜一厘米一厘米的看。在河北唐山,世界最大钢铁中心的迁安钢管厂,中国移动开发了国内第一个钢管焊缝全流程在线监测系统。通过高精度图像采集、自研AI缺陷识别算法,对焊缝、暗缝、沙眼、开缝等12类缺陷作实时检测,准确率超过90%。同时,这套系统能自动标记缺陷位置,直接在生产线上消灭废品,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
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名医最集中的地方,医生的每一秒时间,都可能会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但为了保证医疗判断的严肃性,医生必须认真制作文件,保证全流程可追溯。中国移动开发了一套AI信息整合系统,可以分析多人会诊的语音记录,会诊的病例信息数据,自动生成会诊报告,取代了医生编制报告的繁琐文书工作,会诊效率提高了35%以上。
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改造人类社会。今年2月份,深圳福田区率先上岗了70名“AI公务员”,为中国在AI时代的公共治理开了个好头。基层治理有一句经典的总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意思是基层的工作人员总是很忙,各方下达的任务都要他们想办法落地,而且要给对应的上级做出反馈。所以,基层公务员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填表格、写报告。
中国移动现在链接DeepSeek,推出了海算政务大模型和司法大模型,可以代替基层工作人员写作公文、整理群众的诉求、自动派单、检索类似案例,让基层工作人员从文案中解放出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分散在无数个企业的AI改造,集合起来就是工业革命。前面提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第二次工业革命转型,制造了超额资本回报率,可以看看两次工业革命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取代了家庭式小作坊,蒸汽动力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肌肉,在主要工序上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但蒸汽动力太笨重了,没法用在普通工序上,所以,每台机器附近都有一大批人服务,上料、下料,调整方向,都是人手来完成。就连提供动力的蒸汽锅炉,都要人力铲煤,才能持续运转。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取代蒸汽,提供了更轻盈,更稳定的动力,除了主要工序,其他的普通工序也能用机器来完成了,所以出现了流水线和自动化设备。人力只用来检查、纠错,或者是安装复杂的部件,经济效率快速提升。
更高的经济效率,结果就是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不断开发新产品,升级生产线,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工人,还需要工程师和研发团队,需要对接市场的营销团队。各部门之间要使用大量的表格、文件来落实分工,形成了企业秘书、文员和打字员群体。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革命,最初的冲击是电子表格和电子邮件,提高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随着计算机终端的增加,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多种多样的商品,不需要实体店铺当中介,曾经的超市和百货商店逐渐消失了,但商品销售量还在不断提升,这是字面意思的消灭中间商差价。
回顾这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共同特点是针对上一次工业革命的缺点做突破。现在中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之间的阶段,而身边的东亚就有两个工业化进程更快的例子——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快速工业化之后的出生人口下降,全民老龄化危机。
所以,未来的产业升级,无论是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下半场,还是算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上半场,最核心的问题,都是继续节约人力。而且不仅是用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力 ,还要让机器能处理模糊化的任务,能总结复杂劳动的经验,这就是AI进步的意义。
另外,AI革命从大语言模型开始启动,本身虽然没有直接提升生产效率,但解决了历次工业革命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交流成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器,需要熟练工人才能调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器,需要受完整教育的工程师才能调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器,需要专业的程序员才能调整。这就需要一部分高质量劳动力不直接参加生产,而是在生产流程和需求端之间做“翻译”。上面提到协和医院的名医,会诊的时候用自然语言讨论,会后还要自己动手整理标准化的报告,就是“翻译”工作占用时间的表现。
现在的AI,一方面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工序,提升效率,减少错误;另一方面,AI和人类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甚至比人类之间的交流效率还要高。这两个特点结合之后,历次工业革命沉淀下来的“翻译”工作,可能都会在这次AI革命中被淘汰。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所在的企业,自己所在的单位,有多少人的工作,本来可以被一份完善的EXCEL表格取代,又有多少个窗口职位,本来可以换成一组对话框。但是,领导不能动动嘴就修改EXCEL表格,一个陌生的客户也未必有耐心点选复杂的对话框,所以这些职位从几百年前一直留存到今天。未来的AI持续提升自然语言交流能力,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冲击,可能要大于前三次工业革命之和。
所以,尽管现在大语言模型对普通人来说只是高级玩具,尽管很多AI应用藏在具体的企业,好像只是一次普通的自动化改造。但将来AI的应用潜力,还远远没有表现出来。现在提前为全面的AI时代做准备,就像是在90年代的中国修高速公路,在2005年的中国修京沪高铁,有机会获得超额回报。
未来的AI产业需要什么样的基建?
人工智能有三要素:算法、算力、数据。算力和数据,都要通过硬件设施来承载,所以,计算中心与云服务数据中心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信息时代的早期,中国移动和其他几家运营商,共同承担了网络基建任务。过去20年,中国率先普及了覆盖全国省会和重点区域的骨干光纤网络,实现了“村村通宽带”,让全国超过90%的人都用上了4G,而5G网络的出现催生了网购、在线直播这些新的商业模式,让中国出现了世界一流的互联网企业。
今天,我参加了2025年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中国移动介绍了自己的新基建成就:
比如在算力的基建方面,2023年6月,中国移动在呼和浩特建设了一个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呼和浩特万卡级智算集群,部署了2万张AI加速卡,单体算力规模就达到每秒的浮点计算能力是6.7E,或者说670亿亿次。
睡前消息节目一直关心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2018年,在做视频节目之前,我们分析过计算用电问题,当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考虑到物理散热能力的极限,每个最先进的机房,每年消耗的能源,恰好等于用煤炭把机房装满一次。如果人类想用火力发电来支持未来的AI发展,矿产资源不够用,碳排放也必然超标。
中国移动从2015年开始,就在青藏高原建设大数据中心,利用青海省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进行计算,积极探索可持续计算能力。数据中心2024年开始建设第二期,未来会达到万卡以上的规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零碳算力枢纽。
同时,西部这些数据中心也在不断提高效率,PUE值达到了1.14——每用一度电进行计算,最多只用0.14度电做制冷、照明这些非IT的用途。
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上,中国移动的主题是——由云向智,共绘算网新生态。我期待未来各行各业都能被AI改造。所以,期待中国AI基础设施能超前发展,给一个全新的时代铺路。
来源:晚晚的星河日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