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齿——守护宝宝灿烂笑容的第一站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09:43 1

摘要:每年的9月20日是“世界爱牙日”,婴幼儿的牙齿健康,不仅是咀嚼食物、开口说话的基础,更关系到恒牙的发育和颌面部的正常生长。许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坏了没关系”,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在世界爱牙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意识到,宝宝那一口健康洁

2025.09.20

口腔健康

从0岁开始

-

护齿—

守护宝宝灿烂笑容的第一站

每年的9月20日是“世界爱牙日”,婴幼儿的牙齿健康,不仅是咀嚼食物、开口说话的基础,更关系到恒牙的发育和颌面部的正常生长。许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坏了没关系”,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在世界爱牙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意识到,宝宝那一口健康洁白的小乳牙,是他们未来自信笑容的起点。它需要我们用心、用科学的方法去呵护。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帮助宝宝刷出健康,刷出一生的灿烂微笑。如何为宝宝的口腔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从科学护齿开始。

01

护齿起点:出牙前就要开始的口腔清洁

PROTECT YOUR TEETH

宝宝的牙齿保健,甚至早于第一颗牙萌出。从出生开始,每次喂奶后,出牙前可以用湿润的纱布缠在手指上轻轻擦拭按摩宝宝的牙龈、舌面和口腔内壁,清除残留的奶液和细菌。这不仅能维护口腔卫生,还能让宝宝提前适应口腔清洁的感觉,为日后刷牙做准备。还可以预防“鹅口疮”等口腔疾病,并按摩牙龈,缓解出牙期的不适。

02

第一颗牙的诞生:里程碑式的护理升级

PROTECT YOUR TEETH

通常在宝宝4-6个月左右,第一颗小牙会“破龈而出”。这意味着口腔护理进入新阶段。这一时期需放弃纱布擦拭,选用指套牙刷或婴儿专用软毛牙刷。刷头要小,刷毛要超级柔软。

牙膏选择: 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氟含量500-1100ppm)。这是美国牙科协会(ADA)等权威机构的最新建议。极微量的氟化物能有效加固牙釉质,预防蛀牙,且在这个剂量下即使吞咽也是安全的。家长不必“谈氟色变”。刷牙频率可以每天早晚各一次。

03

全面防护:乳牙列期的关键措施

“先下后上、对称生长”是基本规律:通常先长出2颗下门牙(正中切牙),1-2个月后上门牙跟进,接着是侧门牙、第一乳磨牙,最后是尖牙和第二乳磨牙。2岁左右,20颗乳牙基本“集结完毕”。到2岁半至3岁,宝宝的20颗乳牙会全部长齐。此阶段的护理更为重要。

1、正确刷牙法:

姿势:让宝宝半躺在爸爸或妈妈的腿上,两人面对面。这个姿势能让你看清所有牙齿,方便操作。

方法: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轻轻水平震颤,一颗一颗地刷。尤其要注重清洁牙齿靠近牙龈的部位以及咬合面。最后别忘了轻刷舌苔。

2、使用牙线:

何时开始:当两颗牙齿紧挨着,没有缝隙时,就需要使用牙线了。因为牙刷无法清洁到牙缝邻面,这里是蛀牙的高发区。

如何操作:使用儿童牙线棒更方便,每天至少一次,尤其是在晚上刷牙前。

3、定期涂氟与窝沟封闭:

涂氟:牙医会将高浓度的氟保护剂涂抹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是预防蛀牙的有效手段。建议从长出第一颗牙后就可以开始咨询牙医,每3-6个月进行一次。

窝沟封闭:乳磨牙的咬合面有很多深深的窝沟,容易藏匿细菌。窝沟封闭就是用一种安全的树脂材料将这些沟壑填平,形成保护屏障。通常在宝宝2-3岁(乳磨牙长全后)和6岁(第一恒磨牙长出后)进行。

04

饮食与习惯:蛀牙的隐形推手

“奶瓶龋”: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口腔问题,由不良喂养习惯导致。

避免含奶瓶入睡:无论是母乳、配方奶还是牛奶,其中的糖分都会在夜间长时间浸泡牙齿,导致牙齿广泛、迅速地龋坏。

控制糖分摄入:尽量减少糖果、蛋糕、果汁等高糖食物的摄入。如果吃了,要及时漱口或刷牙。

使用水杯:宝宝1岁后,应逐渐从奶瓶过渡到使用水杯,减少牙齿浸泡在液体中的时间。

避免口口相传:不要用大人的餐具喂宝宝,更不要把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这会把成人口中的致龋细菌传染给宝宝。

05

第一次看牙医:不晚于第一颗牙萌出后1年

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建议,宝宝应在第一颗牙萌出后的6个月内,且不晚于1周岁时,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这次访问的目的:让医生评估患龋风险。让家长获得个性化的护齿指导。让宝宝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牙医,避免未来的牙科恐惧症。记住:每一颗小牙的萌出,都是宝宝给世界的“微笑预告”,用心守护,静待花开。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