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送教下乡的课堂上,一场关于“要不要重建修复圆明园”的辩论正热烈展开。当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不建议重新修复圆明园时,仙游县鲤南中心小学教师卢惠姗敏锐捕捉到一位女生欲言又止、举起手又放下的细微动作。她轻拍学生肩膀:“我是你的同盟者,咱俩以一当十与反方展开辩论吧!”这
在送教下乡的课堂上,一场关于“要不要重建修复圆明园”的辩论正热烈展开。当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不建议重新修复圆明园时,仙游县鲤南中心小学教师卢惠姗敏锐捕捉到一位女生欲言又止、举起手又放下的细微动作。她轻拍学生肩膀:“我是你的同盟者,咱俩以一当十与反方展开辩论吧!”这句充满智慧的鼓励,让内向的女孩勇敢站上正方辩论台。通过辩论赛,卢惠姗巧妙引导全体学生达成该课程教学任务。
这种将道德与法治和语文课堂融合的教法,是卢惠姗三十年从教生涯的缩影,她总能在知识传授与品格塑造之间,找到最动人的平衡点。
卢惠姗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与耕耘在基层教育一线,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深厚的学科素养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她相继荣膺莆田市教育先进工作者、莆田市卢惠姗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仙游县卢惠姗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莆田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莆田市教坛之星等诸多荣誉,成为福建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卢惠姗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夏天台风将至,她让学生拿着塑料袋、纸巾到操场上感受风,大家高唱“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你要写柳条轻轻柔柔飘入你心中……”大自然的奇幻和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意犹未尽。金秋时节,天空中出现奇异景象,一边乌云笼罩,一边晚霞夺目,她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到阳台上静静观察,大家记录着风云变幻,也将感悟和心声写进日记,不仅学会了用心去感受生活,更爱上用文字去表达情感。
“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更是以爱育爱的心灵触动。”卢惠姗说,在她的课堂上,道德与法治课是帮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温暖双手,语文则是带领孩子们探秘文字世界的魔法钥匙。
面对特殊学生群体,卢惠姗展现出教育者特有的共情智慧。学生成圆(化名)因患病长期沉默寡言,开学报名时,她观察到其父亲的担忧和无助后,特意夸奖孩子写字漂亮。这句看似简单的鼓励,成为打开父子心扉的钥匙。她对学生充满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成长空间,用图文记录点滴进步,引导学生及家长为他们的进步鼓舞、欢呼。
受爱心老人曾德梅的影响,卢惠姗工作之余积极参与海绵团等公益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她长期结对帮助好几位困境学生,为他们提供学费资助、辅导功课、心理疏导等各项帮扶。
卢惠姗还积极承担起指导青年教师的重任。作为莆田市教师教学大赛学科组指导教师及市、县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她向青年教师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她的指导下,多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多个学校的骨干力量。
卢惠姗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大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和散文作品,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和人生感悟。2007年,她的31万字教育随笔集《在两点和一线之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多篇论文发表于《福建教育》《未来教育家》等刊物。
-END-
来源:阳光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