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08:44 1

摘要:通过培育油菜毯苗并进行机械移栽,解决南方晚稻茬、双季稻茬以及冬闲田区域油菜生长的茬口矛盾。该技术通过油菜优质毯苗的培育,采用移栽机切块对缝插栽,一次完成开窄沟、取苗、栽插、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土壤适应性强、技术通用性好等突出优势,可有效提高油菜单

一、技术概述

通过培育油菜毯苗并进行机械移栽,解决南方晚稻茬、双季稻茬以及冬闲田区域油菜生长的茬口矛盾。该技术通过油菜优质毯苗的培育,采用移栽机切块对缝插栽,一次完成开窄沟、取苗、栽插、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土壤适应性强、技术通用性好等突出优势,可有效提高油菜单产,增加油菜种植收益。该项技术与传统的人工育苗移栽油菜相比,亩用工减少 3—4 个,通过适当增加移栽密度,可减少肥料用量 10%—20%,增产达 10%左右;与同区域茬口迟的直播油菜相比,增产幅度达 30%以上。

二、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选用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质、耐渍的双低油菜品种,江苏地区可选择秦优 10 号、宁杂 1818、宁杂 1838、扬油 9 号等品种。

(二)毯苗培育和机械移栽。

育苗场地准备。选用平整的水泥场、大田或水稻育秧大棚、温室进行育苗。

育秧盘准备。选用常规的水稻育秧硬盘即可,硬盘长×宽×高规格为575毫米×275毫米×25毫米。

适期播种。与当地常规育苗移栽一致,江苏地区油菜毯苗播种期在9月20日—10月10日,移栽74秧龄30—40天。

育苗基质。采用油菜毯状苗专用育苗基质,或取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的细土过筛与油菜毯状苗专用基质按重量比1:1拌匀,然后喷水拌匀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时装盘。

种子处理。5%的烯效5克加水1升混合均匀后拌种30—50公斤种子,晾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盖土、浇水、叠盘暗化、展盘。用油菜毯状苗育苗流水线或用扬州大学研制的油菜毯苗专用播种器播种,播种后用拌匀的床土覆盖3—5毫米,浇水,叠放2—4天暗化催芽,待芽长至约0.5厘米时,将秧盘展开放置到平整的育苗场地。

秧盘定期浇水。正常晴朗天气秧盘一天浇一次水,浇水标准为浇至秧盘表层刚好有水渗出为止,如遇高温天气下午增浇一次,阴雨天可暂停浇水,大雨需覆盖秧盘。

肥料管理。秧盘暗化处理后在场地展平,按每100秧盘50克尿素溶解10升水的量进行喷施追肥,1叶1心时按每100秧盘100克尿素溶解10升水的量进行喷施追肥。以后视苗情而定,20—22天时叶色偏淡每100盘追施50克尿素,而叶色相对浓绿则不需再追肥。

机械移栽。选用型号2ZYG—6型油菜专用移栽机或者2ZGK—6型油菜联合移栽机进行移栽,秧龄约30—40天,每亩用秧25—30盘,大田移栽10000—12000穴/亩,每穴1—2苗。

(三)大田整地。采用 2ZYG—6 型油菜专用移栽机移栽时,水稻收获后及时旋耕灭茬,耕深 20—30 厘米,要求耕深一致,不重不漏,表层平整。开好三沟,厢面宽 2 米,沟系配套,确保灌得进,排得出,排水通畅,雨止田干。

(四)大田施肥技术。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并增施硼肥。每亩总施氮量 16 公斤,氮肥的运筹为基肥、苗肥、薹肥比例为 4:3:3,磷肥7 公斤,钾肥7 公斤,硼肥 0.3 公斤,磷、钾、硼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三、适宜区域

双季稻区,包括江西(修水县、武宁县等)、湖南(衡南县、衡阳县等)、湖北(武穴市、浠水县、蕲春县等)、安徽(当涂县、含山县等)省;单季晚稻区,包括江苏(高邮市、兴化市、海安市、海门市、通州区、高淳区、溧水区、六合区等)、浙江(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等)省。

四、注意事项

壮苗三成收,瘦苗一半丢,培育优质的油菜毯苗是关键。油菜毯苗密度大、幼苗抗逆能力弱,在毯苗培育过程中需要加强营养、生长调节剂、水分等均衡供应。同时要栽足基本苗,确保足够的群体数量。

来源:羊村村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