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总要“死”一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09:45 1

摘要:1985年,30岁的乔布斯被自己亲手创办的苹果公司,无情地踢了出去。

1985年,30岁的乔布斯被自己亲手创办的苹果公司,无情地踢了出去。

他在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演讲中回忆道:

“我当时没发现,但事实证明,被苹果开除,是我人生中发生过的最好的事。”

最好的事?被自己最心爱的事业抛弃,明明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乔布斯说,这次失败让他卸下了成功者的重担,重新变回一个轻装上阵的初学者。

他不再被过去的成功绑架,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去开启人生中最富创造力的阶段。

他创办了NeXT和皮克斯,最终王者归来,重新定义了苹果。

存在性危机,就像一次精神上的猝死。它让你原有的世界观崩塌,让你陷入巨大的迷茫和痛苦。

但它也像一次重启,逼着你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东西,逼着你重建一个更坚固的内核。

人生的意义,从来不是一个需要被找到的宝藏,而是一个需要被建成的家。

01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追求幸福”,好像人生就该是一部爽文,主角一路开挂,没有痛苦烦恼。

但现实呢?

现实是,痛苦才是人生的标配,不是选配。

你越是躲,它追得越凶。你假装不疼,只会让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烂得更深。

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接纳痛苦,不是让你躺平认命、自暴自弃,而是让你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有力量站起来。

说到这,我总会想起苏轼。

这位北宋的顶流文人,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

因为乌台诗案,他被一贬再贬,从繁华的京城,被扔到荒凉的黄州。

朋友躲着他,薪水也断了,生活瞬间跌入谷底。

这是多大的痛苦?换作一般人,早就emo到不行了。

但苏轼呢?他没有抱怨,没有沉沦。他坦然接纳了这份痛苦。

没地方住,没东西吃,他就自己动手。

在城东开垦了一片荒地,种菜、种粮食,还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东坡居士。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朝廷大员,而是一个享受田园之乐的农夫。

正是在这段最痛苦的时期,他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喊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痛苦没有打垮他,反而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源泉,让他活得更通透,更自由。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也是如此。被冤入狱,面对的是终身监禁的绝望。

这是极致的痛苦吧?但他没有在痛苦中沉沦。

他接纳了狱中生活的苦,却没有接纳被剥夺希望的命运。

他在黑暗中,用一把小小的鹤嘴锤,花了近二十年,挖通了那条通往自由的地道。

当他在暴雨中张开双臂,迎接新生时,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痛苦是座牢笼,但只有当你敢于走进它、触摸它,你才能找到牢笼的钥匙。

当你不再抗拒它,而是学着与它共存时,你就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强大得多。

02

精神内耗是我们痛苦的巨大根源。

为什么会内耗?因为我们总活在“别处”。要么沉浸在过去的悔恨里,“当初要是我……就好了”。

要么焦虑于未来的不确定,“万一我失业了怎么办?”

我们的思绪,像一匹脱缰野马,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疯狂奔跑,唯独不在“现在”。

对抗精神内耗的终极解药,其实就三个字:活在当下。

越南的一行禅师,是推广正念生活的大师。他说,我们洗碗的时候,就只是洗碗。

去感受水的温度,感受泡沫的细腻,感受盘子在手中变得洁净。

而不是一边洗碗,一边盘算着待会儿的会议,或者回味着昨天的争吵。

当你把全部的注意力拉回到此时此刻,你会发现,世界瞬间安静了。

那些让你焦虑的念头,自然就没地方待了。

这听起来有点玄,但其实非常实在。

你摸得到的杯子,喝得到的温水,窗外吹进来的微风,这才是你唯一拥有的生活。

宇宙很大,人生很长,但那些都与此刻的你无关。

好莱坞巨星基努·里维斯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挚友离世,孩子胎死腹中,挚爱伴侣车祸身亡。

按理说,他有足够的理由活在悲伤和痛苦里。但他没有。

他被拍到一个人坐在公园长椅上吃三明治,喂鸽子。

网友说他“悲伤得像幅画”,但他可能只是在享受那一刻的平静。

他把上亿的片酬分给幕后工作人员,自己穿着破旧的鞋子,坐地铁出行。

他没有被名利和过往绑架,只是专注地过好每一个当下。这才是真正的大佬风范,不是吗?

所以,当你又开始胡思乱想,不妨试试深呼吸。感受空气进入你的身体,再缓缓呼出。

告诉自己:停下来,回到现在。

03

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就像在等一辆永远不会准点的公交车。

他们觉得,幸福是彩票中奖,是天降好运,是升职加薪,是找到那个“对的人”。

于是,他们的人生就变成了一个字:。结果呢?等到最后,发现幸福的站台空空如也。

真相是,幸福根本不是一个终点站,它是一条需要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路。

它不是被动等待的结果,而是主动创造的过程。

你一定听过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的故事。

她70多岁时,因为关节炎,再也拿不起心爱的绣花针了。

对很多老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生活的乐趣又少了一项。但摩西奶奶不这么想。

她拿起画笔,开始在画板上涂抹。

她没学过专业绘画,就画自己最熟悉的农场风景,画童年记忆里的田园生活。

她不是为了成为画家,更没想过要出名,就是图个乐子,给自己找点事做。

结果呢?

她的画充满了质朴的生命力,意外地被艺术收藏家发现,一举成名,成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家。

她在100岁时还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别管多大年纪,别管处境如何,只要你愿意主动伸出手去创造,幸福就在那里。

日剧《深夜食堂》里,幸福是什么?

可能就是老板端上的一碗热气腾腾的猪排饭,一份甜到心里的玉子烧。

在那个小小的食堂里,每个深夜到访的食客,都能吃到自己想念的食物。

他们在食物的慰藉中,分享彼此的故事,获得片刻的温暖和治愈。

幸福,就是这么具体,这么触手可及。它不是什么宏大的叙事,而是藏在生活细节里的小确幸。

生活有许多触手可及的幸福,也有许多尚未发现的东西。

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主动去寻找,去体验,去创造。

别再等着别人来给你幸福了。

从今天起,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去楼下公园散散步,给许久不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或者,像摩西奶奶一样,拿起画笔,开始一件你早就想做却一直没做的小事。

你会发现,幸福,其实一直都在你手里。

04

所以,当你再次感到人生卡关,陷入迷茫和无意义感时,请记住这三把钥匙:

接纳痛苦:它是让你看清现实的镜子,是成长的催化剂。活在当下:它是让你停止精神内耗的刹车,是回归真实的唯一路径。主动出击:它是让你感受幸福的引擎,是创造意义的唯一方法。

别再从宇宙的宏大里寻找自己的坐标了,那只会让你觉得自己渺小如尘埃。

也别再指望别人给你人生的标准答案,那都是别人的剧本,不是你的。

从今天起,别再问“意义是什么”,而是去行动,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意义。

愿我们都能在兵荒马乱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节奏,建起属于自己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请三连。

来源:识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