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以太网逆袭:2025Q2狂增7.5倍,思科Arista被甩身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8 23:36 1

摘要:2025年第二季度,IDC放了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报告,里面藏了个大消息,英伟达的Spectrum交换机卖了22.6亿美元,同比涨了7.5倍。

2025年第二季度,IDC放了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报告,里面藏了个大消息,英伟达的Spectrum交换机卖了22.6亿美元,同比涨了7.5倍。

这事儿搁几年前真不敢想,毕竟以前提交换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思科,现在英伟达居然悄悄跑到前面了。

说实话,英伟达这步领先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2020年就埋了伏笔。

当时它花69亿美元买了MellanoxTechnologies,人家手里握着InfiniBand和以太网交换技术。

那会儿不少人还纳闷,英伟达不是做计算芯片的吗?买个网络技术公司干啥?现在回头看,这买卖太值了。

Mellanox的InfiniBand技术本来就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吃得开,刚好能满足AI集群低延迟、高带宽的需求,收购后英伟达很快把技术整合好,等于提前拿到了AI网络的“入场券”。

后来英伟达推出的Spectrum-X组合,更是踩中了AI发展的“痛点”。

这组合是以太网交换机加DPU,专门针对超大规模的AI集群。

本来想,交换机不就是传数据的吗?能有啥特别的?后来发现,AI集群一旦超过单机架规模,英伟达之前的NVSwitch就不够用了,Spectrum-X刚好能补上这个缺口,成了很多企业搭建后端网络的首选。

你想啊,现在搞AI都往大模型冲,集群规模越来越大,这组合能解决实际问题,销量能不好吗?

英伟达这边卖得火热,传统交换机厂商那边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思科还是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老大,第二季度卖了39.6亿美元,但增速慢得可怜,也就市场整体增速的四分之一。

为啥?老实讲,思科以前在园区、边缘交换机领域多牛啊,可AI起来之后,它没及时跟上数据中心的需求。

人家要的是能撑大集群的设备,思科还在靠老款产品撑场面,自然跑不过英伟达。

还有Arista,以前一直是思科的“挑战者”,还计划明年突破100亿美元销售额,比原计划提前两年。

可第二季度它的交换机只卖了18.3亿美元,同比才涨33.5%,直接被英伟达远超。

更别说HPE了,刚收购完瞻博网络,规模是大了,但整合还得花时间,想在数据中心领域追英伟达,难度比思科、Arista还大。

华为的情况也一般,第二季度以太网交换机卖了12亿美元,同比就涨2%,也就环比比第一季度好点,涨了77.6%。

ODM厂商倒是跟得上市场节奏,卖了45.8亿美元,增速和整体市场差不多,但它们大多是给超大规模用户代工硬件,没有像英伟达那样的“硬件+软件+生态”整套方案,在AI领域还是没优势。

这次IDC的报告里,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变化,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的占比超过了60%,第二季度卖了87.2亿美元,同比涨了71.6%。

要知道在GenAI热起来之前,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也就40%,剩下的都是园区、边缘交换机的天下。

现在倒过来了,非数据中心的交换机只涨了12.5%,明显跟不上趟。

搞不清以前大家为啥觉得园区交换机更重要,现在一看,AI要搭大集群,数据中心才是核心战场。

而英伟达从一开始就盯着数据中心市场,不像其他厂商还在兼顾园区、边缘,自然能吃到更多红利。

就拿数据中心细分市场来说,英伟达卖得比思科、Arista都多,思科在这部分只卖了12.6亿美元,Arista是16.6亿美元,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还有端口速度这块,现在800Gb/s的交换机越来越火,第二季度新增容量里20.6%都是它的,而且每比特成本和100Gb/s的差不多,性价比很高。

像AWS、谷歌云这些头部云厂商,都开始大规模用英伟达的Spectrum-X,支撑大模型训练。

毫无疑问,未来800Gb/s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英伟达现在已经占了先机,后面想追上来可不容易。

如此看来,英伟达这次“悄然领先”真不是碰运气。

2020年收购Mellanox打基础,推出Spectrum-X抓准AI需求,再加上死磕数据中心赛道,三步下来,自然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虽然思科这些厂商可能会推出新产品追赶,但短期来看,英伟达的优势还会保持。

毕竟AI集群只会越做越大,对高效网络的需求不会减,只要英伟达不犯大错,在以太网交换机领域的领先地位,怕是还能维持好一阵子。

来源:知夏Pr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