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76年,蒙古大军打进南宋都城临安那天,忽必烈估计得在家喝两斤酒。
1276年,蒙古大军打进南宋都城临安那天,忽必烈估计得在家喝两斤酒。
不是因为灭了南宋高兴,是他知道,大元帝国这场印钞印出来的通胀危机,总算能喘口气了。
这事儿得从蒙古人玩纸币说起,他们可能是史上最早玩纸币却玩脱的“金融玩家”。
蒙古人从1227年就开始发“会子”,比宋朝还敢玩。
别人用金银铜钱当钱,他们直接拿纸片子当硬通货。
为啥敢这么干?因为他们觉得仗打得赢,抢来的财宝就能给纸片子撑腰。
就像现在有人觉得“我明天肯定能中彩票,今天先赊账”一样,蒙古人靠的是“抢来的钱在路上”的自信。
灭金之后,他们打南宋打了四十多年。
为啥这么急着打?金朝就是因为乱发纸币把自己搞崩的,蒙古人看着眼馋又害怕,再拖下去,自己怕是也要步后尘。
1260年刚发行7万多绽纸币,到灭宋前已经飙到141.9万绽。
这印钞速度,搁现在估计得把印钞机烧了。
南宋投降时,临安百姓看着皇室被押走,该摆摊摆摊,该开店开店。
老百姓心里可能想:“谁当皇上不重要,别耽误我做生意”。
但他们不知道,这波换朝廷,后面得拿命来换钱。
灭了南宋,忽必烈以为拿到了“提款机”,结果发现是个“碎钞机”。
南宋的钱确实撑了一阵子,但元朝接着打日本、打越南,全败了。
抢不来钱,军费还得靠印钞,这下麻烦了。
1287年打缅甸,一年军费50万绽,相当于唐朝盛世十年的税。
这钱从哪来?只能接着印。
元朝皇帝还特能霍霍。
元成宗把本该当纸币押金的93万两白银全花了,元文宗养狮子老鹰一年花1万绽,要知道国库一年才收300万绽。
最狠的是元朝天历二年,赏卫士就花了5200万贯,够宋朝初年三年的开支。
钱不够怎么办?接着印呗。
到后来,纸币贬值得多离谱?米价涨了六七万倍,买个烧饼得用车子拉钱。
老百姓被逼得用竹签当钱使,回到了以物换物的时代。
盐税还占了财政80%,政府强迫百姓买盐,陕西百姓卖一年粮食都不够买一引盐,只能卖儿卖女交税。
这日子,搁谁谁不反?
1348年,私盐贩子方国珍带着海运工人抢粮,断了元朝海运。
1351年黄河决堤,又把大运河冲了。
这下南方的钱粮运不上来,元朝等于断了活路。
宰相脱脱让贾鲁修黄河,征了17万人,修河工钱哪来?还是印钞。
结果韩山童埋了个一只眼石人,喊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就这么反了。
元朝97年换了四种纸币,越换越乱,税还涨了20倍。
老百姓编民谣骂:“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1352年,朱元璋、张士诚这些人全起来了。
1368年明军打进大都,元顺帝跑路时说:“我可不能当宋徽宗宋钦宗”。
跑到北边成了北元,最后还是没逃过灭亡的命。
元朝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想靠印钞搞扩张,结果扩张失败,印钞成瘾,把自己搞崩了。
纸币本来是好东西,但没家底还乱印,那就是往火坑里跳。
你说要是忽必烈早知道印钞这么坑,还会这么玩吗?怕是难,毕竟权力在手,谁都想赌一把。
来源:念寒尘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