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贝道歉了,但这声道歉来得有点迟,2024年,西贝和罗永浩因为预制菜的事儿吵翻了天,本以为是场小风波,结果西贝被扒出一堆问题,品牌信任直接塌方。这事儿到底咋回事?西贝又错在哪儿了?咱好好唠唠。
西贝道歉了,但这声道歉来得有点迟,2024年,西贝和罗永浩因为预制菜的事儿吵翻了天,本以为是场小风波,结果西贝被扒出一堆问题,品牌信任直接塌方。这事儿到底咋回事?西贝又错在哪儿了?咱好好唠唠。
西贝老板贾国龙一开始说自家没预制菜,他可能觉得,2024年相关部门发了个通知,说只有外卖料理包算预制菜,中央厨房的半成品不算。但现在的消费者哪儿那么好糊弄?圈内师老师早科普过,预制菜范围可广了,即食的八宝粥、即热的料理包、即烹的酸菜鱼配料,还有切好洗好的配菜,都算预制菜。
西贝这波操作,明显是在概念上打马虎眼,大众认知和行业标准根本不是一回事,何况那只是个通知,又不是法规。消费者最讨厌的就是打着现炒旗号卖预制菜,西贝倒好,自己开直播、请媒体参观厨房,结果被发现没有鸡的鸡汤、过夜的羊排、冻了一年的羊腿,还有没厨师证的厨师。这哪儿是自证清白,分明是自爆家丑啊!
西贝平时主打健康卫生,说适合带宝宝来吃,结果厨房里端出来的西兰花能放两年,比不少孩子年纪都大。你要是跟消费者说冷冻西兰花更有营养,人家根本不想听。现在大家就觉得被骗了,对西贝的信任彻底没了。这对品牌的伤害,简直是暴击。就像2023年有个连锁餐厅,说自己是现熬鸡汤,结果也是预制菜,最后被罚了。消费者对这种事,容忍度极低。
西贝第二个错,就是老板亲自下场公关,说实话,我见多了老板亲自管负面公关的,基本没一个有好结果。最开始罗永浩发微博质疑,其实没多少人看见,而且论理儿,罗永浩也不占全理。他不知道西贝有没有用预制菜就发微博,还说了“恶心”这种话,真较真儿西贝能告他。
可贾国龙一委屈,跟罗永浩吵起来,直接把事儿炒上热搜,晚上直播更惨,全程被罗永浩带着走。罗永浩说自己不反对预制菜,就反对拿预制菜当现炒卖,要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得,西贝这下成了消费者的对立面,还怎么赢?
贾老板可能是真性情,觉得自己有一万八千员工,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罗永浩。于是让媒体采访、开直播,可他压根没交代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西贝员工也没应对媒体的经验,就这么直播着,把厨房问题全暴露了。
我当记者和自媒体这么多年,最怕听到“老板在看”,老板一看,宣传内容基本就废了。就像接广告,有些上年纪的老板非得让你列十个优点,说小黄人眼睛多大、背带裤多蓝,凑够了还要总结中心思想。正常人谁会听这些啊,早关掉了。所以说,专业的事儿得交给专业的人。创业老板可能是把好手,但公关这事儿,真得听专业人士的。
西贝第三个错,是总想着教育消费者什么叫贵,贾国龙觉得西贝不贵,两三百块钱能吃羊排牛排,多好啊。但贵不贵这事儿,是市场说了算。就像竞技体育,菜是原罪,开饭店,又贵又不好吃,那也是原罪。你用预制菜还不承认,那就是错上加错。
其实现在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挺高的,关键是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萨莉亚用预制菜多少年了,人均30块钱能吃饱,也没人天天喷它。我十几年前常去西贝,那时候人均七八十吃得不错。前几年再去,羊排一百多块几根,莜面四五十一份,馒头一二十块一个,人均直奔100+,真心吃不起了,到现在七八年没去过了。
消费心理很奇妙,大家都在衡量性价比,自助餐人均600+,要是给死虾死蟹,那肯定得被骂惨。但十块钱的羊肉自助,你问是不是合成肉,网友会说十块钱你还想咋地。西贝239一份的烤羊排,用冻了一年的货,懂行的能吃出来,不懂的吃着也别扭。做大众生意,就别老卖委屈。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你要是早上现进货、现烤,东西好、服务好,没人会嫌贵。
2024年有报告说,68%的消费者接受预制菜,但82%要求明码标价。这说明啥?大家不是反对预制菜,是反对被忽悠。西贝现在该想的不是跟罗永浩死磕,而是怎么挽回消费者信任。贾国龙跟罗永浩吵了一架,过了嘴瘾,可结果呢?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鱼死网破。你带着几十年的牌子和两万员工干这事儿,值得吗?
西贝最核心的错误,是把这当成了老板和罗永浩的个人恩怨,没意识到这是品牌和消费者的信任危机。道歉来得太晚了,事发第二天看到冷冻羊排、冷冻西兰花时,就该诚恳道歉。现在光一封道歉信肯定不够,西贝要做的还有很多。
餐饮行业也得从这事儿里吸取教训,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但得跟消费者说清楚。危机公关别让老板瞎掺和,得让专业的人来。定价得跟品质匹配,别总想着教育消费者,消费者心里都有数。品牌信任是长期积累的,不是靠吵架吵来的。
来源:念寒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