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送爽话健康,科普惠民暖人心。2025年9月18日,正值秋分节气前夕,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杨盛力副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奔赴黄冈市中心医院,开展主题为“健康科普赋能基层医疗”的第十七期专题活动。在湖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黄冈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邹佳
金秋送爽话健康,科普惠民暖人心。2025年9月18日,正值秋分节气前夕,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杨盛力副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奔赴黄冈市中心医院,开展主题为“健康科普赋能基层医疗”的第十七期专题活动。在湖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黄冈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邹佳华主任以及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黄冈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助理朱晓东教授的全力支持与精心组织下,本次活动聚焦“繁忙的临床工作下如何做好健康科普”,为鄂东地区医务工作者带来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学术指导。
黄冈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会议室气氛热烈。大会主席邹佳华主任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健康科普是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基层医生既是诊疗的实施者,更应是健康知识的传播者,让医学知识走出诊室、融入社区,是我们践行‘健康中国’的责任。”
随后,杨盛力教授以“繁忙的临床工作下如何做好健康科普”为题,结合自主创建的“大学生快乐科普驿站”成功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医务人员如何将科普工作融入日常诊疗流程:
其一,针对医护人员时间紧张的状况,可采取“碎片化整合”策略。医护人员在日常诊疗的间隙,把患者常问的疑问记录下来,从文献中提炼关键信息,以此积累科普素材,逐步搭建起个人的知识库。
其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借助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同时联合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传播体系,扩大科普的覆盖面。
其三,掌握将专业内容通俗化表达的技巧。建议运用生活化的比喻、具体的情景案例等,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能够轻松理解的语言,保证科普内容既具备专业性、准确性,又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杨教授着重强调,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高效利用时间是基础,合理选择传播渠道是关键,恰当表达科普内容是核心。此外,健康科普事业还需不断融入年轻力量,让科普事业能够代代传承、持续创新。
互动环节高潮迭起,黄冈市中心医院的数位专家,围绕基层科普工作中遭遇的具体难题,展开了深度且细致的交流探讨。杨盛力教授同样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工作的宝贵经验,针对如何在实际操作层面更出色地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最后邹佳华主任进行总结发言,对此次科普教学巡讲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赞誉,并鼓励更多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间隙,积极投身到健康科普事业中,将专业知识广泛传递给更多民众。
健康科普的清风,正拂过鄂东的山水田畴,将医学智慧的种子悄然播撒。此次黄冈之行,不仅为基层医生点亮了科普实践的明灯,更在医者与百姓间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将继续深耕基层沃土,以“一院一策”的精准服务,推动肿瘤防治知识如涓涓细流:在校园里萌芽,化作守护青春的健康课程;于社区中扎根,成为邻里互助的暖心话题;至家庭内守护,筑牢每个生命的健康根基。当知识的星火汇成燎原之势,全民健康的坚实屏障便在这润物无声中巍然矗立。
来源:大学生快乐科普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