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开启涨价周期,5大主线曝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8:24 1

摘要:半导体板块强势上涨,自主可控成为焦点:市场表现:过去一周(报告撰写当周),电子行业整体上涨6.15%(显著跑赢大盘),子行业中元件板块领涨(+11.33%)。费城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指数也表现强劲。

这份国信证券2025年9月16日发布的电子行业周报主要内容可以详细总结如下:

核心主题与市场动态:

半导体板块强势上涨,自主可控成为焦点:市场表现: 过去一周(报告撰写当周),电子行业整体上涨6.15%(显著跑赢大盘),子行业中元件板块领涨(+11.33%)。费城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指数也表现强劲。催化因素:国际龙头乐观展望:台积电上修年度业绩指引,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在法说会上表达对未来订单和市场景气的乐观预期。前期推荐逻辑兑现: 此前提到的对美产模拟芯片反倾销预期的“模拟芯片”和存储涨价的“存储”主线迎来催化后行情。国产算力加速推进:阿里、Deepseek等加大国产算力适配采购力度,叠加国内先进制程配套能力提升,本土算力产业链(设计、制造、封装等)受益于“戴维斯双击”。核心观点重申: 认为2025年电子行业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三周期共振下,具备估值扩张逻辑。商务部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事件: 商务部9月13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40nm及以上工艺)发起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24年全年(倾销调查)、2022-2024年(损害调查),预计2026年9月结束(可延期)。影响与推荐:改善价格竞争: 调查可能限制美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行为。加速国产替代: 为国内模拟芯片厂商提供市场空间和发展契机。推荐方向: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杰华特、帝奥微、南芯科技、艾为电子。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注:报告此处“昌圆代工”应为“晶圆代工”的笔误存储市场预计开启新一轮涨价:事件:美光于9月11日通知渠道停止DDR4/5、LPDDR4/5等所有存储产品报价。TrendForce数据显示2Q25 NAND晶圆价格已环比涨10-15%。展望与推荐:涨价周期启动: 预计随着手机旺季和企业级需求增加,存储芯片有望在Q4(4025年)开启新一轮涨价。美光停产报价是供给趋紧的积极信号。国产化机遇: 国内云服务厂商资本开支增加,智能手机市场提供国产化窗口,国产存储厂商将持续受益。推荐关注:江波龙、德明利、佰维存储、兆易创新。国产AI算力发展势头强劲:事件: 阿里、百度开始采用自研芯片(如百度昆仑芯)训练AI大模型。百度昆仑芯在中国移动AI服务器采购中获大额份额。趋势与推荐:“科技脱钩”: 国内大模型训练逐渐脱离对海外(英伟达)芯片依赖,国产替代加速。生态建设加速: 国产芯片在训练端取得进展,在推理领域市场份额显著提升。推荐关注:寒武纪、翱捷科技、原芯股份、灿芯股份、澜起科技。AI基础设施与算力需求持续高景气:事件与数据:甲骨文FY1Q26云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大增55%至33亿美元,并大幅上调FY26增长预期至77%(达180亿美元),预计未来四年超预期增长,资本支出达350亿美元(主投云基建)。原因:OpenAI、Meta、英伟达等大客户签订云服务合同,AI需求驱动。观点与推荐:AI仍是核心主线: AI带来的算力及相关基础设施需求增长确定性高。推荐关注: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龙芯中科(国产CPU)、联想集团、立讯精密、晶晨股份。苹果发布会带来供应链机遇:新品亮点:AirPods Pro 3: 体积缩小、降噪增强、续航提升,新增实时翻译(Apple Intelligence驱动)、心率监测,价格不变iPhone 17系列: 取消Plus型号,新增超薄“Air”款(eSIM)、iPhone 17 Pro采用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首次加入VC均热板。整体性能提升但价格策略温和。观点与推荐:看好Apple Intelligence重构人机交互带来的长期机遇。推荐关注果链企业: 立讯精密、鹏鼎控股、蓝思科技、歌尔股份、比亚迪电子、福立旺、世华科技。高世代OLED面板扩产提速:事件:TCL华星宣布计划投资295亿元在广州建设8.6代印刷OLED生产线(t8),月产能约2.25万片玻璃基板,主要生产平板、笔电、显示器面板。全球已有4条8.6代OLED规划线(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影响与推荐:行业格局重塑: 高世代线投建(预计2026年量产)将推动全球显示行业向OLED(尤其是大中尺寸)演进、洗牌。LCD格局稳固: LCD高世代演进停滞、格局稳定,龙头受益。国产品牌受益: LCD崛起助推国产电视品牌及ODM厂商(代工设计制造)出海竞争力。

该报告的核心在于强调在当前环境下,半导体(特别是模拟、存储、算力ASIC)和AI算力(含基础设施) 是电子行业的投资主线,其核心驱动逻辑在于 自主可控加速(反倾销、国产替代)、产品价格周期性改善(存储涨价)、以及确定性高增长的AI创新周期需求(大模型/云服务)。同时,苹果新品迭代及OLED行业升级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

来源:禾略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