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简陋的摩尔曼斯克船坞,苏联焊工和铆工开始修理“福雷斯特”号和“远见”号,为下次护航任务做准备。但是北极护航队面临的形势正在日趋恶化。在QP11护航舰队中,“爱丁堡”号被击沉,但其余舰船都安全返回冰岛。之后的护航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1942年初曾在“爱丁堡”号
崛龊与争吵
在简陋的摩尔曼斯克船坞,苏联焊工和铆工开始修理“福雷斯特”号和“远见”号,为下次护航任务做准备。但是北极护航队面临的形势正在日趋恶化。在QP11护航舰队中,“爱丁堡”号被击沉,但其余舰船都安全返回冰岛。之后的护航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1942年初曾在“爱丁堡”号上服役,后来转到“帝国·劳伦斯”号商船上工作的埃里克·格林菲尔中校,在PQ16护航船队中的经历,可以代表所有护航人员的经历:
装载弹药、甲板上堆着坦克、飞机和载重车的“帝国·劳伦斯”号,在“爱丁堡”号被击沉的同月驶离冰岛(格林菲尔随PQ16护航船队驶离冰岛时,已获悉“爱丁堡”号和“特立尼达”号被击沉)。在1.1万吨的“帝国·劳伦斯”号上,格林菲尔是管理无线电测向仪的负责人。“帝国·劳伦斯”号不同于其他小吨位船只,它有一些专门设备,并载有一架由火箭弹射器发射的飓风式飞机。连续4天,格林菲尔看到德国潜艇、鱼雷艇或俯冲轰炸机不间断地攻击。“船上没有飞机降落设施,但飓风式飞机在被击落前打下了两架敌机。飞机驾驶员受了重伤,幸被救起,后来他荣获飞行十字奖章。”
“帝国·劳伦斯”号最终也遭到沉没的命运。格林菲尔掉进冰冷的海水里。他看到一架JU-88型飞机飞回来用机枪扫射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只未沉部分,有几名在水中挣扎的船员被打死。格林菲尔还算幸运,他发现一艘打坏了的救生艇并爬到里面,不到1小时后被海防舰“海德拉巴”号救起。“那天只有几人死里逃生,”格林菲尔说,“船长以及我所知道的所有高级船员都被炸死。不少人死于‘海德拉巴’号驶往摩尔曼斯克的航程中。”
这种情景和经历在北极圈水域航行的护航船队中是司空见惯的。在他后面的PQ17护航船队损失更大。该护航船队于1942年6月18日由丹麦海峡出航,有特别强大的舰队加以保护,其中包括2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6艘各种护航军舰和救助船,2艘加油船。另外,还有9 艘英国潜艇以及2艘苏联潜艇设在德国海军分舰队可能出没的水域。护航队的34艘舰船中,被德国潜艇和飞机击毁23 艘。这次战斗严重地损害了皇家海军的声誉,同时还预示着苏联及其西方盟国的外交摩擦开始形成。
当丘吉尔和罗斯福,甚至也包括斯大林在内,看到抵达苏联的军援物资的数字时,他们都可能会这样认为:为此所作的牺牲还是值得的。即使以冷漠和苛刻的眼光看待这些物资的总吨位,对苏联来说也是巨大的。1942年,也就是北极水域护航船队严重受挫的那年,有来自英国和美国的135万吨战争物资安全地运到苏联。另有27万吨物资和像“爱丁堡”号那样英勇的舰船以及在其上服务的人员丧身于海底。
随着西方盟国和斯大林之间冷淡关系的不时出现,并在随后几年终于变成了互相间的冷战。“爱丁堡”号的沉没也变成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而受到苏联的指责。负责摩尔曼斯克海军的阿塞尼·戈洛夫柯上将在获悉“爱丁堡”号沉没的消息后,命令调查“爱丁堡”号沉没时的情况。他的结论是勃纳·卡特少将不应放弃并自沉这艘旗舰。
戈洛夫柯秘密调查的报告后来泄漏出来。在他所写的《我和红海军舰队》这本战争回忆录内,戈洛夫柯对“爱丁堡”号在最后几个小时的行动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批评。他描述了该舰在一开始遭到德国潜艇攻击的情况,如实地写道:“‘爱丁堡’号尾部中了一枚鱼雷,失去了推进器和舵。”但随后这位苏联将军说:“不过,‘爱丁堡’号不但保持浮力,还可由别的船只拖回我国的一个港口。该舰除舵和推进器外,其他部位都能工作,在具有足够的弹药储备并受到其他军舰保护的情况下,它具有充足的生存条件。”
戈洛夫柯及苏联政府十分清楚,在皇家海军中有相当多的高级将领因为“爱丁堡”号的沉没对苏联人提出责难。在战争处于白热化时期,英国海军部标有“机密”字样的一些文件被传递到苏联当局手中。在伦敦,苏联人有一个很好的间谍网,情报由当时第五军事情报部门的布伦特转到苏联大使馆内伪装成外交官的苏联内务部官员手中。所以,即使是“爱丁堡”号沉没的一星半点消息,也会顺利地经过间谍网送到莫斯科。1942年在苏联北部负责指挥皇家海军的贝文少将在报告中对于苏联海军在激战中抛弃英国巡洋舰和舰上60名船员一事提出严厉批评,对此苏联人没有感到意外。
这份被英国海军部定为“机密”的报告是在“爱丁堡”号沉没6天后写成的。在该文件中,贝文少将谈到苏联驱逐舰“索克洛斯坦尼”号和“格雷姆斯基”号不寻常的行动。这两艘军舰在海战正酣时都向“爱丁堡”号发出“缺少燃油,须紧急驶回科拉湾”的信号。这一不是时候而又没有料到的撤离行动严重地削弱了保护“爱丁堡”号的兵力。两艘苏联军舰的舰长在那时都发出了这样的信号:“一待加油完毕,立即返回护航”。贝文把这一事实写进了5月8日的纪要中。他接着写道:“假设他们的缺油量为500吨,他们可以在6小时内从罗斯塔油码头或‘苏格兰美国人’号油船加油完毕。当时和‘爱丁堡’号仅相距200海里。”
在摩尔曼斯克,曾有人问贝文,苏联驱逐舰是留在港内,还是回去把“爱丁堡”号安全地护送回摩尔曼斯克。将军的回答是明确的:“我说过,当时唯一要做的是把‘爱丁堡’号安全地拖回港口。另外,只要德国人发现‘爱丁堡’号受伤了,他们肯定会进一步发动进攻。所以,两艘苏联军舰及早返回参加护航是极为重要的。”当时苏联人推脱说“格雷姆斯基”号出了毛病,不能立即起航。贝文建议“索克洛斯坦尼”号单独返回战场。对于这一建议,苏联的参谋长当时借口“气候不好”而推脱了。但贝文在他的报告中说:“当时的报告是既无风也无浪。”当天下午1点,贝文询问两舰如何打算,回答是他们将在7小时后起航去为受伤的巡洋舰护航。然而,两艘苏联军舰起航后的两小时,“爱丁堡”号再次遭受攻击。苏联人出发时便已为时太晚。
‘爱丁堡”号的姐妹舰”贝尔法斯特”号,如今作为纪念舰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永久保存
在急需支援时,苏联人竟然背信弃义,见死不救。对此,英国皇家海军和海军部既恼火又毫无办法。贝文就苏联驱逐舰未能及时赶回现场一事对海军部说:“由于他们不愿意离开港口,从而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以优势兵力打倒敌舰;以及即使这两舰回来的太晚,也还能逼使受伤的敌舰退却而返回他们的基地。”这种出自高级负责人的谴责表明了对苏联海军的不信任,甚至把他们当作胆小鬼,这对英苏关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贝文在给海军部的秘密纪要中还说:“我个人认为,五一节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太大,所谓的‘故障’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两舰在5月3 日是以高速驶回摩尔曼斯克的。”
戈洛夫柯对勃纳·卡特击沉自己的巡洋舰的做法粗暴地提出诽谤性的意见。他在1942年5月就匆忙地提出这种看法,并写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里:“‘爱丁堡’号刚受伤不久,舰上人员就弃舰登上一艘驱逐舰,当时既没有携带私人物品,也没有卸下运到英国偿还购买战争物资的金锭。”他又写道:“这艘巡洋舰是由英国派出的,现在连同价值一亿卢布的金锭沉没于海底。”
戈洛夫柯说舰上装载的金锭是用于抵偿购买英国战争物资的,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虽然是由英国护航船队运送,但它们却是美国的。这位苏联将军说,一共装载了10吨金锭,而“爱丁堡”舰长在1942年4月签收的则是5吨金锭。若干年以后,这个问题成为英、苏两国政府在谈判上互不信任的一个因素。
回到1942年,斯大林更关切的自然是为苏联多弄些坦克和飞机,而不是去争论已经沉没于海底的金锭,还好,伦敦和莫斯科都已经为和“爱丁堡”号一起沉没的金锭保了险,所以美国不会少得到它的债款的。那些苏联金锭没有落入敌人之手,而沉没于水深800英尺的巴伦支海底,看来除了忘却之外,别无办法。
装运过苏联金锭的盟国战舰不只有“爱丁堡”号一艘。第一艘运送10吨金锭的“萨福克”号巡洋舰于1941年驶离阿尔汉格尔斯克,并在13天后安全抵达苏格兰的斯卡帕湾。四个月后,“开罗”号巡洋舰装运20箱金锭驶出科拉湾,这批金锭是运往伦敦英格兰银行的。正像在给丘吉尔和罗斯福的电报中强调的那样,斯大林正在为苏联偿还战争物资的债款。
当然,这些金锭并不都是偿还英国的。1942年3月下旬,载有10吨金锭的“肯尼亚”号巡洋舰随着QP9护航船队驶离苏联,并在3月底抵达斯卡帕湾。4 月中,这批金锭运往加拿大的哈里法克斯,通过加拿大送交给了美国政府。
随着德国对护航舰队进攻的加剧,以及“爱丁堡”号及其所运载的5吨金锭的灾难性结果,苏联运往西方的金锭暂时中断。因为斯大林在对希特勒的殊死战斗中需要源源不断的战争物资来支持,所以还得用黄金去购买这些物资。1944年3月,斯大林以10.5吨金锭又购买了一批坦克和飞机,这批金锭随着RA57护航船队安全抵达斯卡帕湾。
“爱丁堡”号沉没后,总会有一些官方事务要处理。福克纳舰长回到苏格兰的家中。在短暂的假期中,他给几周前在海战中牺牲者的家属写信。“你的儿子是我们舰上一名很好的战士”,福克纳给新水兵、20岁的詹姆斯·耶茨的母亲这样写道:“就我记忆所及,你儿子是在第一枚击中巡洋舰的鱼雷爆炸时当场牺牲的,值得告慰的是他没有受到任何痛苦。”耶茨对他能在“爱丁堡”号上服役是满意的。耶茨生前给母亲的一些信件中提及他对舰上的生活感到高兴,甚至赞扬了舰上的伙食。他牺牲后,1947年4月,他的母亲得到4 英镑10 先令的战争抚恤金和4英镑4先令的海军奖励金。
勃纳·卡特同样在那年也写了很多信。毕竟是他最后下达击沉“爱丁堡”号的命令。“军舰向舷侧翻转,被第二枚和第三枚鱼雷击中的前半部断裂开了,军舰的头部翘了起来,并沉没于水中,”他在给海军部的报告中这样写着。他在“海猎”号上级的日记更具体地描述了“爱丁堡”号最后沉没的情形:“‘爱丁堡’号尽到了它最大的责任。它向左舷翻转,后半部断裂。最后看到它时,它的头部垂直地竖在空中,然后便消失于水中,后半部卷了起来。”
勃纳·卡特除了写出有关“爱丁堡”号沉没的详细报告外,还列出了一份嘉奖名单,第一名是他认为表现出“高度冷静和指挥才能”、应该受到奖励的休·福克纳。后面接着是他认为在“爱丁堡”号上表现英勇顽强的索尔特·比特米德、克里斯和比格斯等人。他建议给这些人授以优异服务勋章。
1942年8月,勃纳·卡特来到海军部,在那里,他听说福克纳舰长获得的只是提名表扬,大为生气。他在给福克纳的信中谈到了这点。他说:“如果舰长作了世界上任何人只能做到的使舰只保持浮力之后又丧失了舰只,由此而不能获得勋章的话,那么海军部的政策就不应该是奖励,而是让我们离开海军。”
幸运的是,休·福克纳的海军生涯并没有因“爱丁堡”沉没而受到影响,也没有因为暂时没有得到勋章这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懊丧。1942年下半年,福克斯获得了优异服务勋章,并在十年以后以海军少将军衔退伍。同样,勃纳·卡特在1944年退伍前,升为上将,同时被授予爵士称号。
1945 年春季,随着德军的溃败,英国和其他盟国的海军参谋搭乘最后一班护航船队离开科拉湾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战时的英苏合作到此结束。庆祝胜利的场面和喜悦心情以及从残酷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种种回忆,在英苏双方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漠了。
打捞黄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巡洋舰“汉普顿”号及其运载的大量金锭在苏格兰沿岸沉没。战后,这一事件被人遗忘得干干净净。“爱丁堡”号及其运载的黄金也如是。1945年战争结束后,它成为人们许多战时记忆中的又一个模糊事件。许多在“爱丁堡”号沉没时生还的人,有的阵亡于以后的海战,有的在战后回到民间从事普通的工作,只有极少数人仍然留在海军服役。至于已经沉没的“爱丁堡”号,其位置和沉没深度则远非当时人类及其技术所能及。这样,这些黄金似乎将永远葬身于海底。
但是,仍然有些人相信,这些金锭早晚有一天会被重新打捞上来。无人敢说,德国的3枚鱼雷和英国的1枚鱼雷是否会像保龄球那样把金锭炸散在沉船内。任何看到过勃纳·卡特秘密报告的人都只能进行推测:“爱丁堡”号是底部破裂,还是完整地沉入海底?如果军舰断成几截,金锭会不会散落在海底的淤泥里?
1954年,曾经在英国海军部救捞处工作的里斯登·比兹利就向皇家海军询问“爱丁堡”号的沉没状况。他在英国的南安普顿开办了一间救捞公司。在那时的往来信件中,可以看出海军部反对打捞“爱丁堡”号。但是后来国防部内许多人都对海军的这一决定表示不同意。
事实上,1954年以后,打捞公司无须英国海军许可便可以搜寻并打捞金锭,因为沉船是在国际水域(对军舰残骸本身的打捞则不一样,它仍是英国海军财产)。英国海军部律师处也承认这一观点。比兹利设想将船体炸开一部分,然后由在潜水钟内作业的潜水员把金锭打捞上来。不过,1957年“爱丁堡”号被宣布为海底墓地,这就阻止了任何公司和个人出于搜寻黄金的目的而对“爱丁堡”号船体本身进行破坏。比兹利的计划逐渐搁置下来,最后无疾而终。
1969年,一个叫基思·杰索普的约克郡潜水员从一艘被皇家海军飞机炸沉的德国潜艇中打捞了几根黄铜鱼雷发射管,因此遭到起诉,被罚款50英镑。此后十多年间,杰索普一边在北海的石油平台当潜水员,一边搞些小规模的救捞买卖。他要供养一个家庭和3个孩子,因此总是考虑要搞一个有油水的大工程。70年代中期,他有了打捞“爱丁堡”号黄金的念头。
当时潜水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加热保暖的潜水服和氦氧混合气体,潜水员可以下到300米以下的工作深度。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详细的法律咨询,杰索普认为打捞“爱丁堡”号的时机成熟了。到70年代中期,由于黄金价格上涨,这些苏联金砖的价值已经超过了1亿英镑(当时合2.5亿美元)。
几经周折之后,英国国防部和贸易部同意了杰索普的打捞计划。苏联方面认为,苏联黄金储备在二战期间丢了3.5吨,这些黄金显然也一定是运上了“爱丁堡”号而没有登记。这些黄金应该属于苏联政府。事实上,关于“爱丁堡”号运载黄金数量一直有争议,大多数意见认为它实际搭载了10.5吨、而非传说中的5吨黄金。
经过一系列冗长的谈判,苏联政府最终同意杰索普在苏联核潜艇进出频繁的巴伦支海上打捞“爱丁堡”号的黄金,条件是在杰索普拿走自己的45%之后,苏联从剩下的部分中分得三分之二(另三分之一归英国政府),并且要有两名苏联海关人员驻扎在打捞船上。作为回报,苏联将不给打捞行动找麻烦,而且还将派出军舰保护打捞船。
1981年4月,杰索普租用的“达姆特”号测量船开始在巴伦支海搜寻“爱丁堡”号所在地。他们参考了当年英德交战双方的资料,以及英国和挪威拖网渔船提供的发现“爱丁堡”号沉船碎片的情报,从而缩小了搜寻范围。5月14日,出海后15天,“达姆特”号的声纳就发现了“爱丁堡”号残骸,其位置是北纬72度04分,东经34度01分,沉船所在的海水深度是245米。“达姆特”号用水下摄影机拍摄了许多沉船细节,以拿回伦敦进行分析。
1982年8月,杰索普及其打捞工程组乘坐从石油公司租来的“斯特凡尼特鲁姆”号潜水打捞船离开英国。此时他已经为这个工程投进了200万英镑。9月3日上午10时,“斯特凡尼特鲁姆”号到达“爱丁堡”号沉没的位置。次日清晨,打捞工作开始。潜水员发现,鱼雷打穿的窟窿已经被各种碎片和残骸堵塞,无法通往舰体内部存放金锭的弹药舱。他们转而从海象式飞机的机库下手。
9 月9日,从“爱丁堡”号上切割下来的第一块钢板从水下吊出。这块1米见方的钢板上全是油污,随船记者却忙不迭地对其拍照,仿佛这是块金子做的钢板。在接下来发现的东西里,包括1把餐叉、1把茶壶和一些沾有油污的纸。一位曾在皇家海军服役30年的潜水员在船上仔细地看着那把叉子,说:“是地道的皇家海军用品。天哪!这引起了我的多少回忆!”一个人把餐叉翻过来,围观的人都傻了:叉子背面是纳粹德国的万字标记!好在随后发现的其他物品证明打捞组发现的的确是“爱丁堡”号,而不是“赫尔曼·绍曼”号的残骸。根据英国国防部海军条法司的备忘录,除了黄金以外,所有从“爱丁堡”号打捞出来的东西都要放回原地,但还是有一两门厄利孔高炮、几枚250磅炮弹、一些弹片、一个金烟盒和几辆小推车被偷偷地运回英国。有几块遗骨被打捞上来,船上牧师为其主持了海葬仪式。
9月16日,在第29 次潜水作业中,潜水员终于进入弹药舱,设法运出了一块金锭。这块得来不易的宝贝上打着“KP0620”的编号戳记,重28磅,价值10万英镑。当年“爱丁堡”号上的目击者说苏联金锭是银白色的,但是经过海水多年的冲刷,这块金锭已经变回了黄金的本色。
在随后的几天里,越来越多的金锭从“爱丁堡”号弹药舱中挖掘出来。虽然包装木箱保持完好,但是由于担心这些浸泡了30多年的木箱在吊上海面中途散架,因此金锭都是一块一块运出来的。
杰索普打捞上来的“爱丁堡”号金锭
进入10月后,巴伦支海上刮起了大风,风力有时高达11级。到10月7日,杰索普已经捞起431块金锭,价值在4300 万到4400 万英镑(1.1亿美元)之间。当时估计“爱丁堡”号舰内还有34块金锭,但是打捞地区的天气已经变坏,潜水员体力消耗过大,因此杰索普决定结束打捞活动。一天之后,“斯特凡尼特鲁姆”号在一群满面春风的苏联官员欢迎下靠上了摩尔曼斯克港的码头。
根据之前的协议和合同,杰索普捞出的431块金锭中,55%由苏联和英国政府瓜分,45%归打捞人员,其中杰索普本人分到4.5%(198 万英镑),22.68%归“达姆特”号和“斯特凡尼特鲁姆”号的船主--西德的 OSA 公司,16.6%归派出潜水员的华顿·威廉公司,还有1.12%归提供导航及探测设备的雷科尔-达卡公司。
在巴伦支海那深绿的海水下面,还有一些金锭散积在“爱丁堡”号那堆满泥沙、油污和残骸的弹药舱内。如果后世的人们有谁能回忆起“爱丁堡”号的印象,那已经不光是海战胜利的情景,而且还有深深地沉默在北极冰冷海浪下面的金锭。这些金锭似乎在无声无息地向那些还记得“爱丁堡”号上装运货物的人招手。
来源:心如止水HJ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