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来,神秘人正是缉毒警察韩旭,而他对面的陌生男子,是他派去犯罪集团的卧底。
深夜,电闪雷鸣。
一位年轻女子遇害,现场一片狼藉。
死者不是别人,正是缉毒警察韩旭(霍建华 饰)的妻子。
紧接着,一位手拿锤子,戴着帽子的神秘人突然出现。
陌生男子立刻迎上去,问戴帽子的人:“你怎么来了。”
原来,神秘人正是缉毒警察韩旭,而他对面的陌生男子,是他派去犯罪集团的卧底。
还没等卧底反应过来,韩旭一锤子朝他抡了过去,接着就是一顿暴打。
最终,卧底惨死在韩旭手中。
下一秒,韩旭在车内突然惊醒。
难道,这只是一场梦?
可是,当他拨打妻子的电话,始终没有人接听。
一切都太不寻常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的真相,都藏在这部刑侦悬疑剧里:
刑侦悬疑短剧《搏忆》,在腾讯视频首播。
不得不说,2025年是悬疑剧的“大年”。
《棋士》、《沙尘暴》、《暗潮缉凶》、《乌云之上》、《借命而生》等,爆款一个接着一个。
想要从众多佳作中成功脱颖而出,必须要有一点“硬实力”。
而《搏忆》首播当天,表现可圈可点。
该剧登上悬疑剧榜第二名,收视直逼第一。
实时热度超17000,评分高达9.3。
究其原因,《搏忆》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它的悬疑氛围。
剧名“搏忆”,暗示整个故事仿佛一场与记忆的搏斗。
缉毒警察韩旭,本是正义的化身,在妻子和卧底接连被害后,自己竟然失去了关键记忆,却只记得“自己行凶”的清晰片段。
全员嫌疑人设定,“证据”与“记忆”的矛盾,记忆操控的线索暗示......
每段闪回记忆,可能是线索,也有可能是陷阱。
另一方面,是它的叙事节奏,把握非常到位。
导演彭发,凭借着《无间道》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非常擅长非线性剪辑叙事。
总共24集,每集17分钟左右。
通过快节奏叙事,营造高密度的反转,烧脑程度堪比《盗梦空间》。
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展开了调查。
很快确定了死者的身份,并通过监控发现了嫌疑人。
于是上级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缉毒警察韩旭立刻赶到现场。
可是,当韩旭到了警局后,发现众人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劲。
负责此次案件的同事王建(黄宗泽 饰),将妻子和卧底遇害的消息告诉了他。
沉浸在悲痛中的韩旭,要求立刻对案件展开调查。
可是,领导却将这个要求当场否决了。
为什么?
原来,根据调查监控显示,出现在案发现场的人,只有韩旭。
也就是说,他成为本案的头号嫌疑人。
可是,根据韩旭自己的记忆,他案发当晚在家中睡觉。
而且,韩旭在家中找到了作案时的衣服和鞋。
随着脑中反复闪现行凶画面,而自己却遗忘关键事件,韩旭陷入了“自证清白”的绝境。
但是,作为一名缉毒警察,凭借着多年的经验,韩旭觉得这件事情背后不简单。
“物理证据”和“脑海记忆”的矛盾背后,真相涉及到了三种可能。
这也是本剧埋下了三重悬疑伏笔!
第一种可能——心理创伤。
本剧的开场,通过一段文字,揭开了韩旭的过去。
一直以来,当地的毒枭肆虐横行。
身为缉毒组的组长,韩旭通过调查,锁定了幕后黑手王明成。
两个月前,韩旭精心策划了一场秘密行动,为的就是抓捕王明成。
没想到,行动意外失败,王明成携秘方逃走,韩旭也因此受了重伤。
可能就是这次的行动,让他产生了创造应激反应,导致记忆扭曲。
第二种可能——洗脑阴谋。
在行动失败后,韩旭接受了心理治疗,而为他治疗的是心理医生陈雅辛(阚清子 饰)。
起初,韩旭还没察觉到异样。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自己的记忆,遭到了系统性篡改。
在催眠治疗中,韩旭脑海里不断闪回的记忆片段,竟与现实命案细节严丝合缝地重合。
表面上,陈雅辛在帮他恢复记忆,却总在关键时候拖延时间。
她到底有什么目的?
第三种可能——全员监控做局。
从成为嫌疑人的那一刻开始,韩旭发现警局内部有内鬼。
先是,警察局的领导行动诡异,似乎有意阻挠韩旭调查真相。
然后,就是同事王建递出“你杀过人”纸条,还劝他自首;
在剧中,王建亦正亦邪的人设,以及台词“维护正义还是掩盖秘密?”,揭露了他的双面性。
最后,就是徒弟的不断暗示。
“这是一场针对你的阴谋”、“署里内部有内鬼想害你”、“你是完美的替罪羊”.....
种种迹象表明,警局内部为韩旭制造了一种“楚门世界”式的监视感。
在我看来,作为一部短剧,《搏忆》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
在场面上,加入了地铁追凶、街头枪战、炸弹爆破等电影级场面,丝毫不弱于院线大片。
在叙事上,搭配冷色调画面,以及碎片化剪辑,有一种记忆断裂的窒息感。
总的来说,《搏忆》以“记忆迷局”为核心,以及“全员做局”的悬疑感,改写了刑侦悬疑剧的天花板。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锁定这场“楚门式的围猎”,一起去解密真相。
来源:霏霏推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