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本咽不下去,有的同学吃了之后还直接吐了,可供应商那边给的回应,竟然就只是一句“虾仁里有细沙”,家长们提供的图片里能清楚看到,那些虾仁的颜色都已经发黑了,一看就是腐败变质了。
上海好多所学校的学生,吃到午餐里的虾仁炒蛋时,都闻着有股“恶臭”还有“酸味”。
根本咽不下去,有的同学吃了之后还直接吐了,可供应商那边给的回应,竟然就只是一句“虾仁里有细沙”,家长们提供的图片里能清楚看到,那些虾仁的颜色都已经发黑了,一看就是腐败变质了。
到了9月15号中午,上海好多所学校都把午餐里的虾仁炒蛋给紧急撤换了,之后学校还补发了饼干和面包,用来当替换的食物。这事儿之所以能引发大家广泛关注,不光是因为涉及到了食品安全这么关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
这次涉事的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中小学餐饮领域几乎是垄断地位的巨头,业务范围都覆盖到了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其实在9月15号那天的午餐时间,上海不少学校的学生都经历了特别让人作呕的事儿。
据学生和家长们说,当天午餐里的虾仁炒蛋,一打开就能闻着明显的“恶臭”和“酸味”。长宁区有一所中学的家长跟记者说,本来午餐该供应的虾仁炒蛋,后来莫名其妙换成了纯炒蛋;而且上海好几个区的家长交流群里,大家都在说这事儿,还有家长提到“孩子回家说午餐里少了虾仁炒蛋这道菜。
学校那边也没给个说法”。更让人揪心的是,有学生吃了那道菜之后还出现了呕吐的症状,一位姓邵的家长就说,自己读一年级的女儿在学校吃完午餐后,就一直觉得恶心想吐。
而这次闹出问题的供应商,可不是什么小公司——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学生营养餐供应这个领域里,算得上是妥妥的巨头企业了。这家公司是2014年9月9号成立的,它的前身是1999年就创立的上海绿捷快餐有限公司。
现在它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到2024年的时候,每天供应的餐食都超过50万份了。从天眼查的数据能看到,光是今年8月以来,绿捷就中标了上海20多所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的供餐服务或者食堂餐饮服务项目。
再看股东信息,这家公司是由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全资持股的,注册资本有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餐饮管理、信息咨询服务、食用农产品批发这些业务。不过要是翻一翻这家公司的风险信息就会发现,它之前就因为生命权、健康权。
身体权相关的纠纷,被人起诉过好多次。而且从对外投资信息来看,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还投资了14家企业,但现在只有3家企业还在正常经营,分别是上海同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绿捷(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臻滋味食品有限公司,剩下的11家企业都已经注销了。
一下子注销这么多关联公司,也让人忍不住质疑,这家公司的经营模式到底稳不稳定,透明度又够不够。针对这次的事件,学生和家长们都一口咬定菜品“发臭”,可供应商那边却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解释——公司方面说,有学校反映虾仁里有细沙。
但“不是所有批次都有问题,也不存在其他的食品安全问题”。他们反复强调“虾仁里有细沙,不是所有批次都有问题”,可这种说法,跟学生和家长们描述的“发臭”“酸味”,还有吃了之后呕吐的情况,明显对不上号,差距太大了。
目前,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关注到了这件事,而且正在积极开展调查工作。徐汇区教育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回应说,“确实有撤菜这个情况,目前局里正在针对这件事做调查”。不过有个情况特别值得注意,在普陀区一所中学读书的傅同学跟记者说,9月16号那天。
学校本来该供应的虾仁炒蛋被临时换成了别的菜,可到了9月17号,这道有问题的菜又出现在菜单里了。这种情况真的让人特别担心,毕竟现在问题还没彻底查清楚,那些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到底有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呢?
而且不只是这次的虾仁炒蛋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好多上海的学生和家长都反映,这家公司配送的餐食一直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菜品质量差、油炸食品给得太多,结果导致学生在学校里要么吃不饱,要么吃不好,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这些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家长们也反馈过、投诉过,但情况根本没有明显改善。另外,食堂配餐里的小面包,配料表竟然有15行那么长,里面还包含了大量的添加剂。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上海就推行了AB制学生午餐,意思就是每天至少提供两种套餐组合。
现在这项措施差不多已经覆盖了全市的中小学。可即便有了AB餐的选择,最基础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没解决。说到底,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问题——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天能供应超过50万份餐食,算是个巨型企业了,在上海中小学餐饮市场里,几乎已经形成了垄断。
可没想到,这种垄断地位不仅没让食品品质得到提升,反而可能因为少了竞争,导致餐食质量越来越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市场监管总局还专门发布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里面覆盖了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一整个链条。
而且《指南》里还明确要求,餐食加工过程必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加工过程也得上网公开,可显然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可能存在不少漏洞,没落到实处。绿捷公司每天供应的餐食超过50万份,业务范围覆盖了上海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说它是垄断性的巨头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从天眼查的数据能看出来,这家看似规模庞大的公司,之前就因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相关的纠纷被起诉过好多次。正是监管的缺位和企业的垄断经营,一起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以至于学生们在学校里想吃上一顿安全、放心的午餐,竟然都成了一种奢求。
来源:影视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