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贤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后伉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8:17 1

摘要: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他的曾祖父是汉武帝刘彻。巫蛊之乱中,被奸臣陷害的太子刘据起兵不成,最终自杀。汉武帝由此大开杀戒,太子一家都被屠戮。只有当时还是婴儿的刘病已在忠臣邴吉的力保下存活了下来,最终在掖庭长大。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和皇后的结合大多是因为政治联姻,不过还是有一些有因深情互助、志趣相投的帝后故事被后世传颂,为历史书写一抹温情。

一、汉宣帝刘询和许平君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他的曾祖父是汉武帝刘彻。巫蛊之乱中,被奸臣陷害的太子刘据起兵不成,最终自杀。汉武帝由此大开杀戒,太子一家都被屠戮。只有当时还是婴儿的刘病已在忠臣邴吉的力保下存活了下来,最终在掖庭长大。

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在掖庭令张贺的主持下,其下属许广汉之女许平君与皇曾孙刘病已喜结连理。说是皇曾孙,其实就是散养民间的皇家弃子。对于刘病已来说,家族蒙难后,能安全成人已是万幸。

结婚后,年龄相仿性格也相近的两人感情浓厚,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婚后一年,许平君就为刘病已生下长子刘奭,也就是日后的汉元帝。

汉武帝之后,大汉帝国的两位皇帝都在位不长,武帝小儿子汉昭帝幼年即位,21岁就过早离世。当时的辅政大臣霍光又立了一个武帝的孙子刘贺,这位荒唐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月就被霍光废黜了。命运此时终于对刘据一脉再度垂青,在邴吉的建议下,长于民间的刘病已被霍光奉为新皇帝。为了方便民间避讳,刘病已改名为刘询。

有了新皇帝,也就该有新皇后。群臣们商议让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做皇后。刚刚当上皇帝刘询还只是个吉祥物,面对能够废立皇帝的权臣霍光,只有芒刺在背之感。面对这种压力,他选择避其锋芒,用巧化解。

刘询下了一道诏书,内容是“寻故剑”,他让群臣们去帮他找一把当年自己身份寒微时的一把宝剑。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宝物,让皇帝日思夜想。

汉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刘询又是汉昭帝的侄孙,如果让霍光女儿做了皇后,这辈分也太乱了。鉴于皇帝早有发妻,在霍光的默许下,群臣把许平君迎入宫中立为皇后。

低微还是高贵,不变的是夫妻情谊。刘询和许平君也留下了一个“故剑情深”的爱情典故。

成为皇后以后,许平君恪守孝道,经常很谨慎地服侍上官皇太后。在霍光的权力威摄下,年轻的刘询一直都很恭谨顺从,朝政大事都要先让霍光决断。

从一个平民成为皇帝,没有实权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好与权臣的关系,相濡以沫的许平君是刘询苦闷岁月的一道温暖之光。

女儿没有成为皇后,霍光倒是没什么意见,他夫人霍显却生出了歹心。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她联合御医淳于衍毒杀了当时还怀有身孕的许平君,并成功让霍成君成为新皇后。

许皇后死后,刘询十分悲痛,要下令严惩淳于衍。这个时候,霍光却大手一挥将此事按了下来,宣布御医无罪。这也埋下了刘询和霍光之间的矛盾。

斗不过你,那就先等你死。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辅政20年的霍光病死,刘询开始全面接受属于皇帝的权力。一年后,刘询立许平君之子刘奭为太子。又一年后,全面掌握权力的刘询在接到霍家子弟谋反的奏报后下令诛杀霍氏全族,彻底翦除了霍家外戚势力,皇后霍成君自杀。

许平君死后,刘询把她葬在了杜陵南园,杜陵是刘询为自己修建的帝陵,既然生前不能长久相伴,那就死后长相厮守。这也诞生了一个爱情典故——“南园遗爱”。

二、汉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发出的感叹。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托古改制,闹得天下大乱。汉朝宗室刘秀在与王莽军队的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最终重建汉朝,一统天下。

阴丽华素以美貌著称,在昆阳之战大胜王莽的军队后,志得意满的刘秀迎娶了自己一直倾慕、同为老乡的阴丽华。不过因为受到领导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刘秀回到洛阳处在了更始帝的控制之下,而阴丽华则被留在了南阳老家。

哥哥刘演被更始帝猜忌杀害后,刘秀依然不动声色,潜心恭谨地侍奉更始帝,终于让更始帝放下戒心,并任命他持节出镇河北。来到河北地界后,刘秀搞了一桩政治婚姻,迎娶了河北豪族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由此取得了河北诸部势力的支持。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称帝,光复大汉,同时正式与更始帝决裂,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

称帝后,刘秀没有忘记自己的发妻阴丽华,想把她立为皇后,但雅兴宽仁的阴丽华坚决推辞,最后被封为贵人。建武二年(公元26年),虽然之前因为谋反罪诛杀了真定王刘杨,但为了继续获得河北豪族的支持,刘秀只能先立已经育有皇子的郭圣通为皇后。

统一战争结束后,政治婚姻的存续就会受到挑战。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各地豪族影响力,同时内心有所亏欠的刘秀对阴丽华的过分偏爱也让性格强势郭圣通怨言不断,多次违背刘秀的教令。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秀下诏废黜郭圣通,终于得偿心愿立了发妻阴丽华为皇后。

阴丽华为刘秀生下了五子两女,长子刘庄接替原太子刘疆(郭圣通之子)成为了新的太子。阴丽华性格宽厚仁慈,谦虚礼让,成为皇后后对于原郭氏外戚族人和阴氏外戚同等相待,帮助刘秀维护着朝政的稳定,被称为一代贤后。

三、隋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

北魏末年时期,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登上历史舞台,并分别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政权。杨坚和独孤伽罗分别出自这个集团中的杨氏和独孤氏。集团内部为了巩固权力和地位联姻频繁,当时,17岁的杨坚和14岁的独孤伽罗成为了夫妻。

有点青梅竹马的意思了。年少的夫妻最容易滋生情愫,杨坚甚至发誓,日后只爱独孤伽罗一人,不与其他女子欢好。作为妻子的独孤伽罗也非常温柔恭顺,孝敬长辈。

作为北周的上层贵族,杨坚与独孤伽罗的大女儿杨丽华被北周武帝宇文邕选为了皇太子宇文赟的正妃。公元578年,宇文赟即位后,杨坚的地位更进一步,成了国丈。但是,一向才德兼备、志向远大的杨坚遭到了皇帝女婿的猜忌,宇文赟以废黜杨皇后为试探,甚至对杨皇后说出了“必族灭尔家”的话。

独孤伽罗入宫磕头请罪,宇文赟才稍稍冷静下来。他又召杨坚入宫问话,并吩咐左右,一旦杨坚神情有变动就下令诛杀。杨坚在面对皇帝女婿问话时,始终保持着谦卑自若的神态,才躲过一劫。

在生死存亡的恐怖高压下,杨坚和独孤伽罗不仅是夫妻,更是坚定的政治盟友。借助于家族联姻带来的政治资源,杨坚也在不断充实着自己的实力。

不过,行为乖张、沉湎享乐的宇文赟没过两年就禅位于长子宇文阐,又过了一年直接病危。此时主少国疑,为保家族未来,独孤伽罗也支持独揽大权的杨坚更进一步。

公元581年,杨坚接受外孙宇文阐的禅让,称帝建立隋朝,立独孤伽罗为皇后。

成为皇帝后,杨坚对独孤伽罗依旧情深爱重,在朝堂上两人并称“二圣”,每次杨坚上朝,独孤伽罗都要陪同到大殿门口,自己坐在偏殿等候杨坚散朝。同时独孤伽罗抑制宗族外戚势力,让杨坚放手加强中央集权。在大臣们建议独孤伽罗正式参与政事时,她却拒绝了。这与后来唐朝并称“二圣”的李治武则天夫妇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大隋初立,南方还未统一,独孤伽罗带头恭行节俭,抑制了贵族浮华享乐之风。在后宫中,由于独孤伽罗的地位,杨坚对于其他女色也很难有接触。这在客观上减少了帝王沉溺酒色导致朝政有失的危险。

后来太子杨勇奢靡享乐、再加上偏宠小妾逐渐失去了独孤伽罗的宠爱,最终被废黜。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独孤皇后去世。两年后,抑郁寡欢的杨坚病逝。

四、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隋末天下大乱后,唐国公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支持下起兵建立大唐,最终靠着李世民平定群雄,一统天下。

长孙氏出身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是隋朝著名的外交家,在他的外交策略下,突厥最终分裂为东西两部,并尊隋文帝杨坚为圣人可汗。

长孙氏13岁时与当时16岁的李世民结为夫妻。天下一统后,功高盖主的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政治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并最终导致了玄武门之变。

政变后,李世民接受父亲李渊的禅让称帝,立长孙氏为皇后。

长孙氏生性节俭,后宫用度一切以够用为限,以实际行动支持李世民修养生息的国策。深明大义的她从不过问朝政,也不允许兄长长孙无忌过多介入朝堂。作为皇后,她是李世民的生活和精神伴侣,每当李世民被臣下的犯颜直谏气得大发雷霆之时,是长孙皇后次次抚慰李世民烦躁的内心。

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育了三子四女,嫡长子李承乾被立为皇太子。后来李世民晚年时李承乾阴谋造反,但李世民也不忍心杀他,最终把他流放,并让自己与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李治接替太子之位。

贞观十年,病重的长孙皇后去世。临终前,她希望李世民可以将她因山而葬,不起坟墓,俭薄送终。李世民也因为长孙皇后的遗愿改变了自汉朝以来帝王封土为陵的厚葬风格,葬长孙皇后至九嵕山的昭陵。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逝,与长孙皇后合葬于九嵕山。

五、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

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幼时家贫,为求生计,做过地主的佃户,还当过和尚和乞丐。

元末天下大乱后,朱元璋投靠淮西起义军领袖郭子兴。看到朱元璋广有智谋又容貌甚伟,郭子兴把自己的义女马氏嫁给了他,后来又派朱元璋募兵扩大起义根据地,朱元璋由此起家。

不过,势力逐渐壮大的朱元璋受到了郭子兴的猜忌,他下令将朱元璋关进大牢,绝其饮食。马氏不顾危险,偷偷为朱元璋送上食物和水,才保住一条性命。有一次,为了将刚烙好的热饼给朱元璋送去,马氏一直把饼揣在怀里保持温度,结果把胸口都烫伤了。

在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岁月中,马氏很好地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她经常带领诸将家属缝制衣服鞋袜供应前线军士,还会将家中金帛财物送与将士作为犒赏。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剿灭南方群雄后又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占领元大都并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他立马氏为皇后,立自己与马氏的嫡长子朱标为太子。

马皇后爱读书,有智慧,她经常劝谏朱元璋要选择各种贤才来帮助他治理天下,同时虚心纳谏,对待人才要慎终如始。马皇后生性节俭,也反对朱元璋给她的亲族大封官爵。

性格暴躁的朱元璋对于胆敢违反他权威的人经常随意处罚,马皇后经常充当朱元璋情绪稳定器的作用,帮助这位帝王减少不必要的过失。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马皇后病逝,葬于南京孝陵。朱元璋伤心不已,从此不再复立皇后。

六、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

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四子。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17岁的朱棣与大将军徐达的长女、15岁的徐氏结为夫妻,生性仁孝、聪明爱读书的徐氏深受马皇后的喜爱。

就藩燕地后,徐氏将燕王府上下打理得井然有序,成为朱棣拱卫家国的坚强后盾。

朱元璋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开始了急不可耐地削藩工作,囚禁、逼死了自己几位叔伯。这让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役。

在朱棣领兵南下的过程中,出身将门的徐氏和自己嫡长子朱高炽带领北平军民多次抵挡了南京大军的包围,为朱棣稳固了后方基地。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兵攻入南京,登基称帝,册立徐氏为皇后,朱高炽为太子。

主政后宫后,徐氏多次劝谏朱棣要任用贤明、休养生息,同时节制徐氏外戚,教导他们谦虚谨慎。

朱棣一生少有子嗣,只有三个儿子,全部是与徐皇后所生,由此可见专情深爱。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徐皇后病逝。朱棣十分悲痛,为徐皇后举行大斋,群臣共同祭祀。此后,朱棣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中国古代帝制框架下,权谋往往多于深情,这些帝后伉俪故事之所以动人,恰恰因为其在权力枷锁中闪烁的一抹人性柔光。

来源:骄傲的邰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