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晚8点,丰庄路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可63号的“格心聚力”党群服务点却依旧灯火通明。第二街区党支部书记白国薇,正和人大代表王业刚一起翻看白天收集的民情日记。“明天议程排满了。”王业刚指着日程表说,“先是进货秩序回访,然后是商铺外摆经营协商会,下午还要跟进上回那个
夜晚8点,丰庄路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可63号的“格心聚力”党群服务点却依旧灯火通明。第二街区党支部书记白国薇,正和人大代表王业刚一起翻看白天收集的民情日记。“明天议程排满了。”王业刚指着日程表说,“先是进货秩序回访,然后是商铺外摆经营协商会,下午还要跟进上回那个租赁纠纷的履约情况。”
这间由原道班房改造而成的服务点,正是真新街道人大工委与第二街区党支部依托融合型网格工作机制共同打造的治理枢纽。在这里,“党建+人大”的深度融合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实践。
党建引领,织密“组织网”
白国薇深知,要破局街面治理难题,必须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她带领支部党员深入调研,走遍第二街区每一家商户,精准掌握需求。在街道党工委的统筹下,第二街区党支部将组织触角延伸至街面,构建起“片区—社区—小微网格”三级治理体系,并推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社区民警等力量“驻点入网”,形成常态参勤机制。
“我们不只是开会,更要让组织体系真正运转起来。”白国薇说。当清晨进货导致非机动车乱停的问题浮现时,她第一时间启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迅速召集社区管理办、综合执法队和商户代表,在服务点召开议事会。
人大履职,畅通“民意窗”
王业刚作为驻站人大代表,全程参与议事协商。他不仅倾听商户诉求,更发挥专业优势,提出“错峰进货+优化停车区”的可行性方案。这一过程,正是“代表牵头、多方参与、现场回应”协商机制的生动体现。
“人大工作不能浮在上面,必须沉到网格里。”王业刚说。服务点设立的“代表建议箱”与融合型网格响应平台联动,形成了“收集—响应—反馈—办结”的闭环机制。全年98条意见建议中,67件民生问题得以解决,办结率达91%。
在轨交13号线丰庄站环境整治中,人大代表和第二街区的党员实地调研后,通过“代表+网格+职能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优化共享单车调度,仅用两周就让站点周边焕然一新。
双轮驱动,共治“新领域”
面对新兴领域的复杂矛盾,党建与人大的协同效应尤为凸显。在丰庄北路375弄4号1楼房屋租赁纠纷中,大房东欲依法收房,三房东却因装修投入不愿搬离,双方剑拔弩张。
白国薇立即依托“格心聚力”服务品牌,组织片区议事协商会,创新实践“代表+三所联动+多元共治”机制。司法所释法明理,派出所维护秩序,社区干部情感疏导,人大代表则牵头协调各方利益。最终,三方达成补偿协议,当场签约,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这不仅是调解成功,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参会代表感慨道。
资源聚合,服务“零距离”
为了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真新街道人大工委和第二街区党支部共同推动设立了“暖心服务驿站”。驿站实行“全天候开放+专人值守”,提供饮水、充电、热饭、应急药品等基础服务。第二街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轮值,人大工委则协调资源,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政策宣讲、心理讲座和技能培训。
“以前下雨只能躲屋檐,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快递员的话,让周边的人听了动容。
如今,“格心聚力”服务点已成为集议事协商、暖心服务、民意收集、代表履职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它不仅填补了街面党建的空白,更通过“党建+人大”双轮驱动,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城市毛细血管,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编辑:徐宇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