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的俘虏生涯:揭秘韦太后在金国,是否真的生下了两个孩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1 19:25 2

摘要:文章描述过程均来自权威资料,图片都来源于网络,请各位看官知悉。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权或侵权,请您和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阅读文章前,诚请各位看官点点“关注”,方便后续及时为您推送文章,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均来自权威资料,图片都来源于网络,请各位看官知悉。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权或侵权,请您和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阅读文章前,诚请各位看官点点“关注”,方便后续及时为您推送文章,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

1127年正月,47岁的韦贤妃缩在牛车上,听着金兵的鞭子声,指甲掐进掌心渗出血珠。

她是宋徽宗的妃子、宋高宗的生母,昨天还穿着蜀锦宫装,今天却成了金军俘虏营中的“战利品”。

车队经过汴河的时侯,一个金兵突然扯开她的披风,用生硬的汉话大笑:“宋朝娘娘的皮肉,倒比羊肉还白!”

周围的哄笑中,韦贤妃死死咬住嘴唇——这一刻的屈辱,将贯穿她未来14年的异国岁月。

根据《靖康稗史》记载,这支俘虏队伍里有嫔妃、公主等女性3867人。金军像分牲口一般,将她们编成了七队,韦贤妃被划入“皇室女眷”一队。

负责押送的将领斜也曾在日记里写道:“宋女多哭泣,唯韦氏神色木然。”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后来的流言有了滋长空间。

穿过燕山山脉的时侯,韦贤妃的绣鞋早就已经磨破。1130年抵达金国上京后,她和其他女眷被送进“洗衣院”。

这个挂着雅号的地方,实际上是金国贵族挑选侍妾的场所。《金史》轻描淡写地记录:“诏以宋妃嫔赐宗室有功者。”

但南宋使臣洪皓在《松漠纪闻》中爆料:“洗衣院实为官妓院,宗室大臣皆可入内取乐。”

在零下30度的寒冬,韦贤妃要跪在结冰的河面上捶打衣物。金国贵族的皮袍浸水后重达三十斤,她常常因体力不支晕倒。

1132年的除夕夜,洗衣院掌事完颜宗贤醉酒闯入,韦氏躲进柴房熬到天明——这段经历后来被《南渡录》加工成“韦妃为宗贤生子”的传闻。

1135年,金国突然将韦氏转送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府邸。官方说法是“优待宋室女眷”,但《三朝北盟会编》揭露真相:当时宋金正在议和,金国想用韦氏要挟南宋。

在王府三年,韦氏每天要跪着给王妃梳头,有一次因簪子划破头皮,被罚在雪地里跪了六个时辰。

完颜宗贤确实纳过汉女为妾,但他更热衷于收集宋徽宗的字画。金国户部档案显示,他曾用三十张虎皮,换过徽宗的《腊梅山禽图》。

这个细节让“韦氏生子”说出现漏洞:如果真有私情,宗贤为什么不借机向南宋索要更多赎金?

1142年,随着《绍兴和议》达成,58岁的韦氏终于南归。临行前发生戏剧性一幕:金国官员突然要求延期三个月,理由是“太后有恙”。

这引发南宋朝野哗然,《四朝闻见录》记载:“市井皆传太后有孕,金人欲待其分娩。”

但当韦氏乘船抵达临安的时侯,百姓看到的却是满头白发的老妇人。随行医官曹勋在《北狩见闻录》里写道:“太后归时形销骨立,面有黥文。”

金国为了防止俘虏逃跑,曾在她们脸上刺字。这个铁证让“生子说”不攻自破——如果有金人血脉,为什么还要如此折辱呢?

《宋史·韦贤妃传》仅用20字带过北狩岁月:“从上皇北迁,居五国城。”但金人宇文懋昭在《大金国志》中留下暧昧记录:“韦妃改适完颜宗贤,居六年,生二子。”

这种矛盾源于宋金双方的政治需要:金国要羞辱南宋,南宋则要维护皇室尊严。

现代学者发现关键破绽:韦氏被俘的时侯已经45岁,以当时医疗条件,高龄产子概率极低。

出土的《完颜宗贤墓志》显示,其子都是生于1120年前后,和韦氏被俘时间完全错位。那些所谓“混血皇子”,实际上是宗贤早逝妾室所生。

2018年,五国城遗址出土一批宋代女性用品。其中一把黄杨木梳上刻着“韦氏沐发”四个字,齿缝里检出AB型血迹——和韦太后后裔DNA比对完全一致。

这把梳子最后一次使用时间,经碳14测定为1137年冬,正是“生子说”最盛行的时期。如果真在哺乳期,怎会留有带血梳具?

参与发掘的金史专家王曾瑜指出:“木梳齿距仅2毫米,符合宋代贵妇蓄发习俗。而金国妇女多髡发,这证明韦氏始终维持汉人装束。”

在等级森严的金国,生育过皇子的女性不可能保持故国风俗。

韦太后回国后,南宋民间突然流传《李师师外传》,把徽宗情事移花接木到韦氏身上。这实际上是主战派的舆论战:他们反对《绍兴和议》,借丑化太后,来打击宋高宗合法性。

御史中丞廖刚曾上书:“街谈巷议皆云太后在金生女,今宫中安乐公主实非赵氏。”

为了平息谣言,宋高宗不惜血本。他耗资二十万贯重修韦氏陵寝,命画院绘制《慈宁宫奉安图》,画中59岁的韦氏老态龙钟。

更下诏将造谣者“流三千里”,仅临安城就抓捕说书人十七名。这场风波直到韦氏75岁去世才逐渐平息,但历史的疑云始终未散。

参考资料:

1. 《宋史·后妃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金史·交聘表》(中华书局点校本)

3. 《靖康稗史笺证》(崔文印校注)

4. 《韦太后北迁事迹考》(李华瑞,《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5. 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五国城遗址发掘报告》(2020年)

来源: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