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不仅会造成患者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还会导致患者社会参与度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在2025年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APLAR)年会上,来自日本的Kunihiro Yamaoka教授以《APLAR RA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Update 2024》为题进行了演讲,RA的诊疗标准再度更新。借此契机,医脉通特别邀请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沈海丽教授围绕“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建议”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从临床实践角度结合最新诊疗标准剖析靶向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优化思路,以提升整体RA诊疗水平。
2025年APLAR大会上,来自日本的Kunihiro Yamaoka教授以《APLAR RA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Update 2024》为题进行了演讲,对RA诊疗建议进行了更新[2]。Kunihiro Yamaoka教授在演讲中提到,为提高RA诊疗建议在临床中的实用性,APLAR RA指南的推荐也逐渐精简(图1)。此次更新的RA总体治疗原则如下:I.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并根据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共同决定进行调整,通过实现持续缓解或在缓解无法实现时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来维持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
II.医疗服务提供者应努力确保RA患者能够获得最佳治疗。
III.治疗的选择基于疾病活动和风险评估,其中包括预后因素和共病情况。
IV.对疾病活动进行常规评估对于实现治疗目标至关重要。如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应调整治疗。一旦达到目标,应维持治疗。
V.理想情况下,风湿病学家应成为RA患者的主要医疗服务提供者。
图1 历年来,APLAR RA指南推荐总体原则的变化
在治疗方面,此次RA指南更新中建议,甲氨蝶呤应以7.5-15.0mg/周的剂量开始使用,如有需要,可迅速增量至最大耐受剂量和有效剂量。如果对甲氨蝶呤不耐受,可考虑使用其他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B)。对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反应不足且无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可考虑加用其他csDMARDs,如柳氮磺吡啶和/或羟氯喹(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B)。
沈海丽教授提到目前甲氨蝶呤或其他csDMARDs虽是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实际临床使用中,csDMARDs存在使用局限性,需要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增加药物使用种类和剂量。而且约30%的患者会在甲氨蝶呤开始治疗的第一年内因疗效不足或不良反应而停药[3]。对于此种情况新版指南中也有相应建议,对于预后因素不佳且对csDMARDs反应不足的患者,以及存在csDMARDs不耐受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考虑使用生物/靶向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tsDMARD)(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A)。目前我国已获批RA适应症的b/tsDMARD包括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白介素-6(IL-6)抑制剂以及JAK抑制剂等,其中JAK抑制剂可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在RA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实践:JAK抑制剂在RA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降低其他用药需求
沈海丽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已上市的JAK抑制剂包括艾玛昔替尼、托法替布、巴瑞替尼和乌帕替尼。其中艾玛昔替尼是中国原研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多项研究表明,其在中国RA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改善患者报告结局(PRO),降低其他用药需求。
艾玛昔替尼关键性Ⅲ期研究数据显示[4],艾玛昔替尼治疗RA,从第2周开始,ACR20/50/70患者比例持续均持续高于安慰剂组;第24周,与安慰剂组相比,艾玛昔替尼4mg组(70.4%)和8mg组(75.1%)ACR20显著提高,明显改善RA患者症状和体征。艾玛昔替尼治疗24周ACR50/ACR70应答率分别为46.0%、22.2%;ACR50/ACR70应答率持续提升至52周为56.7%、35.6%。而且在核心治疗期,艾玛昔替尼4mg组与安慰剂组的AE和药物相关AE的发生率相当,且无严重感染发生,无静脉血栓栓塞(VTE)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Ⅲ期临床数据的事后分析显示[5],在csDMARDs反应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中,使用艾玛昔替尼治疗可显著并持续改善RA患者的PRO。与安慰剂相比,艾玛昔替尼4mg和8mg治疗52周期间,均能显著改善患者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评分、36项简易健康调查量表心理健康(SF-36 MCS)评分及36项简易健康调查量表生理健康(SF-36 PCS)评分(图2)。图2 艾玛昔替尼组与安慰剂组HAQ-DI和SF-36评分改善情况
另一项Ⅲ期临床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6],与安慰剂相比,艾玛昔替尼4mg和8mg组治疗24周内伴随用药剂量增加或新增治疗药物的受试者比例显著较低,分别为7.4%和5.3%,而安慰剂组为22.3%(P均)。从第24周至第52周,艾玛昔替尼4mg组和8mg组的伴随药物增加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2%和3.2%,而安慰剂转换为艾玛昔替尼4mg组为12.2%(图3)。图3. 各治疗组除研究用药外,需要增加其他治疗RA药物剂量或种类患者比例
总 结
在2025年APLAR年会上,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策略迎来了重要更新。新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建议一旦确诊即启动治疗,并根据疾病活动度和患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对于传统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b/tsDMARD成为关键选择。我国原研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兼具良好疗效与安全性,同时可改善PRO,同时降低了其他用药需求,为我国RA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专家简介
沈海丽 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甘肃省卫健委风湿免疫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参考文献:
1.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24,63(11):1059-1077.
2.Kunihiro Yamaoka. APLAR RA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Update 2024. 2025 APLAR Presentation.
3.Harrington R,et al. Janus Kinase Inhibitor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 Update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ofacitinib, Baricitinib and Upadacitinib. J Clin Med. 2023 Oct 23;12(20):6690.
4.Liu J, Jiang Y, Zeng X, et al. Ivarmacitinib, a selective Janus kinase 1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inadequate response to conventional synthetic DMARDs: results from a phase III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Ann Rheum Dis. 2024 Nov 27:ard-2024-226385.
5.L. Yang, N.N. Xia, L.J.Zhu. Effect of Ivarmacitinib o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inadequate response to conventional synthetic DMARD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a phase Ⅲ trial. 2025 EULAR POS0541
6.H.X. Liu, L.J. Song, J. Li. Ivarmacitinib reduces the need for concomitant medication in moderate-to-severe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 post-hoc analysis from a phase lll trial. 2025 EULAR POS0539.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