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瑞股份成立于1998年,在肝病领域深耕二十余年,从药品起家到器械突围,2010年创业板上市后,2011年收购法国Echosens公司,一举拿下全球领先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设备FibroScan系列,完成了从“药企”到“器械+药品+服务”综合龙头的蜕变。今年5月
福瑞股份成立于1998年,在肝病领域深耕二十余年,从药品起家到器械突围,2010年创业板上市后,2011年收购法国Echosens公司,一举拿下全球领先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设备FibroScan系列,完成了从“药企”到“器械+药品+服务”综合龙头的蜕变。今年5月起,其股价飙升3倍,背后是技术垄断的底气,还是市场预期的透支?
今年上半年,福瑞股份营收7.13亿,同比增长11.02%;但归母净利润为5193.4万元,同比下降31.09%。净利润下滑的“罪魁祸首”是境外子公司美元贬值。若剔除汇率影响,归母净利润约7500-8500万元,同比增长5%-19%。这恰似拨开乌云见晴天,印证了其主营业绩的稳健增长态势。
拆分福瑞股份的业务,主要由“三驾马车”拉动,分别是设备、药品和服务。其中,设备营收占总营收的67.57%,是第一大业务,绝对“C位”,药品是第二大支柱。
福瑞股份的核心产品FibroScan系列凭借无创、精准的优势,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该技术在欧美地区的专利保护期至2039年,且无同类竞品。
另一个核心产品是复方鳖甲软肝片,堪称“中药界的隐形冠军”——全球首个证实可逆转肝纤维化的中药,2024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市场占有率超60%。
然而,福瑞股份的财务数据藏着“矛盾”:毛利率高达75%,而净利率仅有10%。出现这么大的差值的背后是超高的“三费”,“三费”占营收的比重高达49.65%,相当于赚的钱近一半都花在了运营上。其中销售费用占三费的48%(主要花在设备推广上),管理费用占42%(含股权激励和研发),财务费用受汇率影响暴涨293%。
“三费”如此之高,而研发投入却有点“拖后腿”。上半年研发费用只占营收的3.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虽然现在 FibroScan 技术领先,但长期来看,研发投入不够,可能会被竞品追上。
比起利润,现金流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34亿,同比增长28.47%,这全靠 FibroScan 的 “设备投放+按次收费”模式,即:设备免费给医院用,每次检测收分成,现金流稳定得像“自来水”。不过也要注意,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高达493.56%,相当于赚的钱大多还在医院账上,要是回款慢了,可能会影响资金周转,需警惕回款风险。
福瑞股份未来的增长密码,是由FibroScan系列的技术壁垒和复方鳖甲软肝片产品护城河构成。
FibroScan系列在欧美无直接竞品,且专利保护至2039年,这相当于在肝病诊断领域建了一座“专利城堡”。而全球脂肪性肝炎患者超2.5亿,而治疗的新药推广需依赖FibroScan进行大规模筛查。而筛选已从“可选”变“刚需”,同时诺和诺德新药获批,进一步引爆的检测需求。这技术壁垒,短期内还是非常牢固的。
该设备采用"设备投放+按次分成"模式,2025年目标新增装机2400台(当前累计977台),单次检测分成收入30-60欧元,若年检测人次突破1亿,预计带来数十亿欧元收入。
如果说FibroScan是 “肝病侦察兵”,那复方鳖甲软肝片就是“治疗特种兵”。作为全球首个能逆转肝纤维化的中药,它不仅在国内卖得好(市占率超 60%),还在冲欧美市场,2025 年上半年已经启动美国FDA临床试验,要是成功,就成了首个走进欧美市场的抗纤维化中药。
更妙的是,这两个产品能“打配合”:用 FibroScan 查出肝纤维化患者,直接推荐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形成“诊断 - 治疗”的闭环,客户粘性和收入稳定性都上来了。
福瑞股份自今年5月以来,股价出现了大幅增长,涨幅达到了3倍,市场情绪如烈火烹油。高估值背后有两大逻辑:一是诺和诺德的新药获批,福瑞的FibroScan设备作为临床试验核心检测工具,直接受益于需求的爆发。二是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明确将FibroScan(VCTE)列为MASH新药临床试验的"替代终点",取代传统肝穿刺,推动检测需求从"可选"转为"刚需"。
当前,福瑞股份的市盈率超过了250倍,市净率超过了12倍,显著高于医疗器械行业均值(PE 55.91 倍、PB 4.2 倍)。高估值反映市场的强烈预期,但需警惕业绩兑现不及预期的回调风险。
机构普遍预计福瑞股份今年净利润将达2.19亿,对应的市盈率为106倍,仍高于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龙头。短期预期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业绩稍有差池,可能触发“过山车式”回调。
虽然福瑞股份长期前景不错,但短期来看,有四个风险点需要关注。
一是国产设备用低价“抢市场”。国内如海斯凯尔推出的 FibroTouch 设备,价格比 FibroScan 低 30%-50%,虽然技术不如 FibroScan,但正在往基层医院渗透。迈瑞医疗这些龙头也在研发肝纤维化检测设备,要是他们的技术赶上来,福瑞股份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抢。
二是境外业务的“不确定因素”。公司60%以上的收入来自境外,汇率一波动,利润就会受影响。
三是赚的钱“躺”在医院账上。上半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高达 493.56%,要是医院资金紧张,或者检测量没达到预期,回款就会变慢,甚至可能收不回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
四是高估值需要高增速来支撑。现在的高估值,全靠 MASH 检测需求爆发和 FibroScan 装机量增长撑着。要是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可能会回调。
综上所述,福瑞股份手握 FibroScan 这张 “技术王牌”,踩中 MASH 千亿赛道,长期成长空间可期。但短期来看,3倍涨幅已经把预期拉得很高,若业绩稍有不及预期,就可能面临大幅回调。
来源:价值投资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