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全球领先的三维细胞规模化智造整体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宣布成功完成规模达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在前沿医药创新转化上,中外之间仍然有显著差距,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正在加速填补这一差距。
就在最近,由一位清华大学博士联合其博导教授创立的创新药企刚刚拿下一笔金额巨大的融资。
近日,全球领先的三维细胞规模化智造整体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宣布成功完成规模达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本轮融资汇聚多家头部投资机构,包括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工融顺禧基金、京国瑞基金、国新基金、远至资本、招银国际资本、重庆向新力基金、国康基金、中关村资本等。
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深化细胞生产体系的技术研发、拓展产品矩阵、升级覆盖细胞药物全生命周期的规模化扩增整体解决方案,加速产业化落地进程,并为加快全球市场布局提供坚实支撑。百榕资本持续担任公司独家财务顾问。
华龛生物成立于2018年,由清华大学医学工程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2012级博士生刘伟担任华龛生物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而刘伟博士期间的导师正是杜亚楠教授。
杜亚楠教授200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2007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工程系;2007至2010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杜亚楠教授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清华-北大生命联合科学中心研究员。
杜亚楠教授主要从事微组织工程研究,研发的3D微载体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于2022年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为我国首款干细胞药物(截至2025年)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他于2022年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推动了细胞治疗领域的成果转化。
刘伟2013年~2017年担任医学院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等,曾获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高校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2017年~2019年在清华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8年,刘伟积极推动导师杜亚楠教授课题组科研成果向应用转化,与导师联合创办了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至今。
华龛生物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并凭借此项技术荣登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作为高质量三维细胞制造专家,华龛生物提供基于3D微载体的一站式定制化、规模化细胞扩增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了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实现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密闭式的细胞药物及其衍生品生产制备,以此帮助全球客户建立最为先进的细胞药物生产线。
华龛生物的产品与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并且,目前已助力多家细胞与基因治疗企业进行IND申报。
成立七年来,华龛生物成功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式发展,构建“3D细胞智造平台”,实现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全封闭的细胞药物及其衍生品生产制备。单批次即可完成百亿至千亿量级的细胞制备,更凭借成本可控、产品质量均一性高、临床转化效率优异等核心优势,成为推动细胞药物从研发迈向临床、惠及患者的重要力量。
目前,华龛生物已建成近7000平方米的研发与转化平台以及6000平方米的GMP生产平台,其中包括1000余平方米以3D细胞智造及微组织再生医学治疗产品为核心的3D FloTrix®细胞技术平台,微载体、培养基添加剂生产线分别年产300kg、30万瓶,为持续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微信文章仅根据公开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和/或推测,相关内容和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立项以及就医、用药指南(若有)等各类用途的决策依据,药哥侃药及运营者不对任何个人或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过失、损失等后果承担责任。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