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 “伪龙头”?山高控股的委屈,中国电算圈都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17:38 1

摘要:2025年9月16日,山高控股(00412.HK)的股价突然跳水,而且是在公司根本没有任何基本面利空消息的情况下。

2025年9月16日,山高控股(00412.HK)的股价突然跳水,而且是在公司根本没有任何基本面利空消息的情况下。

抛盘集中在上午10点到11点这一个小时里,动作又快又有计划性,很快就引发了程序化交易的跟风抛售,散户也跟着慌了神,纷纷割肉。

这种没头没脑的暴跌在港股市场这些年不算新鲜事,但山高控股的反应倒是挺迅速。

当天晚上9点半,公司就发了公告,说要拿1亿美元回购股份。

这波操作直接把空方的气势压了下去,第二天股价就放量大涨了17.37%。

这一场多空对决,与其说是市场波动,不如说是一场对公司价值的短期考验。

山高控股这次能这么硬气地反击,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

公司公告里明明白白写着,不知道股价异动的原因,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都没出问题。

言下之意很清楚,股价跌得没道理。

本来想单纯看成一次普通的市场震荡,但翻了翻近期的新闻才发现,中资企业被恶意做空早就成了常态。

9月初,做空机构JCapitalResearch一份报告就让百济神州等中国创新药公司股价大跌。

再往前,港股科网股反弹的时候,阿里巴巴的卖空金额也突然涨了不少。

还有今年,好些华尔街对冲基金借着地缘政治说事,发了11份做空报告专门针对中芯国际这些芯片企业,一边买美国设备商的股票,一边做空中国代工厂,算盘打得叮当响。

山高控股显然不是软柿子,它背后站着的是世界500强山东高速集团,这种级别的股东背景,给了公司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1亿美元的回购计划一放出来,不光是给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更是直接给做空者来了记耳光。

市场的反应也很实在,9月17日的大涨说明,投资者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公司基本面没问题。

股价能反弹得这么快,核心还是公司的业务撑得起底气。

可能很多人还以为山高控股是做传统业务的,其实早在2021年,公司就开始战略转型了。

这可不是被逼得没办法才转,而是看准了AI产业未来几十年的前景,主动出击,转型的关键是拿下了两块核心资产。

一块是绿电业务,公司控股了港股的山高新能源(01250.HK),手里握着一堆稳定赚钱的清洁能源项目。

另一块是算力业务,战略入股了美股的世纪互联(VNET.US),持股42%,成了最大的外部股东,直接挤进了AI最需要的数字基建赛道。

这么一运作,山高控股就从老路子里走了出来,变成了“绿电打底、算力冲锋”的“中国电算第一股”。

更妙的是这两块业务的搭配,简直是天生一对,算力行业(尤其是AIDC)最大的头疼事就是电费,成本占比能到一半以上,现在GPU功耗又高,电费压力更大。

而绿电行业的麻烦是发电不稳定,风大的时候电用不完,风小的时候不够用,“弃风弃光”的浪费特别严重。

山高控股就把这俩问题一起解决了,他们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这种绿电多的地方,一边建风光发电基地,一边配套建数据中心。

绿电直接就近供给算力使用,既省了输电成本,又解决了绿电消纳的问题,这种“电算一体”的模式,形成了别人很难复制的优势。

在“双碳”政策下,数据中心的能耗指标卡得特别严,山高控股这种自带绿电的玩家,天生就有了竞争优势。

这场做空风波,反而给了大家一个重新认识山高控股的机会。

之前可能还有投资者没看懂公司的转型逻辑,现在借着这个事仔细一研究,才发现公司的基本面早就今非昔比了。

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公司营收大概25亿元,净利润4.76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不少。

总资产超过675亿元,其中新兴产业的资产占了近七成,收入更是占了九成六。

很显然,绿电和算力已经完全撑起了公司的业绩,转型算是彻底成功了。

从行业趋势看,山高控股的布局正好踩在了风口上,现在“双碳”政策抓得紧,绿电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而AI发展得这么快,AIDC的市场规模也在暴涨,谁能控制住电力成本,谁就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山高控股恰恰是极少数能同时解决算力成本、能耗指标和算力搭建这三大难题的企业。

巴菲特说过,股价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这次山高控股的股价波动,就是短期情绪在作祟。

1亿美元的回购计划,不光是反击做空势力,更像是公司进军AI算力市场的发令枪。

那些能看清公司“绿电+算力”逻辑的理性投资者,可能要感谢这次波动带来的机会。

随着AGI产业的发展,山高控股这艘双引擎驱动的大船,迟早会让市场看到它的真实价值,被误解的日子,应该快要结束了。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