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这个节气已经过去十多天了,暑热减退,秋意渐浓,真正凉爽宜人的秋天就要来到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这个节气已经过去十多天了,暑热减退,秋意渐浓,真正凉爽宜人的秋天就要来到了。
诗人们诗兴大发,他们写出一首首经典诗词,诉说自己的秋日私语:
秋天里有豪情,我们聆听到刘禹锡的秋日私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天里有相思,我们聆听到范仲淹的秋日私语:“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秋天里有寄托,我们聆听到王维的秋日私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天里有祈盼,我们聆听到苏轼的秋日私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笔者精心选取了“我言秋日胜春朝”等10首经典诗词,让我们一起聆听诗人们的秋日私语吧:
一、秋日的豪情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每到秋天,文人墨客们就悲叹萧条空寂,我却要说秋日远远胜过春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推开层云扶摇而上,它激发了我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云霄。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有着“诗豪”的雅称,他的性格乐观豁达、刚毅倔强、豪放洒脱,既有着政治家的锐气与韧性,又有着诗人的浪漫与哲思。这一性格特点在他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等多首诗中都可以看出来。
永贞元年(805年),因永贞革新失败,三十四岁的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尽管在政治上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但刘禹锡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秋天来临之时,刘禹锡写下这首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传统的诗,热情赞颂了秋天的美好与生机,并借一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达了他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胸襟。全诗寓情于景,融情、景、理于一炉,诗意浓郁、气势雄浑、意境壮丽,给人启迪,确实是一首咏秋佳作。
二、秋日的生机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一般人都认为秋气能使人感到悲哀,我认为未必是这样,有一点轻微的寒意不正是舒心宜人的天气吗?绿色池塘里,荷花红色的花瓣虽然都凋落尽了,荷叶却还是新长出了如铜钱般的小叶片。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语言自然活泼、描写生动传神、想象瑰丽奇特、意趣清新盎然而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为“诚斋体”。杨万里非常喜爱荷花,写出多首描写荷花的名作,像在《小池》一诗中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细致地观察到秋季池塘荷花凋谢、荷叶新长的景致,他巧妙地借景寓情,赞美了秋天的勃勃生机、孕育希望,抒发了他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秋日的苦旅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着树干,树梢上站着几只乌鸦。小桥下溪水潺潺,小溪边的人家炊烟袅袅。在荒凉的古道上,迎着瑟瑟的秋风,缓慢地走来了一匹羸弱的老马。夕阳就要落山了,满怀忧伤的游子依然漂泊在天涯。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于功名,奔波一生却始终未能得志,因此他困窘潦倒,过着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在一次独自漂泊的途中,他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
苏轼评论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而马致远的散曲也是如此,“曲中有画”,在这首小令中,马致远巧妙地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名词,描绘了一幅凄清感人的天涯游子深秋漂泊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形有态,具体形象地展示了一位出行之人漂泊天涯的悲痛忧伤心情。
四、秋日的画卷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夕阳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开始消散,一座孤寂的村庄,淡淡的炊烟飘向空中,几只寒鸦栖息在枯老的树上,一只大雁划过天际飞掠而下,影子投到地面上。远处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近处白草绵绵,枫叶片片,菊花朵朵。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也是一位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他一共写了四首《天净沙》,分别描写春、夏、秋、冬四季,这是描写秋的第三首。
小令的前三句几乎与马致远写得一致,用典型的景物描绘了秋季的萧瑟寂寥,但在最后两句,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白朴用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五种色彩的明丽景物,为秋天萧杀肃穆的氛围平添出诸多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白朴不落俗套的匠心。
五、秋日的相思
《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湛蓝的天空中白云飘荡,橙黄的大地上,落叶纷飞,秋景连接着江中的水波,水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斜阳映照着群山,蓝天连接着江水。萋萋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思念故乡使人黯然神伤,旅居在外的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让人安然入睡。在这月明之夜,不要独自登上高楼倚楼望远,想要借酒消愁,但酒灌入了愁肠,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大举入侵,西北边疆军情危急。宋仁宗紧急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与名臣夏竦、韩琦一起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事宜。范仲淹华丽变身,由文臣转任儒帅,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军旅生涯。
《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后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一韩、一范”指的就是韩琦与范仲淹。
在西北三年的军旅生活中,范仲淹写出了两首著名的边塞词,一首是《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格调苍凉悲壮、意境沉雄开阔,开创宋代豪放词的先声,另一首就是这首《苏幕遮·怀旧》。
词的上阕写景,以“碧云天、黄叶地、寒波、翠烟、芳草、斜阳”等景物,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清旷辽远的边塞秋景图,下阕抒情,通过“好梦留人睡、楼高休独倚、化作相思泪”的描写,表达了范仲淹浓重的思乡怀亲之情。
全词情景交融、声情并茂、韵致哀婉、意境深远,真切感人,展现了范仲淹词风的柔媚一面。
六、秋日的绝望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之时,菊花盛开之后,别的花就都凋零了。盛开的菊花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遮天盖地弥漫了整个长安,满城遍地都是如黄金铠甲般的菊花。
黄巢是山东曹县人,黄家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因而家境十分富足。黄巢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五岁时就可对诗,他精于马术、善于击剑,箭法也很高明。成年后,黄巢与普通学子一样,试图以参加科举考试、赢取功名,来改变家庭门楣。但不曾想,他几次应试却始终榜上无名,黄巢满怀绝望与恼怒,愤然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在这首七言绝句里,黄巢托物言志,借咏菊来抒发自己的胸怀抱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身披黄金甲胄,手擎利刃长剑,气冲斗牛霄汉的英雄形象,全诗气势刚劲凌厉,格调雄强豪迈,境界恢宏瑰丽,展示了一位农民起义领袖企图改天换地的野心与气魄。
七、秋日的寄托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旷的群山中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天气凉爽使人感到此时已入秋。皎洁的明月从松隙间照耀下来,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地流淌。洗衣的姑娘从竹林里喧闹着归来,莲叶晃动是因为从上游划下了渔舟。春天的花草就让它随意消歇吧,秋天的山中才可以让王孙自在久留。
这是诗佛王维写出的一首山水诗名篇,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后幽静的山居夜色图,在这世外桃源般的意境里,寄托了王维对远离尘嚣、怡然隐居生活的满足之情。
八、秋日的告诫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人生易老,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因此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还没有从池塘的美丽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了。
朱熹在晚年的时候,来到武夷堂授课讲学。深秋的一天,朱熹看到一群少年学子在池塘边戏耍打闹。他联想到时光如流水,转眼之间自己已经苍然白发,感慨不已的朱熹随口吟出了这首《偶成》,他言语谆谆地告诫人们:青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努力读书学习啊,这样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九、秋日的祈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词的前面,苏轼写了一段小序,对该词的创作背景作了一个说明:“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由杭州来到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市)担任知州。这一年的中秋之夜,皓月当空,苏轼与家人一起赏月,他痛饮美酒,一直到天明,喝了个酩酊大醉,苏轼写下了这首词,表达自己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深深思念之情。
中秋佳节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一轮圆月是家人团圆的象征。苏轼与苏辙已经七年未见面了,面对良宵美景,苏轼痴情地祈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是多想能与弟弟携手赏月,共话兄弟亲情啊。
十、秋日的渴望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在秋天的一个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增添了几分幽冷的色调,一位孤独无聊的宫女正在用小扇扑打着飞舞的萤火虫。夜已深了,皇宫里的石阶清凉如水,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呆呆地仰望着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这是著名诗人杜牧写下的一首宫怨诗,描写了在七夕之夜,一位孤独的宫女,被困于深深的皇宫之中,她举目无亲、百无聊赖,她久久地凝视着牵牛织女星,夜已深了还不想入睡,她是多么渴望能离开皇宫,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挚爱情啊。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我言秋日胜春朝”等10首经典诗词,当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维、苏轼等诗人们的秋日私语后,您被谁的秋日私语打动了呢?
来源:行健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