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的野鸡,主要指环颈雉鸡,这种鸟原产亚洲,后来被引进欧洲。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的400万只,到现在已经飙升到6000万只左右。为什么这么猛增?主要因为英国人爱狩猎,这玩意儿是他们传统娱乐的一部分。每年,养殖场会放生上千万只野鸡到野外,就是为了让猎人去打
野鸡这种东西,在英国多得像街边垃圾一样,政府还出钱让大家去杀,可在中国,你要是敢逮一只下锅,搞不好就得进局子蹲几年。
英国的野鸡,主要指环颈雉鸡,这种鸟原产亚洲,后来被引进欧洲。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的400万只,到现在已经飙升到6000万只左右。为什么这么猛增?主要因为英国人爱狩猎,这玩意儿是他们传统娱乐的一部分。每年,养殖场会放生上千万只野鸡到野外,就是为了让猎人去打。结果呢,这些野鸡繁殖能力超强,一年能下好几窝蛋,没天敌。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报告显示,过去50年里,放生的野鸡总数超过5700万只,这直接导致本土生态出问题。
政府一看不对劲,就开始鼓励大家猎杀。2020年,英国把野鸡列入危害本土野生动物名录,意思就是这东西太多了,得控制。政策上,他们提供奖金,每杀一只给1英镑左右,相当于人民币10块钱。猎人可以用枪打,或者设陷阱,政府还组织狩猎活动。数据显示,被猎杀的野鸡数量是其他鸟类的12倍,可见大家下手多狠。但问题也没完全解决,因为野鸡太会藏,猎人命中率不高,很多只是受伤,继续生崽。
换到中国,野鸡的待遇完全翻转。它叫环颈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什么保护?因为过去捕杀太多,数量一度锐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饥荒时期,人们常去山里逮野鸡吃,后来社会发展,羽毛还被用来做装饰品,商贩大肆捕猎,导致种群面临灭绝风险。政府为了生态平衡,就严格禁止非法猎捕、杀害、收购和出售。法律上,《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都有规定,违反的属于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具体案例不少,比如2018年河南信阳一个村民,在家附近山坡逮了4只野鸡,带回家杀了吃。结果被举报,法院判了5年有期徒刑,外加罚款1万元,赔偿国家资源损失2万元,还得在媒体上公开道歉。为什么这么重?因为每只野鸡的经济价值按规定算几千块,4只加起来就够刑事门槛了。另一个案子,2016年云南一个男子用尼龙绳和树枝设陷阱,逮了6只野鸡去路边卖,也被抓,判了刑。
为什么两国政策差这么多?英国是引进物种,野鸡不是本土的,多了就成入侵种,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中国野鸡是本土物种,保护是为了恢复种群,维护生态链。英国人狩猎文化根深蒂固,从皇室到平民都当娱乐,中国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禁野味就是为了公共卫生和生态安全。
这事表面看是野鸡待遇不同,实际反映生态管理的智慧。英国奖励猎杀,是被动应对泛滥,中国严禁捕杀,是主动预防灭绝。两者都为平衡生态,但方式因国情而异。
而且生态平衡不是空话,种群失控会连锁反应。英国野鸡过多,挤压本土鸟类空间,可能导致某些物种下降。中国保护野鸡,让它数量回升,但局部过剩时,也只能驱赶。专家说,过度捕杀会破坏食物链,影响昆虫控制和种子传播。
因此,野鸡在英国是祸害;在中国是宝贝。这不是歧视,而是基于现实的理性选择。
来源:盛苍梧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