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夜海风拂面舞台灯光勾勒出“法治灯塔”的轮廓台下,幼童小手随着台上快板演员用地道闽南语唱出的“东西不能乱扔落楼”摆动这一刻法律快板和娃娃童真相映成趣这暖心一幕正是漳州创新“法治下乡”活动的缩影——摒弃“念条文”“喊口号”的老套路以“好故事讲法”“老手艺说法”“
夏夜海风拂面
舞台灯光勾勒出“法治灯塔”的轮廓
台下,幼童小手随着台上
快板演员用地道闽南语唱出的
“东西不能乱扔落楼”摆动
这一刻
法律快板和娃娃童真相映成趣
这暖心一幕
正是漳州
创新“法治下乡”活动的缩影——
摒弃“念条文”“喊口号”的老套路
以“好故事讲法”“老手艺说法”
“大家一起来学法”的“新三样”
稳稳扎根于闽南红土地
如何让法条融入日常生活
成为百姓爱用、会用的“工具”?
漳州市委政法委探索的
“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法治下乡巡回宣讲活动
带着咸湿气息的海风
吹遍漳州16个县(区)、
开发区(投资区)
在百姓心田播撒法治的种子
点亮了通往基层善治的“厝边路”
从“认知”到“认同”的变化
法治的传播,贵在入心
漳州将法治精神
巧妙融入本土非遗血脉
让法律在乡音乡韵中获得新生
在云霄县人民公园
潮剧的乡音唱腔一响
台下就热闹了起来
台上
演绎着“失信寸步难行”的故事
诙谐逗趣;
台下,阿伯阿嬷们
不时会心大笑、鼓掌
“用咱厝边话讲法律,
连我家孙仔
都知道东西不能往下乱扔了!”
带着孙子来看演出的张大妈
对《我来说说民法典》赞不绝口
云陵镇居民王大哥
则对本土小品《失信》印象深刻
他说:“演的就是咱身边事,
让人一看就懂!”
“把潮剧、剪纸这些本土元素融进去,
法治宣传就不再是‘念文件’,
群众愿意来、听得进、用得上,
这才是真的‘接地气’。”
云陵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说
而在“书画之乡”诏安
“法治下乡”又是另一番光景
彼时,剪纸艺人一把剪刀上下翻飞
《平安是福》的歌声里
“家家平安”的剪纸艺术
就活灵活现地裁出了
百姓心中的质朴愿景
“把咱诏安的‘平安’
这么唱出来、剪出来,
太有意义了!”
退休的老教师王伯看得激动
这仅是漳州
“文化浸润”的一个缩影
锦歌悠扬,唱响《共筑平安城》
平安理念深入骨髓
快板清脆,《我来说说民法典》
将“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等
硬条文化变成顺口溜
木偶戏丝线一提
老故事里藏着新法理
在这里
老祖宗的“老手艺”
与新时代的“新法律”奇妙融合
法条被赋予浓浓“厝边味”
完成了一次从外在“认知”
到内在“认同”的转变
从“漫灌”到“滴灌”的精准
法治的价值,重在践行
“法治下乡,光会唱还不行,
得说到点子上,管用!
否则普法讲得再花哨,
解决不了乡亲们心头的疙瘩,
那也是白搭。”
漳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次“法治下乡”活动
帮群众解决那些“老大难”
和揪心的“家务事”
亦是重点
于是
在每个区县演出的台子旁
都会支起“法治集市”的摊点
来自政法委、法院、检察院、
公安局、司法局、综治中心等单位的干警
纷纷“摆摊设点”
围绕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进行现场答疑
让法律知识落到
讨薪、养老、争地等实处
在一场场“法治下乡”活动中
法律知识、安全意识、权利观念
就在这讲故事、演节目过程中
悄然渗进了乡村治理的脉络里
这正是漳州
“精准滴灌”策略的直观体现:
活动前期
漳州市委政法委深入调研
精准把握不同群体
(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农村群众)
的法律痛点
并广泛征求部门意见
定制个性化“法治菜单”
在城区讲婚姻物业邻里
在城乡接合部
重点防电诈、反家暴、护少年
实现“量体裁衣”式分众传播
更关键的是强化“应用转化”
聚焦“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找”
围绕部门职能、便民指南、维权途径
深入宣讲
推动法律知识从“知道”
向“会用”跃升
16场活动共分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
接受咨询1300人次
答疑解惑200余件
受理诉求50余件
让法律知识
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独奏”到“合唱”的共治
法治的生命力
在于万千百姓的自觉认同与参与
漳州市委政法委的成功实践
在于打破了单向灌输的藩篱
构筑起全民参与的格局
让每个厝边的“你”
都成了法治舞台上的“主角”
每一次演出
不只是看法治“好戏”
更是乡亲们学法用法的“新起点”
在高新区
花卉买卖大楼门口那块大埕
成了法治文艺的“吸盘”
开场舞《法治之光》
像给沉沉夜色点起引路的灯;
而后生动趣味、富于感染力的
锦歌《共筑平安城》
快板《我来说说民法典》
朗诵《和贵新“枫”法治筑梦》
歌舞编排《荔枝红了》
以及沙画表演《守护花季》等
精彩节目轮番上阵
节目形式多样,内容通俗易懂
给家门口的群众展现了一场
视听与法理交融的盛宴
“真有意思!快板法条朗朗上口,
原来法律知识也没有那么深奥,
歌也好听,这样的普法
我们爱看、爱听、也记得住!”
一位带着孩子来观看演出的村民
喜悦地分享
“法治宣传接地气、有暖意、见真章!
让群众在欢喜参与中,
自然而然就成了法治高新的
‘当家人’‘传声筒’。”
高新区综治中心负责人坦言
当法治成为厝边
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
群众便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
主动学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社区也变得更和谐
“人人守法·法守人人”的理念
在频繁互动中落地生根
法治意识显著提升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氛围
日益浓厚
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漳州、法治漳州
汇聚起磅礴的群众力量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