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基石。近年来,高台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探索创新,以务实举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之路,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基石。近年来,高台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探索创新,以务实举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之路,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
一、严惩涉企犯罪,筑牢司法保护屏障
高台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将打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作为工作重点,以高压态势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在办理一起涉及多家企业的合同诈骗系列案中,犯罪团伙以签订虚假合同为手段,骗取企业货款、货物,致使多家本地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资金链濒临断裂,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陷入停滞。接到报案后,检察机关迅速启动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公安机关围绕犯罪构成要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加班加点,细致审查每一份证据材料,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责任。最终,依法对犯罪分子王某某批准逮捕,为受害企业追回部分经济损失,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帮助受害企业逐渐恢复生机。近年来,该院共办理此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案件达24件,切实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
同时,强化对涉企“挂案”的清理工作。“挂案”犹如悬在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信心。在排查中,发现一起公安机关多年前立案的涉企案件,因犯罪嫌疑人长期潜逃,案件久拖未决,导致涉案企业在融资、合作等方面屡屡受阻。检察机关主动与公安机关沟通协调,成立联合工作专班,一方面加大对犯罪嫌疑人的追逃力度,另一方面全面审查案件证据,重新梳理案件脉络。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并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依法对案件作出妥善处理,及时解除了企业的“枷锁”。通过深入排查和有效监督,共监督撤销此类不合理“挂案”3件,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专心投入生产经营。
二、优化服务机制,提供专业法治保障
知识产权保护“精准滴灌”。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台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尤其是种子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积极作为。与多家种子企业开展深入交流,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座谈会4次。在一次座谈会上,某种子企业反映其研发的新品种面临被侵权风险,且对相关法律维权途径了解不足。检察官针对企业的困惑,详细讲解了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现场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并指导企业如何收集、固定侵权证据,为企业维权指明方向。同时,加强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形成打击侵权行为的合力。通过一系列举措,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检联商会”搭建沟通桥梁。充分发挥“检联商会”机制优势,与工商联紧密合作,共同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邀请企业代表参与,深入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困难。在一次联席会议上,多家小微企业反映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法律风险,由于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常常陷入被动局面。针对这一情况,检察机关迅速组织专业检察官团队,深入企业开展“订单式”法律服务。检察官们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详细讲解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合同条款的规范表述以及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等法律知识,并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截至目前,通过“检联商会”机制,开展“送法进企”活动14场次,为企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60余次,切实增强了企业的依法经营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府检联动”破解执行难题。在涉企民事、行政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痛点。高台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运用“府检联动”机制,加强与法院、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执行工作合力。在办理甲种业公司与姜某某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执行监督案中,法院判决姜某某向甲种业公司赔偿经济损失908060.5元,但姜某某未履行生效判决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以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为由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检察机关在专项监督中发现线索后,迅速行动,联合执行法官远赴外地调取涉案财产证据,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名下具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单未被依法划扣,且存在转移房产、逃避执行的行为。检察机关依法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法院及时扣划被执行人名下商业保险,执行案款111300.91元并发放给申请执行人甲种业公司。同时,针对被执行人转移房产的问题,持续跟进监督,若构成拒执罪,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此类案件的办理,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三、创新普法形式,提升企业法治意识
“民法典进企业”直播普法。为深入贯彻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部署,积极响应“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活动,高台县人民检察院与高台农商银行联合举办了“检银携手・典亮营商”专题普法直播活动。活动紧扣金融领域法律风险防范和侵权责任纠纷定责等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直播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优势,创新普法形式。检察官与银行职员共同担任主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金融业务紧密相关的核心条款,如电子合同效力认定、抵押物权登记规则、个人信息保护边界等,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轻松的对话氛围进行解读。直播过程中设置了“你问我答”实时互动环节,在线解答观众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如“夫妻一方私下借款是否需共偿”“理财购买反悔权”等,引用民法典相关条文进行专业释法,吸引了千余人次在线观看,有效扩大了民法典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法律知识学习平台,增强了企业依法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
“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矩阵。除了直播普法,高台县人民检察院还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普法矩阵。在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涉企典型案例、法律解读文章和短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企业普及法律知识。如制作的“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系列短视频,通过动画演示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企业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受到企业广泛关注和好评。在线下,持续开展法治讲座、案例宣讲、法律咨询等活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面对面为企业员工解答法律疑问。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普法方案,实现精准普法。例如,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重点讲解劳动法律法规和工伤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侧重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宣传。通过多样化的普法形式,全方位提升企业的法治素养,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高台县人民检察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检察担当,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持续优化服务,为高台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检察保障,让企业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县域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检察动力。(吴超群)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