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公安“一所一策”提升社会多元治理质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20:22 1

摘要:今年以来,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紧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定位,结合正在开展的“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一所一策”,盘活基层群防群治力量,推动基层社会多元治理,实现巡逻防控有招、矛盾纠纷有解、联勤联控有

今年以来,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紧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定位,结合正在开展的“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一所一策”,盘活基层群防群治力量,推动基层社会多元治理,实现巡逻防控有招、矛盾纠纷有解、联勤联控有效,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7.5%,降幅居全市第三。

实施“一所一策”,筑牢主防体系

聚焦全区社会治理短板,紧扣派出所主防定位,依托公安部“1+5+N”现代警务机制体系,根据各乡镇实际,探索实施“一所一策”,做实“打、防、管、控、督、服、宣”闭环工作链条,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筑牢辖区安全防护屏障。

结合近年来九溪镇花卉种植农户逐年增多的实际,在九溪派出所实行“田间警务”,为九溪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守护。结合近年来前卫镇辖区传统侵财类案件高发实际,在前卫派出所实行“2+10+N”联动共治警务。结合近年来江城镇各类矛盾纠纷突出实际实行“专家调解”矛盾化解警务。结合安化乡少数民族地区特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牵引,探索实行“彝乡”警务,助力民族团结、共荣发展。结合雄关乡云菜集团案件多发实际,以打造平安蔬菜小镇为牵引,在企业内部建立警务室,探索实行“警企联动”警务。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打造“矛盾纠纷有人管、社会治安有人巡”的工作格局,逐步向全区各派出所推广运行,实现“公安单打独斗”向“多元力量治理”转变。目前,全区有4个派出所落地运行“专家调解室”,有3个派出所实行联勤联巡机制,分别占全区派出所的66%、50%。

盘活基层力量,打造平安前哨

结合地域特色,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实现多元发力共治,夯实前端基层治理。前卫派出所以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为抓手,统筹协调镇法治办、社区村委会、村小组干部和“红袖标”志愿者,在每个村委会成立一个治安巡逻组,针对辖区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范。

江城派出所坚持每晚“亮灯”巡逻制度,社区民警组织治保会成员、网格员等多支群防群治力量每周三次夜间巡逻,并在治保工作群内晾晒比拼,全力打造平安乡镇。以星云派出所“专家调解室”为示范,在条件成熟的江城、前卫、九溪三个派出所,按照乡镇级1人、村社区级2人的标准,挑选具备法律素养和调解经验的人才组建“专家调解室”,确保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自“专家调解室”成立以来,共调解婚恋、赡养、土地、借贷、交通事故等各类矛盾纠纷1700余起,调解成功率99%。

九溪派出所通过强化警企合作和平安联建,建立联勤联控机制。根据花期、水果上市季,派出所主动作为,积极联动辖区8家餐饮业、3家花卉龙头企业、400余户花卉种植户开展巡逻防控,让花卉基地、水果基地周边见警察、见警灯,为九溪镇打造云花溪谷、甜蜜九溪保驾护航。

优化机制保障,提升业务能力

持续强化业务支撑和经费保障,为“一所一策”稳步推进做好后勤保障,确保“一所一策”行稳致远。江城、前卫等地经镇党委会议研究,将群防群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各村委会对每夜参加巡逻防控人员给予20元/次/人的工作补助,由镇法治办、派出所对各村委会治安巡逻情况开展检查,按照考勤结果及时兑现补助,有效调动村委会、村小组及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

落实“一案一补”,聘用调解专家参与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对成功调解的矛盾纠纷,结合难易程度,按100至2000元/件的标准给予调解专家补助经费,全面提升调解专家的积极性,2024年度已兑现补助经费12万余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江川分局高度重视群防群治人员的教育培训,分局治安大队定期组织治保会、保安人员、“红袖标”志愿者等群防群治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江城、前卫、九溪三所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由业务娴熟的民警和警务实战教官对群防群治力量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群防群治人员业务能力水平。目前,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20余次,培训保安人员45人次,法治宣传80余次。

审 核

来源:侃车一把手

相关推荐